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2013-04-29吕千松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年7期
关键词:图意除数课本

吕千松

学习,不仅是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指导学生使用教材的方法

低年级应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教材,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上,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在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

2.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

3.按图意要求填数、填符号或计算。

4.能明确图里标明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过程。对课本中设置的有问无答或者结语不完整等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

二、指导学生阅读数学的方法

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这对小学生而言,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握的,必须依靠教师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1.分析法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因此,在阅读的前提下,要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分析、比较,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地把握结论的内涵。

如,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学生阅读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他们进行分析:

(1)“同时”是什么含义?删除“同时”,结论还成立吗?

(2)为什么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同时乘以或除以不相同的数会怎样?由此引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比值是否发生变化?

(3)零为什么要除外?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不仅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也使学生领悟到蕴含其中的数学阅读方法。

2.联想法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和联系性。数学阅读时,要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认识,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材在出示例题“计算3.6÷0.4后”,有一段启发性文字: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可以把它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吗?学生阅读后,积极思考: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怎样使商不变?为此,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思考: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用整数除法的方法去计算,得出商。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方法

操作技能是指需要利用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低年级教学,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中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

在训练中,应重视教师的示范,注意教给学生方法。通常情况下,把这种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边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的准确无误的视觉形象。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有的要手把手地去指正;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能和能力。像测量这样的操作,重视让学生到现场去练习,实地演练的效果更好。

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他们学习效果的提高,知识的掌握是行之有效的。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图意除数课本
弄清图意写明启示
弄清图意 写明启示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学会看懂图意
写话要符合图意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余数比除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