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小抄
2013-04-29
地球的理查德特结构
这究竟是什么?位于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沙漠中的理查德特结构,因为直径将近有50千米,所以在太空就可轻易看见。理查德特结构曾被说成是个撞击坑,但其中心区平坦,外加缺乏激震造成的变质岩,暗示此结构另有成因。而理查德特结构是由火山爆发所造成之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未见到火成岩或火山岩堆成的圆顶。由理查德特结构的层状沉积岩看来,现在许多人认为可能是抬升的岩石受侵蚀后之构造。上面影像是由测地卫星的ASTER相机所拍摄的。至于理查德特结构为何如此之圆,仍旧是个待解的谜团。
哈勃揭示遥远恒星爆发喷流立体结构
6月9日消息,科学家近期观察到从一颗爆发新星上发出喷流的闪光,这道闪光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得以绘制出从这颗恒星喷射物质的三维立体结构图。
这种新星的爆发具有规律性,它是当在一个双星系统中存在一颗白矮星(即一颗与太阳质量接近的恒星耗尽燃料后爆发形成的残骸内核),由于其会不断从其近旁的伴星那里“窃取”氢物质,在此过程中期密度和温度不断上升,最后终于引发热核聚变反应,在1天左右的时间内其亮度会陡然上升超过1万倍。新星爆发的强度是惊人的,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万亿吨炸药爆炸。
与一些预测不同,天文学家很惊讶地发现此前几次爆发过程中产生的喷射物仍然残留在恒星的周围,形成围绕新星的物质盘。这一发现表明这些物质尽管的确会不断沿着双星系统运行平面向外扩散,但并不会逃离该系统。
借助美国航空航天局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广角相机3号,研究组利用新星爆发过程中产生的闪光,在其照亮先前喷发中积累的物质盘的过程中,追踪光线的传播路径。结果显示这个物质盘非常巨大,直径几乎有1光年,以至于新星爆发产生的光芒无法一次照亮所有的物质,而是扫过物质盘面,渐次照亮物质盘的各部分,这种现象被称为“光回声”。对这些光信号的探测能告诉科学家这一物质盘的哪些部分距离我们较远,哪些部分距离则较近。通过对这些光线的追踪,研究组得以绘制出这颗新星周遭物质带三维立体结构图。
尽管科学家此前便曾经观察到闪光穿越围绕新星存在的物质盘的场景,但这是第一次一个围绕爆发恒星的物质盘的三维结构被如此精细的探查。天文学家此前曾经研究过其他恒星周围的光回声现象,但在那些光回声案例中,被照亮的都是恒星周遭的星际介质,而在这一案例中则是从爆发恒星自身喷射出来的物质。
这三张图像均为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展示了从一颗爆发恒星喷发出的物质在其周遭空间堆积的三维结构。
2013年6月29日晚20时左右,有目击者在常州市万达广场上空发现一个不明飞行物。该物体开始悬停在空中并发出微弱的蓝光和红光,然后突然间发出强烈的白光且开始由北向南移动。当该物体移动到正上方时,目击者发现有两排白色灯光,移动速度很快,快要停下来时,白光突然变弱并慢慢转换成微弱的蓝光和红光。在悬停几秒后,该物体又发出强烈的白光由南向北移动。来回飞行两次后,该物体最终由南向东北方向飞行,然后便突然消失在夜空(从发现到消失大概有5分钟)中。在整个目击过程中,没有听到直升机的声音。当时,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个物体。
太阳表面出现大面积冕洞
美国航空航天局所属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一直在持续对太阳开展监测工作。5月28日~31日,该探测器发现日面上一个巨大的日冕洞转向了地球。
太阳日冕下部充斥着强大的磁场。其中一些磁力线是闭合的,形成绚丽的日冕环,它们束缚住温度高达数百万摄氏度的等离子流并在极紫外波段产生剧烈辐射。然而有时候一部分圈闭的磁感线也会突然变得开放,一头仍然扎根日面,另一头则向外伸展开。这就开启了向外的大门,大量高温物质向外发生抛射,形成剧烈的空间爆发事件。这种磁感线开放的区域就是冕洞。
在极紫外影像中观察,冕洞呈现深色。这张影像由三种不同紫外波段图像合成。之所以会出现深色,原因很简单,在这一温度上这里出现了空洞,我们看到的物质相对周围较少。一般而言太阳粒子流离开日面之后需要两三天时间抵达地球,当这些粒子流轰击地球,将大大增加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的概率。
早期宇宙中曾存在大量黑洞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以及斯皮策空间红外望远镜分别从x波段和红外波段进行了观测,得到的结论显示早期宇宙中每5个红外信号源中就有一个是黑洞。宇宙红外背景是来自早期宇宙的残余光线,当时宇宙中最早的结构正在成形。天文学家认为其源自宇宙中第一批大质量恒星以及黑洞组成的集群结构,随着它们不断聚集气体物质,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能量。
即便是最强大的望远镜也无法分辨最遥远的单个恒星和黑洞。然而它们的整体效应,穿越数十亿光年的空间,让天文学家们得以区分在极早期宇宙中恒星和黑洞在这一机制中分别所占到的比例。当时正值宇宙中小规模星系团逐渐形成的时期,这些小星系团逐渐相互合并,形成与银河系相类似的庞然大物。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希望能更详尽地了解这一时期辐射源的性质,因此我提议使用钱德拉的x射线数据去校验红外背景辐射的辐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