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恋上青瓷

2013-04-29丁红军

参花(上) 2013年3期
关键词:青瓷泥土

丁红军

惊艳青瓷

第一次拜访这么多的青瓷。

第一次认识这么多的青瓷。

我心懷激动,我心怀敬畏。我不知道,我的心情该愉悦起来,还是该虔诚起来。我也不清楚,我的脚步该轻快起来,还是该踯躅起来。

但我还是来了,有幸借这次作协采风活动的机会,让我来到杜湖畔,来到这个似乎远离世俗的境地,并轻易地一脚就登上了当代越窑青瓷文明的地标,浙东瓷器艺术的巅峰。睁大眼睛一睹她的芳颜和靓姿,领略她的风采和精彩;用心灵寻觅想象中该有的长相,还有记忆中那该有的印象。

不是吗,梦里已寻她千百回了。

这里是青瓷姐妹们的世界。

她们依次映入眼帘,像排着队列着阵恭迎我们。大小不一,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或像光彩照人、青春逼人的待嫁公主;或像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深宫王妃;或像亭亭玉立、优雅迷人的大家闺秀;或像娇小玲珑、可爱无比的小家碧玉。样样叫人喜不自禁,件件让人爱不释手,心情似乎也改变了颜色,改变了季节。甚至生发出占为己有的贪欲来,恨不得花少许的钱都买将下来,并绝不会嫌多。

但这种因凡夫俗子而容易受到的诱惑,换言之,这种无法免疫而“被迫”不健康的思想,立马会转瞬即逝,并被自己的理智所嗤笑,所谴责。遂怜香惜玉起来。因为最邪恶的撒旦魔鬼面对圣女也是望而却步不忍亵渎的。更何况她们本来就像沐浴后光滑透明容光焕发的佳人。哦,风姿绰约风华绝代的佳人哟!哦,天生丽质冰肌玉肤的佳人哟!你们诗意地倾诉着亦透明亦朦胧的境界,你们依然说不尽道不完那千年文明的情绪,你们似乎让感性和理性都达到了极致,并丝丝入扣,滴滴渗透,完全熏陶其中欤!我的思想里已把你们视作诗、绘画、音乐和雕塑的四位一体了。内心里依然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但说来也奇怪,你们又很快让我澎湃的内心安静下来,让心灵纯净起来。往往平心静气是最能替换浮躁的,一如这里静好的岁月。

制作,不,确切地应该说缔造她们的主人,抑或孕育她们的“母亲”是谁?究竟出自怎么样的构思,又出自怎么样的一双巧手?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都很好奇,翘首以盼,拭目以待,期冀着经理的出现。

经理与我想象中的一样,是位女性,与我差不多的年龄,有个艺术的名字。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她却是青瓷作品正如她的姓名。她盯着我的眼睛给我们讲解,而我亦通过她透着睿智和灵气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制作的过程,看到了她们的前世。

这本身就是一个历练的过程。

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字幕:“你眼带笑意,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水土情长

很难想象,她们的前生是沉睡在杜湖底下的淤泥。这让孩提时爱玩泥巴喜欢打泥仗的我张大了嘴巴,诧异不已。我那正值少年的儿子更显得匪夷所思,作出一副皱着眉头歪着脑袋的苦思状。兴许,没有人知道它们在水里沉浸了多少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是柔情蜜意多愁善感的湖水浸泡着它们,渲染着它们,慰问着它们,就像忠诚不二的伴侣。它们多少有些长相厮守相依为命的意思了。

这是水与土的缠绵。泥土里已融入了水的痴情,水的柔意,水的灵气,水的悟性。

于是,泥土们幸福地沉醉了。久而久之,被埋没了,开始沉睡了,因此它们做的梦多少又是带些寂寞和无奈的。

未料的是,她们让那些死了心的淤泥重见了阳光。这本身就像一个传奇。

我初以为淤泥挖上来了,太阳稍微晒一下,捏着捏着就赶紧开始做吧,多做一个是一个,就像女娲造人。但用脚趾头想想也应该知道:又不是包饺子,做馒头。“不是现成就可以做”的讲究倒可以接受,但就地取材的材料得千挑万选就颇出乎我们的意料了。我用怜惜的眼神看着一只个子较小的青瓷杯,心底默默地说:谁能告诉我,你原先长在哪里,是怎样的一块泥巴?

看来我再次错了。

经理介绍说,湖底的淤泥中有鱼骨头和水生植物的腐烂物,我接口说是有机物吧,她说对,得把有机物全部剔除。言下之意是没有一双识泥土为宝藏的慧眼,抑或说没有识有机物为垃圾的火眼金睛是不行的。看来这不是一般的细活,技术活,听上去真不太像是人干的事。试想: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之下,在如此繁复的工序之中,洗尽铅华的个中艰辛复杂能有几人知,几人能担当并胜任得了,又有几人能坚守得了?

“一船的泥,只能烧上一个青瓷!”有人使劲往夸张里说。经理闻后淡然一笑,未置可否。看样子是接近标准答案的。惊奇达到极限之后,自然开始感到不足为奇了,不定两船泥才能做一个呢。否则就容易“多生多育”了,与“优生优育”、“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相悖了。毕竟,很多事情往往想想很简单,但做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至此,对“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有了另外一层意思的理解。

已是可以明了的了。脱胎换骨,破茧为蝶,与凤凰涅槃有异曲同工之处,亦与“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有殊途同归之妙。大家听了不胜唏嘘,叹为观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看来,做好青瓷,同写好长篇小说一样任重而道远啊。

感慨。不知道杭州湾滩涂的烂泥巴能否制作青瓷。做成酒瓮也行啊。但她刻意地作了强调:是这里的水,这里的土!它们有着固有的天赋和特色,与众不同的灵性和禀质。用专业术语来说是含有一些特殊元素和无机矿物质,比如铁和石英等等。如果想让釉色更加的精美,那么它们则是不可或缺的。

看来,“慈溪”和“瓷器”不止谐音这么凑巧,也不只发祥地、原产地和产品的关系这么简单。两者天生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多少世纪难以割舍的情缘,又有着怎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呢?我不得而知。只倏然感到,我有愧于“慈溪人”这个称号了,我是无颜面对她们的。

水是柔的,这么软;烂泥也是软的,似乎更加软,像趴着的液体,像扶不起的阿斗,活生生一副不能折叠、不能造型样。好在以前就知道一块块厚重的青砖是土烧制的。这还好理解,毕竟都比较“土”。也知道泥土可以烧成诸如盐缸、老酒瓮、腐乳罐这样的日用陶制品,可毕竟它们是粗糙不堪的,并有着坯裂、针孔、斑点、熔洞、釉泡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纵然我想破了脑袋,想法再这么大胆,破天荒地使劲往狠里想,也无论如何不敢把混浊不堪、泥泞无比的淤泥,与有着晶莹剔透的光泽、宛如碧玉的釉色、滑溜无比的质感、温润如玉的肌理几乎胜过任何少女的青瓷联系起来。

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在纳闷:泥是躺着的,但她们是站着的,圆形的,有着弧形的线条,宛若少女的曲线美;再者,泥是传说中的废物,等级视同垃圾,“低到尘埃里的”,而作为青瓷的你却是在现实中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品,拍卖的抢手货,是古往今来的阳春白雪。两者有着天壤之别的形状,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物理属性,怎么会成为风牛马不相及的前生今世呢?

百思不得其解。用手指轻叩她一下,还会发出清响,余音缭绕,不是天籁,胜似天籁。眯起眼,侧着耳聆听:多多少少带着乡音的味道。纵然跋山涉水甚至远渡重洋,相信依然会发出悠悠乡韵,甚至可能还会泄漏出些许的霸气和精神来呢,让人感受到其所蕴含的内涵和素质。我一时想抚摸,又舍不得摸,不忍心摸,像会亵渎圣洁似的,内心里已然滋生出冒犯造次的不安来。但实在又忍不住。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思想,所以就矛盾、痛苦,大抵如此。而她就不一样了。她率性任性地展示着她奢华高贵的气质。虽然奢华高贵,却依然有着触手可及的祥和与安宁,并透着湖底的丝丝凉气。谁曾想她是从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温中走出来的呢!

遥远的歌声似乎飘过耳畔:“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浴火涅槃

仅仅有这里的水土是不够的。如何让“废物”变成宝,如何让丑小鸭变成天鹅不再是童话?经理告诉我们的另一个关键词是:1310摄氏度。

我目瞪口呆。天哪,这个高温得有多高?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冒着热气的开水,始终超不出沸点100度,到高原更是低于这个温度就沸腾了;再甚,那就是高压锅了,卟哧哧地叫着,吐着蒸汽,揭开就能看到里面异常狰狞地咕嘟咕嘟着,比较可怕。而印象中老式的火车喷着蒸汽已渐行渐远了。

这个温度都把金子烧成水了吧,虽说坚不可摧的真金似乎不怕火炼,但却也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说。油然想到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上蹿下跳,试图纵横驰骋,但估计到了这里的窑炉里,就算没把肉烤熟,也把毛烧光了,屁股烤焦了,狼狈不堪不说,性命都堪忧。又想起《三国》里一把赤壁之火,就让曹操八十万强虏灰飞烟灭。印象中,还有《圣经》里描述的琉璜火炉,它是摧枯拉朽的,也就是说地狱里的它只会消灭堕落的罪恶而不会塑造得救的灵魂。

更不消说软弱无比的泥土了,早该灰飞烟灭了。

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确切地说是完全相反的。而这,真是它的神奇之处。由此可以盖棺定论:软弱的泥土才真的不怕火炼。

窑炉中,不难想象:缠绵而炽烈。想象得不妨再浪漫点,那许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不是残酷的你死我活同归于尽的厮杀。

这是火与土的缠绵,泥土中铸入了火的激情,火的痴狂,火的刚烈,火的活力。来自底层的泥土本色,亦与深入骨髓的早己锈驳的春之花秋之叶相结合,与高雅的气质有机融合。从此,不再游走在梦想的边缘。从此,也不再是底层。泥土的脑海里,会否想起那一年跳龙门的鲤鱼?鲤鱼不知道有没有成功,但它就要成功了,就要重生了,就要成为崭新的她了,拥有新的形象新的姿态新的生命力的她了。

端的是化腐朽为神奇!——至少颠覆了我的想象。

以前知道:不是谁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现在终于知道:想把它怎么样就能把它怎么样。人定胜天固然有其夸张的一面,但也有其客观可行的一面。当然,万事考虑的角度要从相对出发。

现在想来,天生的底层身份、低等性质、草根地位或卑劣内容不是很要紧,当然,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或天生丽质固然可喜亦固然重要,但火候和机会更是重中之重,关键中的关键;同时,也终于知道最不起眼的最容易被埋没的泥土的潜力有多大,可塑性究竟有多强。只要掌握了恰当的火候,科学的方法,终究会成型,成材,成为艺术精品,甚至成为最璀璨耀眼的国之瑰宝!

可见,有没有用是相对的,看出于什么角度,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走什么路径。它们在湖底下死睡,却在烈火中得以永生。泥土尚且能如此,更何况是有思想有追求有理想的人类呢。人不逼到份上,兴许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平凡与不平凡真的需要一个高压转化过程。不是在顺风中摔落就是在逆风中飞翔,不是在重力下粉碎就是在压力下屹立。

再结合青瓷来历的传说,心头就更别有一番滋味了。

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话说当时越州窑工叶老大,被迫与同事们一起烧制一批宫廷用瓷。但是烧了数窑,都烧不出成品。眼看限期将至,宫廷派来的监工恼羞成怒,欲将窑工们全部问斩。叶老大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儿,名叫叶青姬,为了拯救父亲和窑工们,刚毅的她纵身跳入火塘,以身祭窑。香消玉殒,虽令人心碎,但见证奇迹的时刻却到来了,窑工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然烧成了温润如玉的青瓷!为了纪念叶青姬,窑工们称她为“九天玄女”,并世世代代供奉在自己的窑场里;同时将贡品瓷器称作“青姬”,当地方言中谐音就是“青瓷”。

无限感慨刹那芳华,无限震撼血染的风采,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破茧成蝶”、“浴火重生”的轨迹,这何尝不是另一个“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写照?心中未免悲楚。“虽千万人,吾独往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和精神?相信自此皇家贵族对瓷器越发地青睐有加了。

文人骚客亦如此。唐朝诗人陆龟蒙欣然挥就了《秘色越器》:“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茶圣陆羽则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上,越瓷类玉。”徐寅在《贡余秘色茶盏》里写道:“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北宋谢景初作《观上林(土自)器》:“作灶长如丘,取土深於堑。踏轮飞为模,覆灰色乃绀。力疲手足病,欲憩不敢暂。发窑火以坚,百栽一二占。里中售高贾,门合渐收敛。持归示北人,难得曾冈念。几用或弃朴,争乞宁有厌。鄙事圣犹能,今予乃亲觇。”史籍中亦浓墨重彩地予以记载,“越州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名越窑……”

古人留下的诗句让人产生几多自豪,几多感怀,几多遐想。如今的上林湖畔,古代烧制瓷器的炊烟己然散去,剩下的只有碎片,吸引了无数的朝圣者。秋雨先生感慨道:“文明易碎,文明的碎片有可能被修补,也可能无法修补,然而即便是无法修补的碎片,也会保存着高贵的光彩,永远地无法想象。”

咫尺之隔的杜湖畔,她这个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着重塑古代文明的激情,下了恢复越窑青瓷、重塑越窑青瓷从而重塑缺失文明的决心,经过了多少努力,发挥了多少聪明才智,让青瓷重新走向世界。

想象中,釉色渲染的主人公从瓶身画里袅袅婷婷地走出来了,是个仕女,古典精致、丰腴诱人。她轻歌曼舞,动情吟唱:“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瓷韵悠悠

我揉了揉双眼,仕女变戏法似的还原成了叶青姬,不,是眼前这位女经理。我问她那个最显眼的镇馆之宝多少钱一个,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不知道出于商业机密而不好透露的考虑还是因为谦虚低调的缘故。我马上改口说,是无价之宝,无价之宝,价值连城,价值连城!她倍感欣慰地笑了。

有人问她,你什么时候成为大师。也许,仅从表面上看,她不过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没有三头六臂,但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却在以天使甚至近乎神一样的姿态创作,从而跻身新的高度,唱响青瓷的歌,延续一个民族创新的神话。我帮着她回答,她已是大师了。果不其然,她已是宁波工艺美术大师了。她在全国性比赛中得了不少大奖就是佐证。她不仅是她那身为教授兼中国陶瓷大师的爷爷的衣钵传人,亦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使者。她谦虚地说这一行竞争对手太少,所以获奖就多了。我从另一意义上理解,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追求,在高精类领域刻苦钻研,向着卓越和完美前行,并力争创出更多的青瓷精品。

我是庆幸的。炼丹的太上老君是神话传说,而炼制青瓷器的人却活生生地在眼前,仿佛她的音容笑貌、慧思灵气巧妙地全部融入到青瓷器的灵魂和生命中去了。既有着沁人心脾的魅力,亦有着温暖人心的力量,让人的浮躁虚荣落荒而逃,让静好的岁月镶上流金,让饱满的情愫氤氲让创新的精神发扬,让物质遗产延续艺术的香火,让久远的文明在这里悄悄地绽放,亦让海外的游子顺利地摆渡乡愁……

我不由得想:山清水秀,鬼斧神工,是大自然的杰作;而青瓷,一如钙化的诗画,站起来了,一如凝固的血脉,诠释生命,演绎精彩,烙镌传奇,她是以眼前这位巧夺天工的女经理为代表的浙江慈溪人的杰作,更是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的杰作!

在国外,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究其原因,无非是瓷器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了最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创造力。“此物只应天上有”,波斯人当时肯定和现在的我一样,觉得天方夜谭般不可思议,难怪惊为天物,疑为神器了。当然,随着中国这个制造大国乃至制造强国的崛起,她迄今只能算是众多“Made in China”中的代言人之一了,但仍然不失为中国在世界的“方言”。相信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她和四大发明一道,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勿庸讳言,她在世界文化传播和经济贸易上是居功至伟的;不可否认,中华文明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越窑青瓷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这也正是她继续闪光的真谛之所在,像经理这样的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意义之所在。

慈溪这个地方,注定因青瓷而名垂千古(慈溪籍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感觉到自己的故乡“是一个曾经很成器的地方”)。而某些人,注定因青瓷而激发创作活力,拥有艺术生命。

据介绍,人类最早发明的瓷器就是青瓷,而越窑就是青瓷的母亲窑。阿拉慈溪的上林湖越窑青瓷是我国浙东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体现,她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举世闻名。东汉以来就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还作为海上陶瓷之路的开拓者,扬帆远航,传播到海外。作为中国陶瓷发源地之一的上林湖越窑遗址,集我国青瓷发祥地、唐宋越窑的生产中心以及秘色瓷的原产地于一体,被国际陶瓷学术界称之为举世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呢。她们又积极以上林湖越窑遗址为基地,以杜湖为原料地,好让她们走得更好,更远,更久,端的是“越州古窑薪火相传,上林湖畔青瓷增辉”,又端的是“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磐,开遍瓷韵之花……”

与君相伴

似乎触摸到青瓷瑰丽或清雅的梦了。把思绪的风筝扯回来,面对的依然是青瓷的世界。审美的好处是让人除了心跳还是心跳,那是享受的感觉。吟无数遍“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仍意犹未尽。想人们都从唐代吟诵至今了。意识到就要告别了,忽然有些惆怅,有些恋恋不舍,心情重新改变了颜色,重新改回了季节。

出来的时候,心情开始郑重,脚步开始沉重。我想,越是沉淀的东西,就越有飞翔的能力,就越有穿越时空的动力,亦越有施展才华搏击长空的实力;越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千转百回的东西,越能厚积薄发,越能后发制人,最后越具有姹紫嫣红争奇斗妍的生命力,花见花开人见人爱的竞争力。

出来的时候,我们觉得来对了。杜湖底的泥土们,你们也来对了。没有你们的存在,我们的到来就会显得毫无意义。

当再次看到杜湖时候,我觉得我已不是刚来时的我了,分明感受到青瓷姐妹们的呼吸、呢喃和呼唤了。“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仿佛看到泥土们就在杜湖湖底下低吟浅唱,只待引吭高歌时。也许,你们明天将从湖底走出来,用古朴、典雅并不失纯净的眼神,告诉世人,你们的秘密,你们的心事,你们的抱负,你们的梦想……

我也获悉,这里距上林湖越窑遗址近在咫尺了。临别时,怀着附庸风雅之心的我,本来很想去捡上一小块文明的碎片留作纪念的,好在同样多才多艺,同样有着诗意名字、有着灵秀透亮心灵的秘书长,代经理赠送给了大家纪念品——小巧玲珑的青瓷杯(在我的心目中,以这两人为代表的她们都是地方文艺界的奇葩)。让我没想到的是,跟屁虫般的小儿竟然也沾光分得一个。

他荣幸之至,把她放在写字台上,与她相伴。看得出来,他乐不可支,珍惜有加,以致不是爱不释手而是因爱惜而不敢放脏兮兮的手上去。我想,小家伙大抵是喜欢上她了,已颇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味道了。有意思的是,这个青瓷杯本身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同心杯”。

青瓷杯哟,你瓷质细腻精致,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细巧优美,却不失端庄规整和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夺目;青瓷同心杯哟,你把你们姐妹的灵气都带来了,带进寻常百姓家来了。那是我们和你们的缘分。你似乎让我们的心境多了一份美丽、恬静甚至芬芳,你又无声地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尤其在那夜幕降临时,弥漫着浓郁的纯净与安宁,仿佛听着你静美的声音,听着你的千年一叹,听着你讲述前世今生的传奇,还有你们家族征服世界的传奇。外国人的爱慕声、敬佩声,汇成Very good声,也远远传来。

依稀还有歌声。那是青瓷的歌。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如花青瓷不再自顾自地美丽……”

(责任编辑 李思婷)

猜你喜欢

青瓷泥土
泥土
龙泉青瓷
博物馆青瓷藏品欣赏
青瓷出越窑
翻开一块泥土
泥土中的功臣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深圳本土“青瓷”
——“官龙青瓷”——周汉新“汉新小器”青瓷壶艺简介
龙泉青瓷
翻看一块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