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秧歌队里的小丫头

2013-04-29赵秀云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秧歌队小丫头天安门城楼

赵秀云

1949年10月1日。一个精瘦的小丫头,腰间系一条长长的彩绸,挥动着单薄的双臂,扭动着稚嫩的腰肢,自我陶醉一般欢快地跳起火热的秧歌舞。她是谁?

哦,秧歌队里的小丫头,如果说你的血管里流的血来自父母亲,但父母却没有能力抚育你成长,你曾是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小苦役;你饥寒交迫,生活无着,只有9岁的小丫头,忘不了解放前那比牢房还要幽暗的车间,忘不了压在背上的棉花包比身体还要高出一头,忘不了每天都要步行十几里去上工,劳作十几小时,眼巴巴望着窗外,直到黑暗笼罩整个厂区……

哦,那就是我。

思绪的小舟载着我回到64年前,开国大典的盛况历历在目,礼炮声回响耳边。年仅10岁的我和伙伴们簇拥在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头,朝天安门城楼欢呼雀跃。霎时间,广场一片寂静,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万面舞动的红旗,像一片火的海洋。此时锣鼓喧天,军乐响彻云霄,英姿飒爽的人民解放军仪仗队,雄赳赳,气昂昂通过天安门广场。一切都是那样新奇,我和周围的小姐妹们,仿佛沉醉在神话里。

哦,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一个10岁的小丫头和北京被服厂的工人,在八路军军管会一位女干部的带领下,清晨出发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隆重的开国大典。当深沉博大的《国际歌》奏起来的时候,那位女干部突然间哭了,两行热泪涌流而下,浸湿了她的双颊。她目光专注地凝望着天安门城楼,只听她喃喃自语:“我盼了多少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虽然说我不甚懂得这句话的涵义,但是我的感觉是与她相通的,就在这一瞬间,我忽然觉得自己也获得了新生:一个饥寒交迫的小童工,从此摆脱了苦难,翻身得解放做了国家的主人。

在那位女干部的关怀下,我们学政治,学文化,学唱歌,学演戏……因为我的年纪最小,还不到做工的年龄,便将我编进厂里的文工队,做了一名半脱产的小演员。我演的第一出戏是《兄妹开荒》,后来又演过《夫妻识字》,打过霸王鞭,唱过平津小调。

饱经忧患的童年远远地逝去了,我迎来了灿烂的青春年华,这无数个绚丽多彩的日日夜夜,是我最幸福的时光。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秧歌队小丫头天安门城楼
小小丫头
一封信推动天安门城楼开放
活宝姥姥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秧歌来啦
秧歌来啦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正式开放
ABriefStudyonDiscourseAnaph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