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萧红对寂寞人生的最后呐喊
2013-04-29王瑞云
王瑞云
摘 要:萧红作为20世纪30年代乡土文学重要代表作家,承袭了20年代乡土文学表现特殊的风土人情以及普遍性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主题。在《呼兰河传》中,通过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创造和对普通小人物的悲苦命运的揭示,批判了国民劣根性中的冷漠、麻木、凶残和愚昧,同时以童稚的视野表达了生命的寂寞的伤感。
关键词:乡土小说 萧红 《呼兰河传》
萧红于1937年12月开始创作《呼兰河传》,短短十多万字,她断断续续写了三年。这期间,她个人经历了婚变之痛,国家经历着战争的离乱之苦。她一边创作一边随着抗战、逃难的人流辗转于武汉、临汾、西安、汉口、重庆、江津等地。1940年抵达香港时,《呼兰河传》得以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 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而此时,萧红已经因生活颠沛流离和困顿染上重疾,加上庸医误诊,1942年在日军占领香港之际,萧红寂寞孤单地在医院中香消玉殒。《呼兰河传》成为萧红在生命的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
这部不像小说的小说,一改过去“力透纸背”的批判风格,以一个小女孩儿的视角,表现了作者对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回忆。联想到一年之后,萧红凄凉地逝去,这部作品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饥寒交迫时在微微的火光中看到的丰盛晚宴和慈祥的奶奶,《呼兰河传》仿佛就是萧红为自己安排的一场精神盛宴,借此安慰离乱中一颗凄苦、寂寞的心灵。茅盾称赞:“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①“凄婉”的确道出了小说的主要特点,在孩童的简单快乐里,作品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凄婉的寂寞以及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悲剧表现出来的生与死的挣扎。
《呼兰河传》也是萧红对寂寞人生所做的最后呐喊。 “一切忘不了的,就记在这里了。”在萧红的短暂生命里,最让她难忘的是童年的快乐和成年后的痛苦,这形成了她在《呼兰河传》中的两幅笔墨,写童年时她表现出的是抒情诗般的轻盈、小女孩儿的调皮、祖父的娇惯以及后园里的种种趣味,令人忍俊不禁;而写成人世界时,萧红恢复了冷峻,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表现了普通人的冷漠、麻木甚至凶残,人们漠然地观瞻着对无辜者缺乏人性的残酷折磨,从中我们看到了萧红批判精神的延续。
其实,萧红同呼兰河边的故乡人一样,她虽然逃离了故乡,却没能逃离生活的困境,她骄傲、敏感、脆弱的内心渴望尊重和抚慰,但却屡遭世人甚至亲朋的冷眼、冷漠,甚至遗弃,她孤独、无望地挣扎在生死边缘,唯其如此,她对呼兰河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描写才如此传神、透彻。
一、泥坑——小人物生死挣扎的隐喻
萧红作为20世纪30年代乡土文学重要代表作家,承袭了20年代乡土文学表现特殊的风土人情以及农民挣扎于悲惨命运的主题。在《呼兰河传》中,继承鲁迅的衣钵,通过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创造和对普通小人物的悲苦命运的揭示,批判了国民劣根性中的冷漠、麻木、凶残和愚昧。这种批判的视角使人在“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②。让人的心“一点一点沉重起来”的正是对小人物悲惨命运的描写以及对这种悲剧之中掺杂的愚昧、冷漠、麻木的精神世界的揭露。萧红和鲁迅一样,善于在作品中揭露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人物精神世界的病态,而且对这种创作目的有非常清醒的意识。1938年萧红参加“七月”座谈会时曾经讲道:“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是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③在《呼兰河传》中,她紧紧地围绕着这个创作目的,将呼兰河边寂静得接近停滞的东北农村普通农民因愚昧而产生的恶行揭示得淋漓尽致。表现出对家乡农民的深切之爱和痛彻之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小说借由一个“泥坑”描画了普通农民乐于做看客的麻木心态以及上演的一出出毫无意义的逞能和自欺欺人的把戏。小说在第一章第一节着力描绘了这个“泥坑”:
东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个,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被太阳一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里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似的。
这个“泥坑”的意义既是实在的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东二道街上的人们不是不知道这个“泥坑”的危险,“一年之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边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用土填起来。”“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坑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
人们习惯了它的存在,因为“泥坑”会给他们单调而贫乏的生活带来一丝乐趣,使他们有机会看到陷入危险境地的生命挣扎的过程,并从中感受看客的乐趣。
泥坑旱年陷马,招来看热闹参观的绅士一流人物鼓掌喝彩: 看那马要站起来了,他们就喝彩“噢!噢!”地叫着,看那马又站不起来了,又倒下去了,这时他们“噢!噢!”地又叫了几声。不过这喝的是倒彩。
“泥坑”要考验每一个路过的人,胜利地走过去似乎成为衡量人们胆量与智慧的标志,而事实上这种胜利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逞能。
老头走在泥坑子边沿上,两条腿打颤,小孩子在泥坑子沿上吓得狼哭鬼叫。
来往的过路人,一走到这里,就像在人生路上碰到了打击。要奋斗的,头不要晕,眼睛不要花,要沉着迎战。
一过去了可就精神饱满,哈哈大笑着回头向那后来的人,向那正在艰苦阶段上奋斗的人说:“这算什么,一辈子不走几回险路那不算英雄。”
人们不仅习惯了泥坑的存在,而且维护着它的存在。即便有人没有走过去,不幸被泥坑吞没,似乎也不关泥坑的事,而是另有原因。农业学校校长的儿子掉下坑去,人们议论说这是儿子父亲在课堂上指手画脚讲给学生说天下雨不是龙王爷下的雨,他说没有龙王爷,龙王爷就对他儿子实行因果报应。泥坑在人们心中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而令人们不愿它消失的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泥坑可以帮助人们隐瞒真相,达到自欺欺人的目的:
比如肉上市,突然买便宜猪肉了,于是大家就想起了那泥坑子来了,说:‘可不是那泥坑边又淹死猪了?等买回家才仔细一看,似乎有点不大对,怎么这肉又紫又青的!可不要是瘟猪肉。但是又一想那哪能是瘟猪肉呢,一定是那泥坑子淹死的。
从萧红对泥坑颇富匠心的描绘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泥坑”具有非同一般的隐喻意义。它又粘又黑,陷人、陷车、陷马,它以静默的不知不觉的力量吞噬着一切。而生活在这“泥坑”边人们一方面经受着“泥坑”的威胁,另一方面享受着生命被吞噬过程的快感,甚至将生命的消逝愚昧、无知地归咎于可笑的因果报应。更令人窒息的是,“泥坑”成为大人们自欺欺人的借口,而且不允许孩子说出真相,人们在心照不宣地保守着“皇帝新装”的秘密。
这“泥坑”不断地制造着一幕幕生命的悲剧,呼兰河人的麻木、愚昧、迷信、自欺欺人、侥幸和安于现状也因“泥坑”的存在得到了穷形尽相的表现。不知道哪一天又会轮到哪个人不幸被淹没,在呼兰河边,“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如果将“泥坑”喻指呼兰河边的农村,那么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如同陷入“泥坑”的无辜生命,被人们的麻木、愚昧、迷信、残酷吞噬。年仅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遭到婆婆毒打时,凄厉的惨叫声没有得到包括知书达理的爷爷在内的人们的同情和解救,爷爷只是告诉“我”:“明年2月让他们搬家”,可还没等到2月,小团圆媳妇就被折磨死了。她的婆婆、周围的人们在小团圆媳妇身上用尽了各种迷信办法,自欺欺人地救治,而实际上没有一个方法不是在摧残这个可怜的女孩儿。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时,帮忙出主意的、看热闹的都得到了各自的快乐:
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看吧洗一次就昏过去了,洗两次又该怎样呢?洗上三次,那可就不堪想象了。所以看热闹的人心里都满怀奥秘。
小团圆媳妇在人们热情、好奇的围观中挣扎在死亡线上,最终被折磨而死。而最让人气闷的是这种折磨完全是出自好心,她婆婆只不过是依照传统教训媳妇,邻居们也是出自好心地出谋划策,他们都是不自觉的刽子手。
更令人痛心的是,小团圆媳妇的死不但没有换来人们的良心发现,她反而顶着妖怪的罪名,似乎死得罪有应得。团圆媳妇的婆婆天天哭,哭她那花在小团圆媳妇身上的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有二伯因帮忙下葬对饱吃一顿美餐而心满意足。在他看来“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人们的冷漠令人不寒而栗。
在呼兰河中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生老病死是“默默”的,小孩真挚的童语和小团圆媳妇的哭声也被无休止的打骂而湮灭。这真是令人窒息的无声! 这不禁令人想到鲁迅笔下的“铁屋”,“泥坑”和“铁屋”有异曲同工之妙。呼兰河的人们在沉睡中即将无声地死去,如同陷入“泥坑”中无力挣扎的动物,而萧红、鲁迅却是痛苦的清醒者,在“铁屋”中做无谓的呐喊,他们相信“这铁屋未必没有突破的可能”。因为他们不妥协,不愿混沌,所以他们都是痛苦的、寂寞的。
二、小人物,大寂寞
茅盾深切感受到了创作《呼兰河传》时萧红的寂寞心境,认为这种无法排解的寂寞渲染了《呼兰河传》的气氛,成为《呼兰河传》的灵魂。《呼兰河传》中出场的人物,都是最普通的东北农民,无所谓积极与消极,他们有小人物的愚昧保守,也有小人物的卑微与凄凉,“萧红是在批评着他们也在悲悯着他们,同时也在赞扬着他们,尤其是北国农民那生命力的顽强是让人不由不赞美的。”④
在第四章中作者在每一节开头都写到“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如行令般反复着,将全文描上了淡淡的忧伤的底色。萧红以一双童稚无邪的眼睛目睹着这彻骨的荒凉:
刮风和下雨,这院子是很荒凉的了。就是晴天,多大的太阳照在上空,这院子也一样的荒凉。
在这个院子里有的是朽木头、乱柴火、旧砖头、沙泥土、破坛子、破缸子,即便送来的新生命也是吓人的潮虫。这种荒凉不仅仅是颓败和荒芜,更是一种繁华中的寂寞:
街上,在墙头外面,各种叫卖声都有了,卖豆腐的,卖青菜的。卖青菜的喊着茄子,黄瓜,荚豆和小葱子。一挑喊着过去了,又来了一挑。这一挑不喊茄子,黄瓜,而喊着芹菜,韭菜,白菜……街上虽然热闹起来了,而我家仍是静悄悄的。满院子蒿草,草里面叫着虫子。破东西,东一件西一样扔着。
每到秋天,在蒿草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觉得荒凉寂寞。
即便是第三章中如跳大神、放河灯这样的盛会,也总凄凉的。 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游,流了很久很久才流了过来。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去了。在这过程中,有的流到半路就灭了。有的被冲到了岸边,在岸边生了野草的地方就被挂住了。还有,每当河灯一流到下游,就有些小孩子拿着竿子去抓它,有些渔船也顺手取了一两只。到后来河灯越来越稀疏了。
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游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也还没有什么了,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游去的时候,使看灯的人们,内心里也无由地来了空虚: “那河灯,到底是要漂到哪里去呢?”
萧红是寂寞的,她真正懂得寂寞的含义。在拥挤的人群中却感到孤单,因为自己永远不为人所理解。呼兰河人和萧红的心灵是隔膜的,这里是没有希望的一群: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却实实在在地感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可是在字里行间我们却又感觉到萧红对故土的深深依恋,她的感情是与呼兰河人相通的。她的乡愁、寂寞、悲哀不仅仅是个人的自怜,而是始终关切着故乡人民的命运;她的讽刺和尖锐中是含着血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所有乡土作家的共同心境。
在我看来,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将自己的个性与情绪在自己作品中大胆张扬的女性作家。她含着血泪,强颜欢笑地写下故乡的人、物,她始终关注的是人,是在封建社会中一个个扭曲变形的不完整的人,甚至至死不渝。在生命的尽头,萧红仍然发出了“铁屋”中的呐喊,犹如那天鹅临死前向天做的最后一鸣,如此美丽……
①② 茅盾:《茅盾散文·杂文》,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③ 萧红:《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上的讲话》,《七月》三集三期(1938年6月1日)。
④ 王吉鹏、马琳、赵欣编著:《百年中国女性文学批评》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