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013-04-29纪任升
纪任升
摘 要:在高科技的推动下,电力企业逐步实现了电力自动化,减少了故障发生率,为当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运用于电力工程中,效果显著,工程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必能促进电力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数据库技术;光互联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0-0123-02
如今,人们的用电量骤增,对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成了电力企业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而电力系统结构庞大,覆盖面积较广,包括发变电、输配电等诸多环节,在实际运行中很容易发生故障,仅凭人工力量,难以实时掌握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安全保障,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 电力自动化技术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多种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中,节省了大量人力,使得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有效避免了各种事故的发生,对电力工程大有裨益。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在以下各个子系统中有很好的体现。
1.1 变电系统自动化
作为变电站的核心,变压器意义重大,作用不容小觑,而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出现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其他原因影响,变压器在运行中很容易发生故障。过电压现象较为常见,严重阻碍了系统安全运行。为此有必要建立起在线监测系统,以便及时获得过电压信息,从而做好防御对策。
该系统共有四个单元:①电压传感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高压分压器,主要负责电压信号的获取工;二是光纤传感器频带较宽,具有极好的绝缘性和抗干扰能力,在雷电过电压中较为适用。②信号传输。主要负责监测系统中各种数据的传输,其媒质多为光纤或同轴电缆,同轴电缆成本低,对信号损害性小,而且安装比较简单。光纤的绝缘性较好,支持大传输量,而其不受电磁干扰,安全有所保障,但成本较高,而且安装不便。③数据采集。主要负责模拟信号的转换处理。包括多路转换单元,多用于对传感器的选择或监测;预处理单元,负责输入信号的调整工作;数据采集单元,采样保持负责模数转换周期内各输入量的存储工作,并进行筛选,将数值未发生变化的信号送入模数转换器。④数据处理。该部分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线监测,由相关软件提供硬件的驱动,完成过电压的采集工作;二是离线分析,主要负责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相关软件的工作有如何显示波形,对电压参数进行测量,对频谱进行分析等。
1.2 调度系统自动化
配网调度主要是指挥倒闸操作以及对各种配网故障进行处理,在此期间,受外在、人为因素限制,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为确保配电网能够顺利实现正常供电,应逐步实现其自动化,远动技术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远动系统主要由调度主站端的计算机系统、执行端的自动化系统以及连接两系统的通信信道系统组成,对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际的远动控制是依靠数据采集技术、信道编码技术以及通信传输技术具体来完成的。调度系统自动化主要负责信息收集、状态分析、层次协调等工作,给调度人员提供相应的决策,其具体功能如下:对数据进行自动采集监控,实现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控制,能量管理系统。同时为提高调度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该系统还有专门的抗干扰措施。
2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有机融合产生了电力自动化技术,为远程监控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其安全管理,凭借多种优势在电力工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2.1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多用在监测系统中,能够对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获取各种数据信息,并加以利用,进而更好地控制系统运行,使得软件性能有了大幅提升,为软件技术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普通的数据库不同,主动对象数据库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凭借其主动性,在系统监视功能的基础上对对象函数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实现了自动化监控管理,因此在电力工程中很受欢迎。在多年的研究中,国内的数据库技术进步很快,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有利于电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电力工程中,应对该技术不断改进,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2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即是将电力工程中所用到的设备、仪器及线路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网,实现统一管理,通常是将各种设备的功能集中于一台总控制计算机上,即通过一体化的管理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控制。这种一对多的形式节约了许多资源,将复杂的管理简单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针对性,灵活性不足,难以根据设备的具体状况进行管理。在实际电力工程中,该技术的整体效果是好的,在应用中,因为涉及其他技术,可以互相利用,各取所长,对整个控制功能进行分散,同时配备专用的计算机被控设备,管理相关信息,当信息与计算机连接后,无需再对整个现场进行控制,而是主要负责信息的调度工作。该技术在实际中与上位机或前置机都可以配合,而且能够从下方进行控制,在保持高性能的基础上,通过仪表即可完成相应的控制工作。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技术的推动下逐渐实现了调度自动化,且越来越复杂,对信息交互的需求大大增强,在今后的发展中必将会实现信息共享,保证电力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2.3 光互联技术的应用
光互联技术多体现在自动控制及继电保护中,不受平面限制,主要由探测器功率对扇出数进行限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集成度,而且,电容性负载也难以对其产生影响。为拓展互联网的编程重构特性,增强其灵活性,通常会依靠电子传输和交换来实现,光互联网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很强,因此在并行处理器阵列系统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使得数据通讯更加方便,在电力工程中引入光互联技术,可信度和安全性都能有很大的提升。此外,光互联技术还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控制和计算,能够进行人机界面处理,同时还具备电网分析等高级应用功能,使得操作更为快捷,画面更加清晰,为调度工作提供所需条件,在电力工程中的作用十分重大。
3 结 语
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电力自动化技术迅速兴起并发展,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对电力自动化技术不断改进,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促进电力工程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亚军.综述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
[2] 江海涛.浅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硅谷,2009,(21).
[3] 胡瑞华.浅析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J].科教导刊,2010,(33).
[4] 陈镇棠.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化,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