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3-04-29马海根
马海根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实施,独生子女数量日益增多,目前达到一亿左右。如此规模的年轻人口群体,处于独特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中,他们的道德素质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如何加强独生子女的道德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新一代人的道德水平?应该引起独生子女家庭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作用与意义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它同人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基本素质一样,必须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来逐渐培养和不断提高的。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把一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活动或过程,它在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占据首要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同时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尤其是在人生的早期即青少年时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当前,我国的独生子女群体,作为我国未来整体人口的主体,加强其道德素质教育,促使其将必要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十分重要。
1.它是提高我国人口质量,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指出,“十一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并特别强调要“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独生子女社会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内容充分说明了加强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计生政策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方面。经过三十多年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有效遏制了过快增长的人口势头,我国人口增长向着低生育水平方面转化。随着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尽快提高人口素质,便成为计生工作面临的突出任务。随着独生子女数量日益增多,独生子女群体逐将成为我国人口群体的主流,独生子女综合素质问题日显突出。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相对于以前的多子女家庭在物质、重视和关爱等方面为独生子女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使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等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也不可否认,正是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环境造成独生子女素质教育的不平衡性。致使多数独生子女家庭过分重视了子女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教育,放松和忽视了子女道德素质的提高。造成独生子女的道德素质与其他素质相比有所降低,给整体人口素质提高造成缺陷。严重影响了我国整体人口质量。只有及早重视和加强对独生子女的道德素质教育,才能保证当前独生子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实现独生子女道德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独生子女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独生子女群体质量的提高,才能保障我国整体人口质量的提高。
所以,加强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教育是提高独生子女素质,进而推动我国人口整体素质即人口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摆在各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面前需要亟待统筹解决的人口均衡发展问题。
2.它是加强未成年人道德修养,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道德素质是民族的活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民族素质的提高。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而综合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民族竞争力,取决于国民素质,任何民族,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不可能强大,但如果缺乏与时代相适应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就不是真正的强大。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高水平的现代化,必须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而提高独生子女道德素质则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基础。新一代独生子女群体作为未成年人,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健全人格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奠基期,是人生启蒙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加强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教育,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及健全人格,十分重要。当今正在接受教育的独生子女新一代,将成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身体素质,更要着力于他们的人格发展,尤其是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发展。通过有意识地向他们传授生产经验、社会经验和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使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和兴旺发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彻底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
3.它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红色接班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能否保证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关键取决于能否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先进道德教育,培育出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逐渐被新一代年轻人所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事实已经被大家接受。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依然严峻和复杂。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发展中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因素仍然存在。再加之社会大环境中的种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上也有所体现。这些情况对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需要认真积极应对。所以,当前加强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教育是改变和扭转上述不良局面的有效举措。只有在新一代独生子女群体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等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非社会主义的腐朽思想。通过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加强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修养,努力使他们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从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问题与原因
我国独生子女道德素质现状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道德素质下滑和道德行为失范两个方面。
1.独生子女道德素质下滑。
首先是缺乏崇高的道德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于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鼓舞人们的斗志,振奋人们的精神,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在当代独生子女中间确实有部分人无论是对理想信念本身还是对理想信念的选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因而造成自身道德素质的下降。
一是重视物质利益,忽视理想信念。在生活上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羡慕西方物质生活方式,把“金钱至上”、“当官发财”“享乐主义”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二是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注重个人专业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关注个人健康、幸福、名誉、地位、前途、发展、爱情、家庭等,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关心不够。三是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崇尚知识能力,重视生活理想的确立和追求,忽视道德修养、轻视社会规范,社会公德意识差。
其次是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即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目标的决心和魄力。新一代独生子女与其他同龄人相比道德意志比较脆弱。主要表现为“五差”:一是行动目的盲目,参加公益集体活动的主动性差;二是遇到问题和挫折,克服困难的毅力差;三是行为依赖别人多,独立自主性差;四是不善控制调节自己,言行自制力差;五是缺乏协作精神和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差。
2.独生子女道德行为失范。
一是在家庭里不知感恩,不尽孝道,唯我独尊。一些独生子女在家里存在着任性、娇气、自私、懒散等不良习惯。对父母的关爱呵护,认为理所当然。不愿为父母老人尽一丝“孝心”。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现象即一群无业无学的年青人,四体不勤,好逸恶劳,处处依赖父母或老人,到了就业年龄因怕苦怕累不愿参加工作,心安理得地躺在父母的“哺乳袋”里享受着寄生生活。有的子女因不满父母老人为自己提供挥霍资金而大打出手甚至挥刀杀害。
二是在社会上不尊公德,我行我素,肆意妄为。如有的独生子女大街上随地吐痰、大小便;在公交车上不愿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有的对他人的友爱和帮助受之无愧,不知感谢;有的对他人造成不礼貌伤害,毫无愧疚之意,不愿主动道歉等。
三是在学校里不求上进,贪玩纵欲,违法乱纪。一些独生子女在学习上存在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精神空虚、不思进取的现象;劳动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漠;部分独生子女中的“问题青少年”不断增多。如不爱学习,上网成瘾;谈情说爱,非法同居;打牌赌博,打架斗殴,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等等。
前面说过,造成我国独生子女道德素质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外势力的干扰,也有国内风气的影响。也与全社会上下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关。但具体到每个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责任,则显得更为突出。必须承认,现实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确实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从人口学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独生子女家庭由于规模结构相对简单化,孩子的数量减少到只有一个,父母对后代的期望集中在一个孩于身上,望子成龙的心理,导致家庭父母只注重对孩子的智力投入,而对孩子的品行、社会规范等教育力度较小,最终造成独生子女智力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结果。其二,独生子女家庭的代际构成比较特殊,一般为“四二一”(即四个老人、二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式的家庭结构。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下,独生子女往往成为上两代人(即四个老人和二个大人)的关爱中心,受到过度的保护和重视,其结果不仅削弱了这一群体的自理、自立意识,而且助长了该群体的“自我中心”意识。大量实践证明,不少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思路和片面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他们重养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主要根源。他们的错误在于:将子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视子女教育为家庭私事,没有将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同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兴亡紧密联系起来。重养轻教的家长没有将家庭教育提到“为国教子,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片面认为,人来到世上,只要吃好穿好生活好就是光荣幸福的,至于教育子女如何是次要的。重智轻德和重知识轻能力的家庭没有将“为祖国建设学知识,为民族兴旺长才干,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点灌输到子女的头脑中去,不是教育孩子成人成才后如何报效社会,为国争光,而是一味鼓励子女学好知识,增长才干,向成名成家,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方向发展。这种错误的言传身教和不当的教育方法势必将未成年人引向歧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则后患无穷。
三、对策与建议
1.全社会要引起高度重视。国家要站在祖国昌盛、民族兴旺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高度,正视独生子女道德素质下滑的后果和危害,尽快研究、制订出一套治理、防范对策。同时要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要求社会各部门携起手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为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提高创造一个稳定、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
2.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宣传、文化战线要在整顿治理文化市场基础上,创作一批有针对性和现实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来丰富独生子女的生活,有力抵制不正之风和其他非社会主义思潮的侵入及对独生子女的毒害。新闻媒体和政法机构要用活生生的事实和案例,警示和教育迷途中的独生子女,帮助他们提高鉴别力和自制力。二是思想、教育战线要在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基础上重点加强对独生子女的道德教育。要通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伦理观教育,在独生子女人群中倡导“五荣五耻”:即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国为民为荣,以精神空虚,胸无大志,贪图享受为耻;以积极学习上进为荣,以消极不思进取为耻;以吃苦耐劳,自立自强为荣,以好逸恶劳,依赖他人为耻;以发扬美德,助人为乐为荣,以不尊公德,自私自利为耻,以感恩反哺,尊老尽孝为荣,以任性啃老,忤逆不孝为耻。使他们自强、自爱,自觉纠正和远离不文明、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主动追求健康向上文明道德的新生活。三是人口计生部门要发挥自身工作优势,站在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角度,在加强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发挥好排头兵的作用。要利用各级人口计生宣传队伍和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大院等阵地,通过举办婚前培训班、文艺演出等形式,使青少年未婚人群提前懂得作为未来的父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条件及在提高独生子女道德素质教育上应承担的责任。要通过各种人口节日宣传及有针对性的上门服务,使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知道如何加强道德教育,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德才兼备人才做出贡献。
3.强化父母家长的 社会主义道德观再教育,为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奠定基础。
首先要在全社会掀起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学习教育热潮。一是要通过影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的宣传,使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教育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要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讨论,重点通过对各种不正确荣辱观的批判和正确荣辱观的阐述,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正确认识。三是通过对好人好事的宣传表彰和不良现象的曝光批评等形式,在全社会倡导、树立新时期道德荣辱新风尚。
其次是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促进家长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一是在鼓励动员家长自学的基础上,由家庭所在地的社区、村组及单位组织必要的政治学习,并形成制度,坚持不懈。二是将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内容及时增加到学校德育课程里,让子女用学到的正确内容同父母交流,督促父母矫正错误观点,一起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开展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模范家庭、先进家长及优秀子女评选表彰活动,调动各个家庭及其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4.长辈要在树立独生子女正确道德观方面做好言传身教。
第一是要做好“言传”。一是要用中外名家名人优秀事迹和正反方面典型事例教育子女学会做人、做事;二是针对影视媒体的一些负面宣传和现实中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要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提高子女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
第二是要做好“身教”。家长要经常反省其身,做每件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对孩子的影响。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好事不论大小都要督促、鞭策自己多做、常做;损人利己、影响他人和危害社会的坏事,要约束、克制自己坚决不做。要在孩子面前真正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让孩子按照父母长辈的榜样去做人、做事。
5.积极开展子女正确道德观的培养。
首先是从小事做起。正确道德观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和短期行为所能办到的,必须从平时言行的一点一滴开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行。所以,各位家长要根据古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告诫,积极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要教育孩子明确道理:不要因为有些好事太小不值得去做,如礼貌用语、为盲人指路等,要争取多做、常做。也不要因为有些不良行为影响不大而去做。如乱说脏话、随地吐痰等。要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出子女良好的习惯和作风。
第二是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抓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传承下来的许多优秀美德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内涵,也是下一代人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重要内容。根据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现状,社会和家庭要有意识地开展以下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独立自主教育,培养子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美德;二是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子女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精神;三是加强勤俭节约教育,培养子女艰苦朴素作风,杜绝奢侈浪费恶习。四是加强团结互助教育,增强子女助人为乐,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意识。
第三是从锻炼实践能力做起。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子女创造锻炼的条件和机会。一是锻炼吃苦能力。如让儿童独自冒雨上学;多干家务劳动等。二是锻炼操作能力。鼓励孩子亲自动手做事,做到生活自理,并能为他人服务。三是锻炼逆境奋发能力。要将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留给孩子,让子女面临逆境和挫折,逐步提高分析矛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编辑 刘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