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2013-04-29陈文芬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陈文芬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很多同学对文言文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如何有效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历史背景介绍、基础知识教学、课文诵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经验。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好好学习文言文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但是一般的学生对文言文都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再加上文言文在生活中没有什么使用环境,文言文教学也就成了很多高中语文课堂的一块死角,常年都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搞好高中文言文教学首先要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文言文学习感兴趣了才能消除畏惧心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到文言文的学习中。老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可以向同学们展示部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让他们亲眼感受一下“天下第一行书”的魅力,从而对课文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如学习《鸿门宴》时,可以播放电影“鸿门宴”的相关片段,让同学们在电影中感受当时剑拔弩张、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培养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能够大大提高上课的效率与效果。

二、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增加学生见闻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选择的文言文大多都和史实或当时的政治相关,要么就关乎作者个人的人生境遇、情感波动,因此,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对课文进行讲解而忽视其历史背景就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文章的背景、逻辑、情感,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历史背景,讲述一下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的原因(晋国一方面是晋文公逃亡时在郑国没有得到礼遇以及公元前632年晋、楚交战之时郑国出兵帮助楚国,另一方面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当时也急于扩张的秦国联盟对郑国发动战争)。同学们了解了城濮之战和秦晋攻郑的历史背景后,对当时复杂的国家关系就能够心中有数,更容易理顺文中的逻辑关系,对文章能够有一个更深刻地理解。同样,《鸿门宴》、《荆轲刺秦王》、《过秦论》等文章均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相联系,构成重要的因果关系,不联系相关历史背景进行教学,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熟读史书,尤其是对所教文言文相关的历史要做到了然于胸,将文言文的教学与相关历史背景相联系,让课堂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加强字、词、句式的教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

字、词、句式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对文言文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和重要考点一遍又一遍地讲解、重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次多义”、“词类活用”等概念。教法很死,学生学习也枯燥,但是这些基础知识又是文言文学习的根本,不得不重视,那么老师实际的教学中就要做到“死中有活”。

例如,通假字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它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另一个字,如《鸿门宴》中“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是隔阂、嫌怨的意思。通假字的掌握是解读文言文必备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生理解、掌握。

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我们不仅要了解词的本义,还要了解其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边”的意思,引申为“旁边”,如桥畔;又因为其与“叛”同音,假借为“背叛”的意识,即其假借义,如“亲戚畔之”。

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梳理能力都比较弱,老师对于这一类的基础知识要不断强调,及时总结、归类,对于“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固定句式”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要让学生做到了解他们的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要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法上灵活生动,强化课堂效果。

四、重视课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

文言文的阅读分为四个层次,首先要读准字音,可以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或者询问老师,辨别文中的通假字、多音字等,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第二要读清停顿句读,尤其要读清句中的短暂停顿,理清句子成分中的内在关系,如《滕王阁序》中“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等;第三要读懂文意,通过多次朗读,读懂文章大意,如《蜀道难》要通过阅读体会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最后要做到熟读课文,调节好语速、节奏、语调,做到有感情有味道的朗读,甚至背诵。

阅读文言文首先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阅读让他们体会文言文中的美感、人文性。如学习《项脊轩志》时,可以让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带感情朗读,体会文中洋溢的亲情,感受“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复杂情感。其次,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情感。《项脊轩志》中回忆祖母遗世时说的话、做的动作,可以通过轻缓低调的朗读来表现祖母责备、疼爱和喜悦交织的形象,体会作者用生活琐事、真情实感编织成文的特点。

五、强化技巧教学,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要强化文言文的技巧教学,教会他们如何去正确翻译、理解文言文。文言文翻译要忠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译文既要做到表意明确、语言通畅,又要做到语言简明、优美、生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时,对于国名、地名、人名、官职名称等专有名词保留不翻译,“门庭若市”等经常使用的成语、熟语也不翻译。对于一些如“使六国各爱其人”的句式,进行直接替换,将“使”替换成“如果”,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替换成“谁”。对于缺失的成份进行补充,最后将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转化为现代汉语语法,理顺译文。

将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教授给学生后,学生就可以对文言文进行预习,通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来查询生僻字的含義、解释,自己先尝试着断句、翻译,课堂上就能够有准备地听讲学习。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就是因为其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有所差池,语法也不近相同,如果一无所知地就去听讲,效果肯定不好,长此以往还会打消学生积极性,产生畏惧心理。只有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才能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必须要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课文逻辑的梳理;在字、词、句式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把握文章感情;在技法的教学中强化学生技能,培养预习习惯,多管齐下,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新海.如何搞好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中华少年.2013(06)

[2]丁乃红.浅析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J].现代语文.2011(12)

[3]蒋小菊.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2(09)

[4]吴塞芬.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新课程.2010(08)

猜你喜欢

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