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2013-04-29徐仁启
徐仁启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是关键。从物理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课内不足课外补”现象仍为数不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往往是负担重、效益低,成为制约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关键。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98%的学生是农村子女,2%的学生是其它学校上不去的学生。农村初中的学生家庭普遍存在教育不重视的情况,学生回家很少把时间用于学习上,他们的知识的获得主要在学校里,如果学校里课堂上没有高效,那么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更少了。针对学校的这种特殊的现状,我采取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在物理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物理思维。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还不太明确,强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物理课,不喜欢物理教师,怎么会喜欢“物理”?怎么能学好“物理”所以,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以情趣激疑,以趣引课,以趣导知,以趣引课,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舒畅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师生之间充满无拘无束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应有欢声笑语,更需要物理教师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机灵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都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学生的学习环境产生了变化,特别是物理知识的传播渠道更广大了,物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它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途径来掌握。因此物理教师应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法,将师生互动引入物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讲授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比如在播放完多彩的物质世界时,注意适当的教学民主,让学生围绕课题,展开宇宙中一些问题的讨论,由此产生共鸣,使课题气氛活跃又深入,师生受益非浅。
三、在物理课题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课题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进行知识的灌输,要联系知识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知识探究新的知识,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以获得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新课导入时优选学生已有的生活、生产经验,把学生引导到一种熟悉亲切的物理环境中,然后设疑。如在九年级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中功的教学时先让一同学举起自己的书包不动,当他感到手酸时放下来,然后说明:这位同学很辛苦,消耗了体力劳动,生活中我们可以说他做工,但在物理学中,他根本没有做功!同学觉得很奇怪,转而又问那么在物理学中,怎样才能叫做功呢?想知道吗?学生的情绪高涨,极想了解清楚。天气冷了,要找件毛衣穿,打开衣橱,樟脑味扑鼻,由此引发学生例举了好多类似的生活实例。又问刚才所举事例,有同学能解释原因吗?同学们顿时七嘴八舌,急欲解决疑问。当然还可以采用图片、图画、录音、录象等帮助设立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新鲜又好奇的物理氛围之中,以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欲望一旦被激发出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完成了。
四、在电学课堂教学中要强调作图的运用
“作图”是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工具,作图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学生无需死记硬背,完全可以借助作图来掌握电学知识。学好作图,看懂作图,并用好作图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当前初中生的物理学习还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对作图的学习和 运用显得比较薄弱,所以教学中牵涉到得各种作图等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作图题得了解,做到“心中有力、脑中有图”,掌握判读方法,作图教学能力也是物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村中学课堂,对物理教师的作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物理教师要努力学习和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物理素质教育新理念。
总之,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理论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加强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老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更加高效的完成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教学中,通过主动的物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物理知识的联系,传递物理思想,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物理”到“社会物理”以及走向:“会学物理”的海阔天空,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位合格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