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2013-04-29朱自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全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徘徊和彷徨。
时间是留不住的,匆匆得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两千多年前,孔子也曾站在河岸上,望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滚滚东去的河水,大声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就是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分白天黑夜地不停流逝,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成语“川流不息”,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吧。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过了三百六十五(六)天之后,一年伊始,万象更新,一个崭新的春天又来临了。就像作者在文章开头写的那样,“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只有时间不是这样。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和将来,或者是由昨天、今天和明天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的表现形式。时间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没有踪迹,但每个人都拥有时间,只是有些人没有合理支配、使用时间,结果只能让时间从他们的身边悄悄溜走,没有把时间很好地留住。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浪费时间”或者是“虚度年华”。
作者在文章中,把时间这个无形的、抽象的概念,成功地通过具体的现象来表示——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这一组画面,把“匆匆”二字的含义,形象地具体化了,让读者随着作者情绪的线索,去捕捉那鲜明的形象,“时间”也就从无形到有形,从隐晦到明晰,随着这一组不断变化的画面呈现出来,在读者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的浪花。
在文章中,作者不但形象地描绘生活的实感,同时还把读者带进大自然的画面,让读者接受那种情绪的感染和形象的暗示。那些画面表现的是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的飞逝,同时又是作者自己追寻日子的行踪。
在时间的匆匆里,作者在徘徊,在执拗地追求着,然而,黑暗的现实和自己的热情是那样的互相抵触,时间的匆匆和自己的无为是那样的令人无奈,从而使他更清楚地看到: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作者随着情绪的飞动,缘情造境,把空灵的时间形象化,又加之一连串抒情的疑问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灵的自我斗争、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执着追求,在朴素平淡中透出浓烈的抒情气氛。
《匆匆》表现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
小朋友们,你们能感觉到时光的“匆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