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我们该准备些什么
2013-04-29朱文俊
朱文俊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必须有所准备,准备了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招致失败。于是“预谋、预想、预设”某种事情发展的态势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谋划布局的先遣工作。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课前,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就闪入我的脑海。或许这个问题早有人探讨,或许这个问题已有定论,但当我们再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们的工作世界时,你还会发现: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至今还不能“脱离”于课本,不能“脱离”于教材……为何出现如此局面?我想,他们的准备工作或许是只关注了“文本”、只关注了“当下”、只关注了“分数”,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课前,我们该准备些什么”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而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真正有效、有序地开展。
一、全面审视文本
教材是我们实施《课程标准》目标的载体,是我们赋予学生“成长智慧”的介质,是我们实施教育行为的蓝本……从这层意义说,教材的内容就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就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文本。所以,我们应从更广的视角、更深层的思考来审视教材、审视文本,找寻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一切营养。
“船长”一文。该文是六年级上册一篇讲读课文。它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船被撞沉时,依然坚守岗位,沉着冷静地指挥着乘客与船员脱险。如果我们仅从故事梗概来看,当我们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学过程似乎也就结束了,但当我们从站在作者的视角、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审视时,就会发现“船长”这篇课文所蕴含的哲思是相当博大的,教育的意义也是非常现实的。哈尔威船长在灾难来临之际,不是惊慌失措,而是沉着镇定;不是选择与乘客一同逃生,而是选择与船一同沉没。他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正是当下我们社会所欠缺的一种“担当”、一种“责任”。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文本时,我们的教学视界就会别有洞天,文本内容就会豁然贯通,准备的工作就会卓有成效。
二、全面了解学生
尽管课程改革已推行十多年,尽管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有大幅提升,但是受“教教材”和“应试”余威的干扰,在我们思想的潜层,仍有一种视学生为接受体的思想。于是我们在课前准备时,仍在“无视于儿童”,“固封于自我”的世界中。这样,学生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里便渐渐地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主观能动,也失去了个体尊严。为此,课前准备,我们应从多角度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
准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由于“长征”的实际情形已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长征的艰苦,也很难感受因缺粮而引起的饥饿,更难以感受到一个司令员在饥饿面前的抉择。为了有效地让学生进入“长征”的世界,我在教学前,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认为最困难的生活,以此了解学生对“困难”的认识;接着,以影片的形式播放红军在长征途中 “连野菜也找不到了”的艰苦,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关于“红军困难”的物象;最后,让学生谈谈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与战友们分食“一小袋干粮”的体验,以此了解学生在极端困难情况下的行为。由于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长征困难”的理解,并课堂教学予以充分的考虑,故而学生在学习此课时,能够深层地感受彭德怀的杀大黑骡子的壮举。
三、全面建构自己
课堂教学,虽是一个面向学生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历练自己的过程。由于自己的性格特点、行为风格、知识储备等众多的不同,也就注定了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那么如何完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必备的整合、建构,从而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又有利于学生的教学之道。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教学,这篇课文是陈忠实笔下的一个咏物言志散文。文章通过大量的笔墨描写了青海高原柳树生存的艰难,然而,我是一个擅长于“状物”、薄于“说理”的老师,如何真实地还原陈忠实的原意?如何准确地把握陈忠实的初衷?在上课前,我对文本进行了透彻的解读,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解读与剖析中,我发现“言志”蕴含在“字里行间”。于是,我精心挑选了几个既是“状物”、又是“言志”的词语,并将其连成串——由“伫立”联想到“撑立”,由“撑立”到“造就”,然后对其进行“浓墨重彩”的讲解,这样既表现“柳的顽强与伟岸”,又将作者赋予的心志体现出来。
总之,当我们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我们的课堂也会为我们造就一片绿阴。
(作者单位:江苏洪泽县岔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