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据修辞在新闻语体中的运用
2013-04-29赵梦歆余珩
赵梦歆 余珩
摘 要:数据是通过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所获得的和用于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查证、决策等的数值。在新闻报道中,数据在佐证新闻内容、突出新闻主旨、表现新闻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据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兼具表情和表意两种功能。而在表现数据时,数字充当着数据的主要形式。本文就新闻中数据数字符号形式的选择、数据数字的模糊化、数据数字相关词汇组配使用等方面,讨论数据在新闻中的使用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数据修辞 数据数字 符号形式 新闻报道
一、引言
从2012年8月21日开始,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的系列报道“数字十年”,通过动画风格的图片和客观准确的数字,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深入浅出地总结了中国十年来的发展带来的巨变。这些数字并非信手拈来,而是经过科学、严谨地调查、统计等一系列手段获得的数据数值。一时间,《数字十八大》等结合数据展现发展成果的新闻系列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乐于使用数据进行报道的主要原因是数据能以最少的符号量阐述最丰富的信息内容,且能鲜明地突出新闻的情感态度。客观的数据更适合对新闻作最理性、最权威、最真实的分析和评价。数据的合理使用能够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产生积极作用。那么数据的修辞效果如何体现?
二、数据修辞与数字修辞
数据是通过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所获得的数值。与数据相比,数字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符号。新闻中的数字是数据的主要符号表现形式,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王德春先生指出,“数字可帮助形成信任度。”数据数字的准确性、严谨性等特点为新闻报道的内容提供佐证,增强新闻真实性。不仅如此,数据数字的使用可以增强新闻整体的表现力,强调新闻主题,突出全篇新闻感情色彩等。因此,探寻数据的修辞效果对于新闻报道表现力的影响至关重要。
数据的主要符号表现形式是数字,因此研究数据修辞必须以研究抽象意义的数字为前提。从以往有关数字的修辞研究来看,人们普遍关注以数字的文化意义和色彩意义为基础进行的积极修辞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将人文色彩添加到数字当中,使数字具备文化和情感内涵,使数字本身具有色彩意义。如谐数“四”“八”和文化数字“三”“十”等,这类数字常常包含一种深层的倾向色彩和文化情感,在语体中直接发挥积极修辞的作用。宗廷虎先生认为“运用数词主要是为了表达事物的数量,其次是为了某種修辞上的需要。”这一观点割裂了数字表现数量关系和修辞之间的联系,过度关注数字的人文色彩意义的修辞作用,忽视了数字在表示单纯的数量关系时具有的修辞功能。数据修辞使得对数字的研究回归到了探寻抽象数字的修辞作用的方向上。数据数字不仅在消极修辞方面使新闻内容清晰化、强化新闻传播效果,且通过对客观数据进行合理修饰,其在积极修辞方面也能起到影响受众的态度、情绪、思维、判断和决策等作用。
三、数据符号形式的选用
数据以何种符号形式表现直接影响数据信息的表达,进而影响新闻的整体传播效果。因此选择适合的数据表现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数据形式的选用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数据的数字符号形式的选用,另一方面是数据的相对数形式的选用。
(一)数字符号表现形式的选择
正如上文所述,数据在新闻中的表现往往是以数字符号形式存在的。数字通常以两种符号表现形式出现:阿拉伯数字形式和本族数字词形式(如罗马数字、英文数字等)。以使用汉语为母语的群体为例,在表达“壹”时的两种数字符号表现形式分别为“1”和“一”。数字符号表现形式对数据发挥消极修辞的作用具有较大影响,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读者对不同符号表现形式的阅读接收速度的差异。因此数字符号表现形式的选择是数据数字影响新闻传播表意的主要因素。
认知心理学中的数字符号效应指出,判断阿拉伯数字符号所需时间比判断其他数字词符号所需时间要少,证实了“阿拉伯数字符号比本族数字词符号的加工速度要快”。因此,以阿拉伯数字符号传播的数字数据相对于以本族数字词传播的数字数据更易被人接收。以央视的一段新闻内容为例,如果将其中的一段内容均使用中文数字词表示,则较为复杂。如:
电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011年,我国GDP达到四十七万一千五百六十四亿元,全社会用电量为四万七千零二十六亿千瓦时,也就是说,一度电支撑了十块钱的GDP。这十年,企业和居民全面告别了电荒年代,城市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数全年累计只有七小时,供电可靠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十年间,全国无电人口由两千八百万减少到三百七十六万。(中央电视台《我国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
与原新闻相比,数字数据全部改为使用中文数字词后,不仅出现了认知困难的情况,且在原有信息量没有增加的基础上,表达原有信息的字数增加了32个,违背了新闻内容的简洁性特点。由此可见,在选择数据数字的符号表现形式方面,阿拉伯数字表现形式的优势较为明显。
(二)相对数形式的选择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对数的特点是可以将事物的具体规模抽象化,着重显示相关对象在特定特征上的关系与程度。相对数实质是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后出现的产物。
1.倍数
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新闻语体中的倍数表现为两个数据相除得出的比较数值,是表现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节点或不同事物之间差别的积极表现方式。倍数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较为普遍,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数字十年”系列报道为例,该系列报道共26条新闻,其中11条使用了倍数,倍数的使用次数达到17次。《现代汉语》及部分语法类书籍也提到倍数只能与“增加”组配使用。中南民族大学白丁教授认为所谓“‘减少几倍是指表‘减少、缩小、降低等消极义的谓词与‘ n + 倍(n代表整数或概数)组合在一起的格式。”因此从语法上说,消极义的谓词与分数组配使用,积极义谓词与倍数组配使用。如:
美国研究人员对30万军队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那些每天吸20根或20根以上香烟的人的自杀率是那些从不吸烟的两倍。香烟中的主要化学物质会加重你的沮丧情绪。(新浪网《男人怎样生活才能更长寿》)
通过对央视“数字十年”系列报道的调查发现,倍数的使用达17处之多,全部表现为积极义。这些表现形式在新闻中对数据本身的修饰及态度表达都起到积极作用。单纯的数据对比无法直接表现新闻态度。由于之前已经从语法的角度明确了倍数的使用与积极义联系密切,因此倍数的使用表现了事物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发展的趋向性。从“国内生产总值十年增长1.5倍”“进出口贸易额十年增长4.9倍”等新闻标题可以看出,倍数的运用显示了我国近十年来各个方面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表意清晰、表情鲜明。
此外,倍数在新闻中的作用也表现在增强数据的简洁性,强化数据间差异的形象性以凸显新闻内容。如“2011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188572亿元,比十年前增长了3.1倍(中央电视台《我国工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十年前,即2002年我国的全国工业增加值为45935亿元,假设我们将倍数换做正常数值进行表述,为“2011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188572亿元,而2002年我国的全国工业增加值为45935亿元,比十年前增长了142637亿元。”改写的新闻比原有新闻多使用两项数值,加重了受众对数字加工的负担。电视媒体稍纵即逝的传播特点未能给受众留下更多思考的时间,将“45935亿元”和“188572亿元”这组数值较大的数据让受众直接进行比较,容易产生对数据的误判。倍数的运用可以迅速明确两组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增强新闻内容的简洁性,提高新闻传播效率。
2.百分数
分数作为数据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新闻中屡见不鲜。但是分数的缺点在于使用时表现的差异性,如“一百二十八分之三十二,五百一十二分之一百二十八”,事实上它们都表示四分之一。三组数字都表示一个数值,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在短时间内进行比较,容易产生对分数的误读、误判。百分数的中立性和客观性使其在数据统计和表达方面更有说服力,因此百分数作为标准的分数形式使用较普遍。
由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可知,数据统计所针对的统计基数对统计结果产生的影响较大。受众由此产生的数据认知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如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的“数字十年”中《十年减贫6734万人》的报道:
解決贫困问题对世界各国都是个难题,中国也不例外。十年前,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65元为贫困线标准,我国12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数多达9422万,并且居住分散,中国的扶贫被认为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
十年过去了,到2010年,我国的贫困人口总数降为2688万,也就是说,十年时间有6734万人脱了贫,这个数字相当于两个加拿大的人口。(中央电视台《十年减贫6734万人》)
在这条新闻中,最抢眼的数字当属“6734万”,如果“减贫”的成绩使用百分数则表示为“71.41%”。上例数据中的百分数形式似乎从认知上缩小了十年来我国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因此这里没有使用百分数形式,而是选用了实际数字来表示成绩,直观明了。由此可知,人们对百分数的认知与具体数字的认知存在差异。百分数的使用不仅可以缩小成绩,还能够夸大效果。如某网站一篇主题为《87.5%的小学生相信穿越》的新闻。经过深入了解得知,“87.5%”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16名小学生的统计基数上得出的。与我国2008年统计的一亿人左右的小学生数量的相比较,“87.5%”显然违背了统计学的大数定律。但这一新闻的传播效果十分惊人,该新闻在播发后,被十五家新闻媒体转载。这种以偏概全的统计方式可能会误导受众认知,进而对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作出更多负面评价。所以正确使用百分数能客观地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反之则会混淆试听,并且掩盖事实真相,最终影响受众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判断。
四、数据与词汇组配修辞
数据在修辞过程中有时并非单独发生作用,某些词类中的部分词汇与数据的简单组合运用也能增强数据的表情功能。数据是客观存在的,其表述的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们对于数据的认识却带有主观成分,适当的使用数据与某些词类的组合可以影响人们对某一具体数据的主观评价。
(一)副词组配
副词中具有大量包含主观评价成分的词汇,如“仅”“只”“才”等表示主观小量的副词和“都”“就”“整整”等表示主观大量的副词。“‘仅和‘就都是含主观评价意义的副词,它们评价的内容不是事物的性质,而是事物的数量”(王弘宇,1996:75~81)。副词与数据的组合运用可从感知上起到“放大”或“缩小”数据和影响受众主观评价的作用。如:
十年前,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有两条地铁线,总长度54公里。十年后的今天,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增加到14条……十年前我国大陆地区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目前,我国有22个城市在建或运营地铁……(中央电视台《城市轨道交通每天运客两千万》)
上例为数据的简单对比。但若加入了“只”“仅”等表示主观小量和“已经”“就”等表示主观大量的副词,不仅能体现作者对这些数据的主观评价,也会拉大对比数值间的感知差距。如:
十年前,在北京这么大的城市,只有两条地铁线,总长度仅54公里。十年后的今天,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已经增加到14条……十年前我国大陆地区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只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目前,我国就有22个城市在建或运营地铁……(同上)
通过对前面数据的“缩小”及后面数据的“放大”来拉大数据间的差距,以突显出十年来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使用单独副词与数据组合,通过单方面主观评价起到修饰数据的作用。但副词连用组成的句法格式的使用也普遍存在,将副词的主观放大与主观缩小功能综合运用,效果更加显著。如“仅……就……”格式,在《新闻联播》节目的“数字十年”系列报道的26条新闻中,有6条新闻共7处使用了“仅……就……”格式。
(二)形容词组配
除副词以外,形容词在引导定向方面对数据修辞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形容词(‘高、低、多、少等)+动词(‘到、至等)+数据”是形容词与数据组配发挥修辞作用的普遍格式。如:
十年里,国家专项扶贫资金飙升了200多亿,不仅输血,更注重造血,各种扶贫项目资金投入累计高达2043.8亿元,12万个贫困村整村移民搬迁。(新闻《十年减贫6734万人》)
数据“2043.8亿元”是客观存在的,但“2043.8亿元”是多还是少,靠数据本身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且该数据也没有其他相应数据为参考系进行比较判断。如果说受众对部分绝对数还能有一个大致的判断,那么对于像百分数这样的相对数的判断则更加困难。如:
在这十年里,我国对外投资增长了10多倍,达到746.5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44.6%。(中央電视台《对外投资遍布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
单纯的相对数“44.6%”也没有任何参考系进行比较,受众对相对数大小的判断会出现困难。因此,使用“形容词+动词”的格式来修饰该数据,即“高达2043.8亿元”和“高达44.6%”直接体现了作者的主观评价意识,最终引导受众对数据的判断进行引导定向。
词汇与数据的组配使用增强了数据的表情效果,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新闻的主观评价及感情态度。新闻中不乏运用副词和形容词对数据的修饰的案例,也说明适当运用词汇可使数据修辞更好地发挥表情达意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据是各种调查、实验等科学活动的忠实记录和集中反映,不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表达新闻事实、明确新闻态度等方面的作用同样重要。通过对数据数字的选择、组配及使用,数据的表情和表意功能在新闻报道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科学地运用数据、合理发挥数据数字的修辞功能,可以从数据的角度强化新闻真实性、突出新闻主旨、明确新闻态度、加强新闻宣传效果,以更好地宣传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5.
[2]宗廷虎,李嘉耀.试论数词在修辞上的运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S1).
[3]南云,罗跃嘉.数字加工的认知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4]白丁.“减少几倍”格式的使用与来源考察[J].语言研究,1994,(1).
[5]王弘宇.“仅……,就……”格式的形式、意义和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6]马真.修饰数量词的副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1).
[7]孙娜娜.“百分数”背后的玄机[J].调研世界,2012,(9).
[8]雷维娜.符号表示形式对数字加工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赵梦歆 湖北黄石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435002;余珩 湖北武汉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43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