语文课要让学生都能真正读起来
2013-04-29徐宜业
徐宜业
【摘要】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目睹了朗读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导致农村小学生朗读水平较差。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都能真正读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都能真正读起来呢?
【关键词】语文课;朗读;激情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重激励,点燃朗读激情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不愿读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的有口无心,不能入情入境;有的宛如完成老师“神圣使命”,一句一句地硬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是这些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这学期我校举办“红烛杯”优课评选,一位老教师选上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云房子》。可是他手气不好,抽签抽到一个学生朗读水平很差的班级。这位老教师真不愧是个老手,他并没有灰心。他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朗读。当一个学生朗读到“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 ”一句中,“傻傻地”读得很有感情。这位老教师适时给予了表扬。“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学生练习朗读的激情被点燃了。大家练习得非常给力。这堂课朗读指导教学非常精彩,非常成功。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读好了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二、重训练,保证朗读时间
不少农村教师至今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堂上仍然“唯我独尊”,为了赶教学进度,常常以析代读,以讲代读。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朗读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常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天,我校教导处王主任邀请我与他一同去听一位新教师的语文课。这位教师真是一位新手。他上《夕阳真美》这课。他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当学生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得正起劲时,这位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实际上这时至少有一半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朗读成了他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笔者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而知:要想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光靠老师讲懂的。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三、重全体,勿盯学习尖子
我每学年都要听几十节课,有达标课,有公开课,有评选课。在听课当中,我发现不少教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往往只盯住几个尖子生教学。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常有个别朗诵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殊不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是几个语文尖子生朗读表演的专场,而是全体学生的朗读训练的课堂。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训练当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学生朗读时,教师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现场比赛。教师要让全体学生都想读,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读起来。
四、重示范,多做朗读指导
由于小学生识字不多、词汇缺乏,在朗读时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谈不上感情朗读。笔者发现,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只会说“读得真好,真棒”之类的话,不作实际指导。学生对文本感情朗读的具体操作,仍是一头雾水。这就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去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传授朗读方法,逐步培养朗读能力。
上次我在县第一实验小学听了王伟伟老师上的《雾凇》一课。王老师是县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曾在市优课评选获得过一等奖。在教学中,王老师用普通话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她在范读时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为了准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王老师预设多种朗读方式,学生的朗读欲望很高。王老师的朗读起示范作用。她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全班学生在王老师的示范引领下,都读了起来。
五、巧预设,适时变换形式
据笔者观察,许多语文老师一节课安排学生很多次朗读,但是每次安排都未到位,学生读得不少,无实际效果。课堂上朗朗书声往往是骤然响起,又在教师的示意下匆匆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勤于动脑,巧于预设,适时变换朗读形式,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我有幸听了几堂窦桂梅老师的课,真令听课老师咂舌。在课堂教学中,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窦老师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层次时,窦老师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文段时,窦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窦老师引领学生齐读……整堂语文教学,窦老师精心预设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朗读各尽所能,让孩子们读得开心,“读”到乐趣,“读”到知识,“读”到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点燃学生朗读激情,注重朗读指导,教给朗读技巧,加强学生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本,学生的朗读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语文课不能成为几个尖子生的精湛表演,而让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地读起来。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