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2013-04-29
郭雅(IPMA国际项目管理大奖中国评估师,曾任北京项目管理协会国际部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地方政府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项目部副主任,吉利大学兼职教师。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海淀企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项目管理俱乐部副主席,中国经济和管理技术研究院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助理。)
就业难与用工荒,从数量上来说,根本不是需求减少,只不过是质量好的学生不够。如何让学生成为企业眼中的优质生。教师能为学生做的有很多。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现在大学生的概念不再是天之骄子。鼓励学生从低做起,同时尽可能把所学专业面对的行业需求及发展前景等现实情况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定位和规划职业前景。
我兼职教的专业是项目管理,我自己也是一家项目管理咨询公司的法人,对于这个行业的现状和人才需求导向比较了解。我曾经给全学院有关项目管理专业的三个年级的学生做过就业指导报告,详细介绍过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专业优势及求职技巧等内容。由于我也是国际项目管理中国青年委员会CYC的副主席,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参加国际研讨会议、注册全球会员的机会,让学生走向国际。这两年,有十来个学生通过这些方式提前就找到工作了。
我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海淀企业委员会的委员,可以经常把民建党内的一些优秀企业家介绍给学院。这些企业涉及工程类、咨询类、制造类、IT类,对于项目管理这个专业都比较认可,都同意接受一些优秀学生去实习,像北京联信东方管理公司、北京鑫富瑞普微计算机公司、北京合纵科技公司等。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个学生去参加过实习了,对他们来说,找工作没什么难的。
作为兼职教师,我希望能够把教学以外的社会现状和职业方向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规划自己。以后我希望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的就业技能指导培训,例如引进中国经济和管理技术研究院的高级助理训练、工作技能训练和工作技能测评,把书本知识和社会所需的技能相结合,使学生拥有超越考试要求的实际工作能力。我还想申办一个专门的工作技能训练基地,大量的开展这一类的训练和测评。每个学生花上2周就可以解决很大问题,2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很不错了。要是集中学上半年那就成精英了。如果分散到4年中,每周才1小时,很轻松的。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大一大二开始实习、打工,既能锻炼自己,也能挣钱。这样的孩子,毕业前就会被抢空的,根本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贾玉瑞(高级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曾任清华大学老科协特聘专家,多个国家部委科研课题牵头人,多所高校学生就业导师。中国经济和管理技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建设管理研究所所长。)
很多专家一提到就业问题,就说原因是经济下滑、盲目扩招。对此我们并不赞同。经济下滑,那么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呢?冶金、房地产、建筑等行业的确不太好,但是互联网电商、教育、医药、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却是蓬勃发展。这些产业劳动容量更高、技术要求更低的,需要的人更多。盲目扩招,难道十几年国家一直都盲目吗?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起码不是坏事。这700万学生都是人,不扩招就会消失吗?如果不扩招,只怕就业难会来得更早。
其实有很多学生就业一点都不难。清华北大等学校的一些硕士,年薪12万起步,最高的能超过20万。其他很多本科生的年薪数都将近10万了。如果学生本身能力强、素质好、主动积极、踏实稳定,哪个单位不抢着要。
就业难,学校和家长也难辞其咎。我们的教育目前还是计划经济,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外面都铁甲大炮了,校园里还八股骑射。很多学校喊得多、做得少,就业工作的投入少得可怜,负责老师本身都缺乏工作技能。毕业实习敷衍了事,给了毕业证就往社会一推了事。一些家长自己就是等靠要的心态,把孩子推给学校之后就指望国家和社会了,只关心权力、待遇和灰色收入,影响孩子也是挑三拣四、不求上进。还有的埋怨不解决吃住,嫌工作要求高、考核严格,却从不努力教孩子常识和技能、督促孩子,只管养不管教,这样的情况就业能不难吗?
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才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人社部今年要启动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动员1000所国家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要让每一名有就业愿望的毕业生在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培训、见习等就业准备活动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希望不要流于形式和新瓶装旧酒。国家和社会应该开展全面的工作技能和行业知识的普及,在学校里面应该从一年级就开始。如果一个学生在校就能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就业还会难吗?
我们建议学生:多学点东西。心太高没关系,年轻人就是心高气傲。想拿百万年薪也没问题,只要你有这个本事。人往高处走,没什么不对。但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想要当人上人,先去吃苦中苦。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工作技能的普及和训练,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的工作训练,家长应该鞭策和督促孩子去学习、去实习、去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