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分析
2013-04-29吕闽杨欣
吕闽 杨欣
摘要 各国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的模式虽然不同,但是其兴起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诸模式的确立与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及发展主体的社会属性等方面却不乏共同之处。
关键词 办学模式;高职院校
一、需求是发展的动力
研究各国高职不同模式纵向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60年代是其机构共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日本高专于1961 年(短大确认于1964 年) , 德国专科大学于1968 年,相继问世,美国社区学院此时也迅速发展起来。专科层次职教机构在这些国家的涌现与发展绝非巧合,而是其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共同需要。
50 年代中期, 西方各国(美、加除外) 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及现代管理制度的引入, 促进了这些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60 年代,四国工业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5 %(日本高达13 %) 。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使得生产一线需要大批较高水平的技能型、技术型实用人才及管理人才。而这种类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在各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是空白。这就是各国产业界之所以对较高层次职业人才的培养呼吁强烈, 及工科类高职迅速兴起的外部驱动力。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传统大学重学术科研,轻技术与应用的习俗深重, 且学制较长, 结构单一, 培养模式划一。50年代,各国的高等教育因受战争破坏,尚处于恢复与发展时期,不仅其规模落后于产业与经济界的发展需要,而且在教育类型与结构上也难于满足其对各层次与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他们之中的多数人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并在较短期限内速成以就业。故高职在60 年代各国高教结构改革中蓬勃兴起。
二、各种模式发展呈现区域性特征
需求是发展的动力,固然无可非议。然而仅靠市场力量作为短期高教发展的动力并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因为市场难以解决其所需投入、高教结构单一及区域平衡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职的发展同样需要政府的干预。从上面对诸模式发展的介绍中不难发现, 各国政府在高职教育兴起与发展之初均采取了干预的做法。如美国采取立法手段,通过了《区域再开发法案》、《职业教育法》;德国采取联邦与州政府协调,共同推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计划等。其干预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为繁荣地方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和扩大就业服务。
60~70 年代, 各国高职教育获得较本科教育更快的发展速度,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实行市场经济和地方分权制的西方诸国, 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建立起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保证基地,并使辖区居民充分享有教育与就业机会。这就是三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虽不相同, 但各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区域性特征的原因所在。
三、政府办学以公立校为发展主体
在国外高等教育领域中, 私人和民间团体是一支重要的办学力量,知名大学有些也是私立学校。因此,在各国高职的发展进程中, 同样伴随着私人与社会团体参与办学的活动。但就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教育而论,其私立者的比例很低。如日本6 年制高专中,私立者仅占5 % ,德国的专科大学均为公立学校,在综合设科的美国社区学院中,私立校占30 % ,而以社科类专业为主的日本短期大学中,私立者则达85 %。
公立学校作为三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体, 一方面表明各国政府对这类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 故财政上予以支持和资助。另一方面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高职教育的兴起,首先为满足第二产业对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而工科类职业人才的培养在物质、技术等方面耗资甚多,师资标准要求较高,通常民间团体与私人难以负重,其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国家与地方政府身上。故多数高职校姓“公”则是必然的。
四、各发展载体职业性突出
高职教育的施教机构在构成上具有明显的职业性。从不同模式各个施教机构嬗变的进程, 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与职业性教育机构有着密切的关联。这表现为:一些教育载体或借助于中职机构的改制发展起来(德国) ,或实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制度(如日本五年制) 。尽管在这三国中,学术性较高的规模可观, 其中美国通过普通大学附设技术学院来推动该层次教育的发展, 但其数量与规模覆盖不及独立设置的同类机构(如社区学院、合作教育、高级技术员班) 。
该发展格局的形成首先在于长期以来在各国传统高等教育中, 专科层次(或短学制) 的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尚为空白或薄弱环节, 而中等职业教育(中专校) 与短期高等教育二者的培养目标具有相同属性, 均为技能型人才与管理人才,仅层次水平不同而已。其次,中职机构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师资、教学与组织等方面拥有突出职业性的优势, 借助于中职校的基础较易于完成更高层次的培养任务。
五、在完善的职教体系中发展高职教育
高职内涵的动态性可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教育层次上看, 最初它特指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70 年代初期召开的有关短期高等教育的国际会议认为, 这类教育是实施“以教育为主的中学后教育”。上述五国60 年代中期起,高职出现向本科层次的延伸趋势, 其内涵扩大至本专科两层次教育。如日本技术科学大学问世,德国专科大学最终取得普通大学的地位。其二,从专业设置上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需求发端于当时上述三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及技术变革,故专业设置以工科为重点,后随着各领域技术含量的加大, 专业设置推及管理、经营、服务等诸多行业, 涉及16~18 种职业大类。其三,由终结性教育转向开放性。专科层次的高职最初以短期速成、终结就业为特征,故又称短期高等教育。70 年代以来随着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和教育民主化趋势,出现了本、专科职业与技术教育的纵向衔接与沟通。
参考文献:
[1]张建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002(1).
[2]董泽芳.素质本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6(7).
[3]孙福仁.徐英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思路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5(9).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