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的课堂提问
2013-04-29杭瑛
杭瑛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运用和发挥其重要功能,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和智慧的体现。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课堂提问 作用 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只有勤思考、多分析、勤学习、多钻研,努力优化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课堂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一、有效课堂提问的作用
1.检测教学状况的作用。
对教师来说,通过课堂有效提问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获得改进教学的信息;对学生来说,通过对课堂问题的回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并知道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2.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
教师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如以提问的形式导入一堂新课(这种提问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只起到一种激疑和设疑的作用),就能给学生一种新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
3.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的强烈的指令性信息,它要求学生对这一信息进行积极思维,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而且可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4.控制课堂教学的作用。
课堂有效提问可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始,当学生仍处于课前各种情绪的余波时,可向学生提出一两个难度适中的复习检测性问题。又如课中,发现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灵活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其提问,促使其集中注意力。
5.巩固认识新知的作用。
有效课堂提问一般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这样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达到系统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1.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情境创设的因素,用自己的情趣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知、情、意,实现情境交融,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我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我接着边说边演示:“大家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大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还有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情境的导入,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优化提问的切入点,留给学生思维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要讲究方法,如提出具有开放性、概括性、讨论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当我随口说出:123、132、312、321、213、231、561、516、156、165、615、651……一连串能被3整除的数时,学生又兴奋又迷惑。我因势利导,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陷入沉思。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两组数中的數字,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发现两组数中的每一组数分别由三个数字组成。
师:组成数的数字不变,仅仅是数字的排列上有变化,那你们还能进一步发现什么特点?
学生想了一会儿,发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不会变。
老师又问:计算一下各个数位上数的和,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计算结果一出来,兴奋地发现它们的和都能被3整除。
老师又追问:726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为什么?
……
以上例子中,教师运用一连串的有效追问,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多层次的分析与综合,把一些非本质的属性撇开,把一些本质的属性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规律,求知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究规律,不仅突出重点,还增强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3.优化提问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还要洞察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喜闻乐答,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而不应该急促地“奔向”结果。因此老师要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读写”时,可以先请学生独立在计数器上拨10,反馈情况显示,有的在个位上拨了10颗珠子,有的在十位上拨了1颗珠子。于是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拨法,提问:“拨10时,个位为什么不拨10颗珠子,而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呢?”经这样一问,疑难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学生豁然开朗。
4.优化提问的艺术,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力。
“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在提问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急着让学生回答,中间缺少等待时间,结果经常只是少部分优秀学生在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由于多种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而导致错误,由此失去信心,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所以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有效使用“候答时间”,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之中,而学生也可以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来请老师解惑。这样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增加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进入有效思考状态,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体。
叶圣陶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和,非谓老师滔滔之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注重提问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中思考、探索、想象,智慧的火花就将在此闪现,创造性人才也在此逐步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