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品性教育初探
2013-04-29陈春萍
陈春萍
摘要 目前,中职学生中的言行出现了许多不符合自身发展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通过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完善,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家庭,学校,企业的合力,改变评价机制的方式四个方面完善品性教育途径,从而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
关键词 品性教育;中职教育
目前,中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后,因自己的视野和辨别是非能力的局限性,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了与其自身发展不符的言行,有的甚至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其中许多问题的出现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比如暴力事件等。因而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要加强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确立责任意识,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提升其道德品性,个人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般来说,‘良好的品性的获得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传授来进行的。”就是因为“品性”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我们更加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品性教育。一名优秀中职学生,不是仅仅体现在技能上,必须智力,技能,个人,社会四个方面均衡发展。我认为中职品性教育应该在课堂、实践活动中进行,通过家长,企业渗透日常教育中,在不知不觉地净化了每个学生的心灵。坚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相信我们的品性教育能更上一层楼,为社会提供有用人才。
一、 教育工作者自我完善,提升个人品位
教师不但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老师身上看到诸如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共享等品质,同时,要力图通过培养品质道德和民主价值观的教学计划和多种教学方法来给学生提供经验,努力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要逐步更新教师观念,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引入参与式、渗透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完善品性教育的方式。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从而可得提高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个人品位,是加强对学生品性教育的前提。
在中职学校中,多数学生的家长说,孩子在家管不了,还是老师的话能听进去些。可见,教师的言行时刻影响着他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注重为人师表,构建自身形象。教师在对学生教育才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来获得品性教育
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是学生品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我校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技能节四大节日活动中,学生陶冶了情操,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完善,良好品性的形成。爱心义卖,消防演练及法制教育,食品卫生知识讲座,使学生受益匪浅。班级的早读“三字经”;“文明礼仪·伴我行”,“中国梦·我的梦”,“校园禁毒”主题会等特色活动为载体,将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化了,让学生产生梦想,为之努力,从而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同时针对学生社会化的问题包括学生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的问题,和父母之间沟通问题,和别人之间如何交际的问题以及他们以后在社会上会遇到的问题,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课,来讨论、体验如何去面对,处理这些问题。从而达到对学生品性教育的目的。
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来获得最佳品性教育
学生的“德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其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与行为习惯密不可分的。父母是孩子的最初教育者,比学校更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与众不同,因此他们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不仅仅是得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还要关注学校方方面面的信息,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而中职学生的家长在谈到与孩子交流时,家长们存在两方面困惑,一是:自己忙,没有时间去和他进行,另外一种就是总感觉孩子不听话,没有共同话题。通过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QQ群”为家长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家长体会到“家长是引导者,孩子是决策者”,“生活上,学习上是伙伴”等让家长理念发生变化。家庭、社会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品性教育氛围,让他们在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去学习并接受那些整个社会所倡导的好的行为。
四、改变评价机制,促进品性教育的发展
以往,人们也强调品性教育,但是究竟实施情况如何,学生的吸收情况如何,除了学生的考卷和日常行为,学校无法去准确横量的。很多时候,学校没有很强烈地去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意识。总是认为,他们学的如何和自己以后的未来关系最大,学校不必为此操心。最近,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品性教育效果的评价而且在评估方式上,除了原来的考试外,增加了更新的评估方式。通过整个学校的运行情况的资料来衡量,比如,学校出勤率的变化,学校暴力事情是否减少,问卷调查的普及等来考核学生的品性教育。
价值观引导着人的行为方向。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有效调控学生内部愿望,将其价值观发生改变。比如奖励、典礼、高学业期望和校训等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是什么,从而对学生的品性发展往往是很有效的。我校的“文明宿舍”,“星级宿舍”,“优秀舍长”,“优秀社团”“科技之星”“诚信守时走读生”等等,依靠这些激励,我们有可能不需要外界强制地维护学生的道德水平,而是学生内化进行,自我约束。
综上,品性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它需要我们各个方面努力,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并致力于学生的品性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德育教育目标--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