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城市雕塑与“两个环境”的探究
2013-04-29黄楠
黄楠
2013年度秦皇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应用性项目《信息时代下的城市雕塑与“两个环境”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201306093
摘要:
城市雕塑作为现代城市的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不可获缺的部分。以“两个环境”为出发点,将城市雕塑与当今时代的信息技术及我市的生态环境特色相关联和匹配,为秦皇岛的城市雕塑建设提出了合理设想和建议,使城市雕塑真正地融入到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当中。
关键词:城市雕塑;两个环境;构想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的日新月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还在迅速推进,人们不得不面对城市扩张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疏离。大多数时间住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城市人口,渴望生存环境的改善与心灵的交流。城市雕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担当了维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角色。
一、 秦皇岛市与“两个环境”
(一)“两个环境”
“两个环境”是指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和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我市领导强调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努力实现“风清气正、开放文明,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总目标,建设经济强市、和谐河北。
(二)秦皇岛特色环境文化与“两个环境”的关系
秦皇岛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积淀了悠久的历史精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作为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著名港口城市,人文与历史的结合,独具风格和魅力。秦皇岛市正努力改善发展环境,把秦皇岛建成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生态文明的滨海名城。在生态环境方面,秦皇岛市海域辽阔, 生物种类繁多, 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开放性港口城市。
然而,由于近十几年来城市的发展建设、旅游业的兴起和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如废水随意排放导致的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带来的物种比例失调,以及旅游业管理不当产生的旅游垃圾等。
二、 城市雕塑与秦皇岛的环境发展
(一)秦皇岛城市雕塑发展现状
秦皇岛市的城市雕塑建设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城市雕塑如《秦俑游秦》和《母子逐海》等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广泛好评。然而,我市城市雕塑在创意与建造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雕塑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雷同,与秦皇岛的城市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不相协调,不能准确表现出城市的性格和文化底蕴;而城市雕塑恰恰是一个城市文化水平发展的灵魂。
此外,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雕塑”开始涌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城市和谐生态的点睛之笔。“生态雕塑”体现了人与自然、生命共感的价值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它通过雕塑的艺术表现形式来传递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而目前秦皇岛的城市雕塑正缺失“生态雕塑”这一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与我市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不相协调。
(二)秦皇岛城市雕塑构想
雕塑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是人文环境的点睛之笔,能够准确的传达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如我国广州市的五羊雕塑,生动形象的“讲述”了五羊仙子下凡的历史传说,体现了岭南文化发源地独特的“羊城文化”和市民丰衣足食、幸福吉祥的和谐生活。城市地标性雕塑极大程度上的促进了城市人文环境的发展。
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古人求仙入海的风水之地,一代伟人吟诵博大胸襟的海域,秦皇岛地标性雕塑的设计将融合历史文化、人文气息,力求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滨海名城。同时,设立在城市的建筑、街区、广场和自然环境等中的雕塑作品也不容忽视,特别强调其与城市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相协调。因此,我市城市雕塑应针对区域各自的职能来进行设计和建造,如市区较集中的海港区雕塑题材以都市生活,现代气息为主,北戴河区以滨海文化,沿海城市发展为主。
此外,我市居于公共场所的城市雕塑应与生态环境和谐亲善,重视雕塑与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目前,生态雕塑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它从促进生态系统循环的角度出发,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日本著名艺术家菊竹清行创作的雕塑《翼》,可以随二氧化碳水平的不同而改变颜色和形态,意图帮助人们了解环境中二氧化碳污染的威胁。针对我市生态环境的问题,城市雕塑的设计和创意应融入“生态雕塑”的理念,有机地把信息科技和自然界联系在一起。
另一种雕塑类型──“垃圾”雕塑也为我市的城市雕塑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提供了借鉴。“垃圾”雕塑指用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创作的雕塑,它既美化了城市,又增强了公众低碳、环保、生态的意识。贝蒂·标蒙的《海洋地标项目》就是利用废弃物──坚硬的废煤制成一种水下雕塑礁,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营造一个海洋生物避难所来抵制海洋垃圾倾倒和过度捕鱼所造成的生态破坏。贝蒂针对于海洋污染的“垃圾”雕塑创意给我市的城市雕塑设计提供了启示。近些年来秦皇岛的海洋废弃物不断增加,雕塑创造者们应利用这些废弃物作为雕塑原材料进行创作,不仅能够废物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生态环境侵害,还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从而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 、结语
我市城市雕塑的建设应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不仅突出秦皇岛市的特色,更要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衔接,使城市雕塑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使城市雕塑真正地融入到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当中。
【参考文献】
[1]刘晓陶.信息化语境下艺术创作与传播──论信息化语境下当代景观雕塑走向[J].中国美术馆,2010(12)
[2]蔡增杰.中国城市雕塑现状与改进[J].城市问题,2008(05)
[3]余川.城市因雕塑而雅美[J].江淮,2012(05)
[4]吴强.浅谈垃圾雕塑艺术在城市雕塑发展中的意义[J].艺术研究,2011(05)
[5]李鹏克,吴新.秦皇岛城市雕塑规划探讨[J].大众文艺,2011(08)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