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枪?
2013-04-29
如果把基于PC的中国互联网看做一部小说,它现在是不是已经接近尾声了呢?
如果把基于PC的中国互联网看做一部小说,它现在是不是已经接近尾声了呢?
海明威有一篇文章谈小说写作。他说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如果写到墙上挂着一把枪,那最后一定有人会拿下那把枪,并扣动扳机。这位文豪的意思很明确:有前因必有后果,没有平白无故的铺垫。
创业其实也是如此。当你东拼西凑、呼朋唤友、搭上青春成立一家公司的时候,这就是一篇“小说”的开始,但你不会满足于此,要么赚钱、要么实现某种理想,反正需要一个结尾,来让故事的展开更具合理性。
在本期的封面故事中,我们采访了汽车之家的CEO秦致以及他的朋友和伙伴。圈内传言,汽车之家是今年有望IPO的两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之一(另一家是去哪儿)。
按照主流的说辞,现在创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奔着上市去的,好像一提IPO就特俗、特铜臭,都喜欢套用主席的话:我只是想影响北京郊区的人们,比如海淀这块。但不管怎么说,创业这事是需要结果的,家人需要、同事需要、股东需要,不能让那么多人天天陪着你“享受生活”。
汽车之家不是仅仅关于一个团队“挂枪与开枪”的故事。它是Web1.0的产物(尽管它诞生在Web2.0风起云涌的时候),产品属性是互联网领域最传统的媒体,盈利模式是互联网最传统的广告,切入的行业也是汽车这个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行业。把这些因素即使倒推至2000年,也不是什么新鲜的招牌。
2007年李想决定做汽车之家的时候,易车网已经成立了8年,各大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也已经占得先机。据说当时李想征求某著名投资人的建议,对方问他:你的泡泡网都成立这么多年了,现在排进前三了吗?李说没有,对方两手一摊,“你再做个汽车门户,机会在哪里?”
说白了,汽车之家把枪挂上了,但在大多数人眼里,那是一把没有子弹的枪。秦致是汽车之家的第38号员工,他2007年加入汽车之家的时候,这个网站的收入只有几百万元,去年其收入已经接近10亿元。你绝对不能说这是秦致一个人的功劳,但他有可能是扣动扳机的那个人。
我想说的是,在2005年之后,一大批基于PC互联网的公司陆续创立,当年的它们就像现在遍地开花的移动开发者一样,都想成为下一个新浪、下一个百度。它们是中国互联网城墙上的一把把枪,没人知道哪把枪有子弹、哪把枪没有子弹。过去几年,我们陆续听到了“枪声”,但这种枪声是越来越稀疏的、零落的,去年是唯品会和YY,今年出了个兰亭集势,接下来可能是去哪儿和汽车之家。当然,肯定还有别人。但是,如果把基于PC的中国互联网看做一部小说,它现在是不是已经接近尾声了呢?
过去一年特别是近半年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并购趋势愈发明显,本质就是一种存量整合,或者叫零和博弈,有得必有失,赢家也就那么几个。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尽管商业模式未明,但它象征了另一种基因的游戏规则,对于2005年之后那批老江湖而言,所剩时间已经不多。它们的处境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这是最尴尬的位置:打,你打不过巨头;斗,你没有纯移动开发者灵活。所以,在游戏规则最终确定之前,为自己挣得一个相对安全的资本空间,就是上上策。
当然,对于汽车之家这种没有拿过任何VC的公司来说,上不上市无所谓。但它本身就是一把枪,是打给那一代人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