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多齿轮动态接触分析
2013-04-29高飞
高飞
摘 要:基于ANSYS建模,分析多齿轮在动态接触过程中齿面各处应力的分布与变化,对于合理设计齿轮副提高齿轮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避免设计过程中复杂的人工计算,以此为依据进行齿轮设计可以大大加快设计过程提高可靠性。
关键词:ANSYS 有限元 应力 齿轮 动态接触
中图分类号:TH1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051-02
1 引言
随着齿轮传动向重载、高速、低噪、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现代齿轮设计对齿轮传动系统的静、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ANSYS对齿轮副建模,然后划分为有限个单元体并设置边界条件,将复杂力学问题的计算求解过程交由计算机完成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并且计算迅速,结果可靠。本文以一对齿轮副的动态啮合过程为例,利用ANSYS对其进行建模、加载、求解从而分析其在啮合过程中的应力变化,为以后的齿轮设计提供力学上的理论依据。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2.1 模型参数
两个齿轮的基本参数如下:
大齿轮:齿数45,模数2mm,压力角20埃荻ジ呦凳?.0,顶隙系,0.5
小齿轮:齿数36,模数2mm,压力角20埃荻ジ呦凳?.0,顶隙系,0.5
材料参数:45#,泊松比0.3,弹性模量206GPa,密度7850
2.2 单元选择及边界条件
分析单元采用SOLID185单元,具有超弹性、应力钢化、蠕变、大变形和大应变能力。通过接触向导建立齿轮之间的接触对和齿轮的刚性约束,则接触单元和目标单元将自动分配。
小齿轮为主动轮,约束齿轮内缘的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大齿轮为被动轮,约束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小齿轮匀速转动,转速为0.2rad/s,大齿轮承受1200N·m的阻力矩,计算时间为1秒(小齿轮转过约11.5埃邢拊P偷慕⑷缤?所示。
图1 齿轮啮合三维有限元模型
3 仿真求解
3.1 加载与求解
由于是接触非线性瞬态分析,运算量很大,这里不进行整周旋转的模拟,只进行一对齿啮合过程的模拟,其余的轮齿与此相同。
通过拾取接触面上的结点创建结点组,进而创建接触单元,接触面摩擦系数设为0.28。两齿轮中心轴孔内缘除绕轴线旋转的自由度外,其余自由度均被约束。通过定义函数将齿轮副的扭转力矩和齿轮的转动过程读入。然后进行求解。
3.2 应力分布
求解结束后,通过通用后处理显示的啮合齿对处结点的应力分布状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最大应力为15.8GPa,位于啮合点处,最小应力为54.4KPa。说明齿轮副啮合过程中齿面最容易发生破坏导致齿轮失效。因此,实际应用时齿轮表面多用淬火的方式提高其硬度,减少齿面点蚀现象的发生。
3.3 动态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齿轮的一对齿在动态啮合过程中,由开始啮合到完全啮合时应力的变化过程如图3、图4所示。可以发现,齿轮在一对齿完全啮合时(此时只有一对齿在啮合)接触点应力达到最大,且最大应力点在节圆处。
3.4 节圆处应力变化曲线
图5为节圆附近某一点的应力随时间变化图。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应力值。在啮合的末期,节圆附近的点处于啮合状态,此时齿轮只有一对齿啮合,应力达到最大,与下图曲线吻合。图示啮合点最大应力值约为14 GPa。比较接近最大应力值15.8 GPa。再次证明齿轮副啮合过程中节圆附近的接触应力值为最大。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ANSYS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主动齿的应力由齿顶向齿根方向扩散,在节圆处达到最大值。因此,在节圆处最先出现疲劳点蚀的现象,这与实际经验非常吻合。基于ANSYS的建模分析省去了大量的人工计算过程,极大地加快了计算过程。而且这一方法的通用性很好,一次建模,类似问题便可通过修改参数直接计算,便于工程化应用。
参考文献:
[1] 彼得·艾伯哈特.现代接触动力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 钟丽萍.基于Pro_E和ANSYS渐开线齿轮接触应力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12).
[3] Lestari W.Damage of Composite Structure:Detection Technique,Dynamic Response and Residual Strength:[Ph D Dissertation].Atlanta: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1.
[4] 余兵浩.基于UG和ANSYSWorkbench的渐开线齿轮接触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
[5] 雷镭.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的直齿轮接触应力分析[J].机械传动,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