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2013-04-29
记者手记
当“有机”遇到“转基”
做“有机食物”这个专题时,我有一个感想:有机的初衷无疑是好的:模拟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不用化肥和农药等与环境不相容的化学物质,减少对人和生态的危害。
遗憾的是,70年来有机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来对应它超前的理念。被有机界斥为化学农业的传统农业每碰到一个难题,化学工业总能找到解决方案——化肥、农药、除草剂、合成饲料、生长激素。而有机农业碰到这些难题时,要么依靠密集的人力,要么寻找一些物理性的低效高价的替代性解决方案:防虫网、杀虫灯、有机肥。
所以有机农业的成本和产量一直为人所诟病:成本高,变成了中产甚至是富人的游戏;产量低,无法养活地球上日益膨胀的人口。
那么超前理念和落后技术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解答在专题中没有来得及呈现,这里补充一下。
植物基因学家帕梅拉·罗纳德是和有机农场主拉欧尔·亚克查当在《明天的餐桌》一书中提出过一个惊人的设想:转基因技术和有机农业的结合。
提出这个想法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有机和转基因看起来势不两立,有机农业绝对严禁任何和基因工程有关的因素。
而帕梅拉·罗纳德是和有机农场主拉欧尔·亚克查力证,转基因技术一旦和有机结合,农民将不必求助于昂贵的又破坏环境的化学品,基因工程引进的基因就能够在改善对疾病、杂草、害虫的控制的同时提高产量,更不用说这些灾害至今还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来论
找不着幸福赖自己
最近在《南都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洪晃的专栏《找不着幸福赖谁》,主题大概说幸福不是生活的常态,人生中大概只有那么幾个瞬间是幸福的。导致我们日常生活不幸福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泡在苦海里,另外老幸福着也会累人。
我们先得定义一下什么是幸福。幸福肯定是很主观的,有些人说有人爱我就幸福了;有些人说我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幸福了;有些人说我能环游世界就幸福了。说笼统一些幸福就是那些我们渴望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并在那一刻被深度体验。问题是这些渴望一旦变成现实,被频繁体验,就失去了幸福的质量。如果幸福光通过感官来体验,我们的幸福感就很容易被大脑剥夺,因为被大脑判定为幸福的事件必须发生频率小、超过期望值高。
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的医疗中心对一些佛教徒做过测试,发现他们脑部控制恐惧、烦躁和失落的部分比一般人更活跃,而他们也因此更能体验平和喜乐。另外,威斯康辛大学也曾扫描过一些佛教徒的脑子,发现他们的左脑前页很活跃,这个区域是控制人的快乐情绪和正能量的。
如果你能看到这篇文章,那我斗胆判断你的外部世界不会比那些佛教徒更糟糕。因此,幸福跟外界条件没太大关系。如果你身体健康,衣食无忧,就已经有太多幸福的基础了。重要的是你得训练自己用心体验幸福。
我们在谈恋爱的初期,那幸福甜蜜的感觉,跟我们彼此的完全专注体验是分不开的。彼时,世界是不存在,我们的眼睛里只有彼此,身边走过的帅哥美女最多是个滑过的影子。而到了婚姻里,我们似乎没有了关注彼此的理由,成了彼此的左右手。若没有体验幸福的能力,大脑就掌控了我们的幸福。它要寻找那未曾经历的、或不曾拥有的。所以,我说找不着幸福只能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