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角度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2013-04-29吴开代公凯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7期
关键词:份额第三产业比重

吴开 代公凯

摘要: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以安徽省为例,整理了1995~2011年的样本数据,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偏离份额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安徽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安徽省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内部优化欠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安徽省未来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偏离份额

一、研究背景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三个方面。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求我们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调整和压缩生产能力过剩产业、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寻找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切合点,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提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就是以安徽省为例,从经济角度出发,为可持续发展角度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寻求一种研究思路。

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1.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

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5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从1995年的32.36%下降到2011年的13.17%;第二产业的比重大致呈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36.46%上升到2011年的54.31%;第三产业比重则呈现出扁平的倒U型,先上升后下降,在1995年时为31.28%,到2011年时为32.52%,整体上变化不是很大。因此,从整个产业结构上来说,安徽省实现了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

2.劳动力结构分析判别方法

劳动力的流动是判断产业结构变动升级的重要因素,不同产业收入等的差距导致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流动,而不同产业收入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从不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例中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不同产业发展的状况。

通过图2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995~2011年,安徽省产业间从业人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升,其中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最快。根据劳动力结构判别方法,可以判定安徽省第一产业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业逐步发展,其中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最快。

3.安徽省产业结构比重与全国产业结构比重的对比分析

由图3可知,与我国国内整体产业结构发展相比,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大体和国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类似,但是之间又有些差异,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始终高于国家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在2008年之前低于全国比重,2008年之后高于全国比重;第三产业大体上和国内第三产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但是在2006年之后又明显落后于国内第三产业比重。

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反映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整个产业的发展仍然处在波动时期。

三、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1.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该方法将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分享地区的总体经济的增长而产生的增长,称为分享增长;另一部分是由于区域自身特点而产生的增长,称为转移增长,而转移增长又根据原因不同,分为结构性转移增长和竞争性转移增长两部分。这样就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模型的运用

假设背景区域在0 时刻和t 时刻的总产值为G(0)和 G(t),所研究的i 区域在0 时刻和t 时刻的产值为g(0)和g(t),背景区域和研究区域都包括同类m产业,背景区域j产业在0 时刻和t 时刻的产值为G(0)j和G(t)j, i区域j 产业在0 时刻和t 时刻的产值为g(0)ji和g(t)ji;以V、Vj、Vji分别表示考察期[0,t] 内背景区域总产值变化率、背景区域j产业产值变化率及i区域j 产业产值变化率,则有

背景区域总值变化率V=(G(t)-G(0))/G(0)

背景区域j产业总产值变化率Vj=(G(t)j-G(0)j)/G(0)j

研究区域j产业总值变化率Vji=(g(t)ji-g(0)ji)/g(0)ji

同时,以Ei表示研究i区域的经济增长量,Ni表示i区域的区域分享份额,Pi表示i区域的结构偏离份额,Di表示i区域的竞争偏离份额,总偏离则为区域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偏离份额的总和,即(P+D)i,那么

区域分享份额Ni= Nji= g(0)ji*V

区域结构偏离份额Pi= Pji= g(0)ji*(Vj-V)

区域竞争偏离份额Di= Dji= g(0)ji*(Vji-Vj)

Ei=Ni+Pi+Di= Nji+ Pji+ Dji

3.模型的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从区域分享份额来看,三期的数据都为正,表明安徽省经济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的水平。从区域结构偏离份额来看,三次产业结构分析的数值总体都为负值,表明安徽省产业结构一直处在不合理的水平。从竞争偏离份额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结构在1995~2000年和2006~2011年具有竞争优势,总体竞争力高于全国水平,第三产业在1995~2000年、2001~2005年也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在2006~2011年期间,竞争优势消失,第二产业始终具有比较好的竞争优势,但一直波动发展。这说明在这一期间,安徽省产业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并不具有核心的竞争优势,与其他地区也没有很明显的比较优势。从总偏离的结构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产业结构优势和区位优势是相互弥补的,不同的时期两者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并由此整体上带动了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四、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整体来说,1995年以来,安徽省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升级和调整,基本上实现了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但是,结合数据和安徽省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分析来看,安徽省在产业结构方面仍然存在着下列几个问题。

1.三次产业比例不协调

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而居于主导地位。经济的发展将由投资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进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此时第三产业比重约为50%左右,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对比来看,2011年,安徽省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以上,但是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却不足35%,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滞后不仅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制约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发展不合理,层次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

从第一产业内部来看,农业仍然是安徽省第一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2011年为例,第一产业中农业产值比重高达49.5%;林业、渔业等比重明显过小, 同时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国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食品加工产值和农业产值来对比,发达国家的比例约为1.5∶1~2∶1,我国的平均值为0.8:1,而我省仅为0.4~0.6:1,加工产值过低,导致了农民增收困难。

第二产业内部仍然是以煤炭、电力、钢铁等传统的产业为主,其综合比重已经高达80%以上,而第二产业中的电子、通信等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就会面临着投入高、产出少、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以2010年为例,我省工业能源消耗占到总消耗量的77%左右,而煤炭开采、石油化工、钢铁等主要产业的能源消耗量就占到了工业能源消耗的93%左右,耗能比重高,经济效益低。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第三产业一般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二层次主要是流通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的产业;第三、四层次主要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与居民素质服务的产业和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产业。通过分析,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构成当中,第一、二层次所占比重仍较高,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四层次的产业所占比重很低。以2011年为例,第三产业累计增加值为4976亿元,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增加值就达到了3225.3亿元,占到了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5%, 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增加值的比重还不足总增加值的35%,尤其是在卫生、医疗等方面,累计不足6%,没有使人民享受到经济的发展成果。

五、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与对策

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应该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及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布局原则,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大力支持和扶持农业的发展,巩固第一产业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重要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必须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的结构,促使第一产业的发展主要由种植业向果蔬业和乳品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同时,按照高产、高效、生态的要求,促进农业的专业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再加工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深化调整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按照市场需求,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淘汰和兼并落后产业,鼓励和支持传统企业跨地区和跨产业的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以电子设备、通讯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要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利用产业关联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要在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基础之上,积极发展以第三 、第四层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重视第三产业所带来的就业优势,大力发展社会需求多、就业容量大和预期效益好的的行业,如旅游业、服务业等,因地制宜,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利用地域优势,加快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安徽省要利用地域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扩展自己本区域的产业发展空间,利用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和实施产业承接转移政策,在各地产业分工和布局的基础上,创建优美环境,完善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多方位的交流合作机制,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产业优化和产业集群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何雄浪,严红.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5(01).

[2]林峰.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吕民乐.“十五”期间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15(04).

[4]吴子稳,庄德林.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30(02).

[5]董晓峰,尹亚.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吴开,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代公凯,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份额第三产业比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分级基金的折算机制研究
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下降机理分析——垄断租金对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的侵害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