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首诗看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
2013-04-29谢新华
谢新华
摘 要: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存在语言、韵律的先天缺陷,不足以作为新诗的典范,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缺乏权威性和经典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现代诗歌 《在山的那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007年3月第二版)整体上说是比较成功的,注意了时代性和多样性,教师用书不再将观念定于一尊,而是提供多种答案供师生选择。但也不是没有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某些选文不够典范和权威,缺乏文体的经典型和代表性,配套的教师用书有解释失当之处。下面以一首现代诗歌为例进行探究。
一套教材,篇首之作很引人注目,它类似于报纸的头版头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这套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选文,在笔者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在该版《语文》(2007年3月第二版)七年级上册中,第一单元第一课是现代诗歌《在山的那边》(作者注:在本文写作前后,新版即2013年5月第三版教材已出,该诗不再是第一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但仍保留在第四单元第19课)。为了研讨方便,我们对这篇选文仅做了格式(加上必要的标点)上的处理,就变成了如下模样。
在山的那边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初次接触、也没有告知这是一首诗的前提下,谁还会说它是一首诗呢(散文诗除外)?
这就引发了一系列或古老或新鲜的话题:什么是诗歌?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主要文体特征是什么?诗歌与散文的文体界限在哪里?诗歌就是所谓“分行的散文”吗?一些当代诗歌散文化和过度口语化的倾向该如何看待?语文教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现代诗歌?
一、关于诗歌的文体特征
什么是诗歌?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文体特征是什么?这个古老的话题本不必再探讨,因为历史上虽曾有众多不同观点,但现今几乎已经盖棺定论: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一个最重要的文体特点就是语言简洁凝练(白话新诗同样有这一要求),第二个文体特点是讲究韵律、节奏(或曰音乐性,闻一多所谓“音乐美”。白话新诗也要讲究这种要求:内在韵律)。韵律(或音乐美)正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根本特征(辞赋本身就是诗的变种)。第三个特点就是靠形象或意象说话,而不是靠口号说话。从这三个标准来看,《在山的那边》作为诗歌的不妥之处就很明显了:一是语言拖沓,不够凝练,从题目(“在……”一个介词短语,显得不流畅)开始就不像诗。二是缺乏音乐、韵律美。三是个别句子有口号化倾向。
语言的拖沓和散文化前面已经有了格式变更后的阅读体验,不赘述,而一些用词也值得商榷。比如,作品描写的妈妈对问题的判断似乎不够严谨。“山那边是什么呢?”答曰“海”,这里,语言自身没有问题,“山”一词在孩子的问话、在具体的口语和语流中就是“一座山”或“这座山”的简称,并不是“群山”的意思,它在儿子问话这个具体语言环境中不是复数,诗歌中接下来的内容本身说明孩子问的是“那个山顶”,孩子以为这座山后面就是海,结果却很失望。妈妈的理解实际上用“群山”代替了这座山,这种语义上的错位使孩子产生了错觉,而由这个错觉建立起来的后面的山与海的所谓象征,一开始就陷入了含混、猜谜般的境地。教育初一学生显然不宜采用那些表述含混、象征、猜谜等虚幻的方式,否则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比较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另一首诗——韩东的《山民》中,语言就不是这种模糊的停留,而是表现孩子继续反复追问:“那边的那边呢?”
初中语文的工具性之一就是学习词汇的准确性而非模糊性和变异性。这让我们想起某些住房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所谓“高尚”社区,“高尚”一词在汉语中是指人的品格和精神,一个楼房和社区有什么高尚不高尚的?听起来很像是“高档”或“高级”的误用或外语翻译成汉语的,如果非要说是“高雅时尚”的缩略语,则明显属于自造词汇、广告词汇,但这属于词组特定情境下的临时义项变异,不利于词汇掌握。
另外,“山”在2007版配套的教师用书中解释为“艰难险阻”似有不妥。笔者认为,“山”其实象征已知的世界和一种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而“海”则象征了未知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反過来说,对于海边的孩子,“山”何尝不是象征了未知的世界呢?网络上有网友就仿韩东的《山民》写了海边的孩子对大山的向往。在历史和文化中,山的巍峨,山的雄奇,山的伟岸(庐山、黄山、泰山、嵩山、喜马拉雅山、乞力马扎罗山……就连文中作者王家新的家乡的武当山),哪一点不令人向往呢?“山”绝不仅仅是“艰难险阻”的象征,还是奇妙世界、崇高人格和厚重精神的象征。把“山”仅仅解读为“艰难险阻”,就会无意中强化前途的繁难和疲劳,而消弭进击的激情、精彩的探索、发现的快乐,不利于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享受激情拼搏的生活的健康心理。
2007版教师用书对“枯干”一词的解答也不妥,枯干是比喻心灵像干旱的土地、树或花的状态,需要泉水的滋润。枯干如果非要结合课文,最多是一次次见不到海的失望和灰心,而不是教师用书所解释的“渴望”。
由于该诗在文体形式上背离了诗歌的几种根本规定:凝练、简洁的语言,或隐或显的、外在内在的韵律(音乐性),意象、意境等,以其作为诗歌教材显然不足为训。
至于口号化倾向的代表,就是那句“信念凝成的海”。这当然不是象征,只是观念的直接书写而已,它也不属于形象化的诗的语言,跟演讲稿和赞美某种精神的新闻差不多。文学要用形象说话,诗歌尤甚。所谓象征手法,不是直接把要象征的意义说出来、喊出来,而是要包蕴其中,由读者慢慢感悟出来。在此诗中,“信念”本来是“海”象征的东西,现在却直接喊出来了,那么试问信念(抽象)凝成的海是什么样的海(具象)?怎能把需要读者自己感悟的抽象事物而由作者直接观念化呢?
此诗让人想起某些当代诗歌的散文化和过于口语化的创作倾向(比如所谓“梨花体”和“羊羔体”等)。这种倾向已经遭到众多读者的批评,我们坚决反对这种糟蹋诗的、不负责任的诗歌观念,在此不多赘述。
二、关于此诗入教材
上面第一部分已经从诗歌文体特征探究了这首诗的先天弱势,下面再对照新课标的教材编写理念谈其选入教材的不足。
新课标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项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课程目标第四学段的第二大项“阅读”的第七小项为:“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作为了解的第一项就是诗歌。新课标在其第三大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材编写建议”的第五点要求是“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这首诗虽有励志等思想内涵的积极性,但由于形式上过于自由和散文化,很难达到提高学生诗歌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根本算不上典范的白话新诗,无法真正代表新诗这种文学样式的思想和艺术成就,难以满足“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的要求。以该诗作为了解现代诗歌的文学样式选文,是不妥的。
作为一种需要被学生了解的文学样式,现代诗歌诞生了诸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艾青、食指、北岛、舒婷等杰出人物,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诗人诗作并不匮乏,而相较于该套或其他套教材选入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等名篇,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外,确实没有多少代表性,这并不是说教材只能选取名家名篇,而确实是因为这首诗本身缺少作為现代新诗典范的影响和底气。
除了这首《在山的那边》外,郑愁予的《雨说》(九年级上册)虽有意境和立意的优点,语言稍有韵律,但存在语言啰唆、拖沓、不够凝练的毛病。副标题显得大而无当和空泛,不再赘述。
从对上述一首诗的细读和分析,并对照新课标关于选文的要求,我们认为语文教材在选文和教师用书的个别内容上确实有一些值得斟酌和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