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有技巧
2013-04-29梦阳
梦阳
谈起议论文,学生大都很头疼,认为没啥可写或不知怎样写。其实,同学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写”着议论文。比如:在你小时候,常常会有人问你——爸爸和妈妈你最喜欢谁?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或爸爸。继续问你——为啥呀?你一定也能回答——因为爸爸常常让“我”骑在肩上,或者妈妈总给“我”做好吃的。看,就在这极为简单思维答问中,你就完成了一篇论点、论据齐全的议论文。这样看来,写“一事一议”议论文并不难,不过要把它落在纸上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所谓“一事一议”,就是对一件事、一种观点、一个问题、一种现象等,进行议论分析。这些“事”是人们生活中时常遇到但认识不深、处理不当和需要去解决的,或者是需要去弘扬的。“一议”是对“一事”的具体分析,目的是从“一事”中揭示出来的深刻道理,或表扬,或批评。无论怎样,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做到:使人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既然是“一事一议”,那就一定要主抓所论对象的本质,选取一个较小的切入点,以便于使议论集中、结构紧凑。尽管在很多事物、现象中,包含着可能不止一个方面的道理,但我们也只能选取一个方面进行议论,决不可“一事二议”“一事多议”。由于表达方式和议论角度的不同,“一事一议”议论方式也有所不同:
就事论事 例如《水,生命之源》一文,就是针对浪费水的现象,提出了“没有水,万物就会消亡;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没有水,就不会有秀美的湖光山色……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之源——水”的看法,观点鲜明,议论集中。
以小论大 例如《伯牙,请听我说》一文,针对俞伯牙摔琴这一事件,提出了“珍惜、怀念好友固然重要,但知音已死,伯牙,你是活着的人,你应该将事业继续发展下去,这样,子期在天之灵也会瞑目了”的忠告。这样由小论大,理据分明,令人信服。
联想引申 在这类文章中,常常是事件讲的是一回事,而议论的对象的却与事件不同类别,是作者 “联想引申”了的。比如《付出 收获》,就是作者阅读过《付出收获的珍珠》一书,由此及彼,通过引申,道出了“不管你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只要付出了,自己总会有收获的”的深刻道理。
类比对照 例如有一篇名为《犀牛与小鸟》的文章,作者先介绍犀牛强大凶猛,可就有一种小鸟常常在它背上啄食虱虫,使它舒坦,自己也饱餐一顿这一自然现象,然后巧妙地展开联想,由此及彼,进行了类比,形象地道出了“这不由使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奉承拍马者,他们的一些特征,不正和这种小鸟很相似吗”的道理,深刻而富有警醒意味。
反弹琵琶 例如《我看曹操》一文,先说曹操在人们心目中的固有形象,接着笔锋突转,说“其实不然,这种想法只是我们对曹操的一种民间形象的想法。”然后按照《孙子兵法 计》中的“道,天,地,将,法”五点分别论述曹操之能,从而得出“所以,无论如何,曹操都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的新颖观点,实可谓匠心独具。
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掌握了以上五种基本技巧,写作“一事一议”的文章就应该不再是什么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