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M2.5的京城游记

2013-04-29汪去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3年7期
关键词:北京城化学物质颗粒物

汪去

我是一个PM2.5颗粒。我们家族的中文名字叫“颗粒物”,我还有个英文名字叫particulate matter。科学家曾经这样给我的家族命名:当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的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时,名字叫做“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他们是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被命名为“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和PM10与PM100两位老大哥比起来,我在家族中的个头是最小的,我的直径只有不到2.5微米,所以科学家们给我取了名字叫“PM2.5”。

2.5微米有多大呢?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个头大约相当于人类的一根头发粗细的1/20,所以人类的眼睛平时根本看不到我。

这些天来,我们乘坐免费的交通工具——自然界的风,把整个北京城都逛了一遍。

旅行途中,各种化学物质也开始学会了搭顺风车,像一些对人类有致癌效应的物质,如危害人类生殖系统的二噁英,还有一些重金属,不厌其烦地靠近我们家族的队伍,想吸附在我们身上和我们一起旅行。虽然很不情愿,但因为我们本身是热情好客的,又磨不过他们的纠缠,只好同意了。

在环绕北京城的旅途中,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原来分散在各个城区的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和病毒。庞大的队伍管理起来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没办法,就像人类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也鞭长莫及,只好随他们去了。

旅行的这几天,北京城里能见度超低,接连的雾霾天气造成航班迟飞、道路拥堵,人类把这些罪过都归结到我们头上。我看到很多人又把“非典”时期买来的防病毒口罩拿了出来,戴了一层又一层;平常热闹的地坛公园最近也冷清了许多,据说是我们家族的旅行让人们产生了恐惧,大人和孩子都不敢出来散步了。

家族里的有些兄弟姐妹,旅行累了,降落到街道和楼层间,人类一不小心就把小小的我们吸了进去。直径超过10微米的PM100,会被人类的鼻毛挡在鼻子外面;直径在2.5微米~10微米之间的PM10可以进入人类的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又会被部分排出体外;而我,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PM2.5,却能穿过人类用于防护的口罩,通过鼻腔,顺利进入下呼吸道,再之后,我就顺理成章地进入肺泡之中,然后通过气血的交换进入到人体的各个血管。

我本身并不能对人类造成危害,但是一些黏附在我身上的物质,诸如二噁英、重金属,他们会对人类的身体器官造成伤害,让人类罹患各种各样的疾病。对此,我也无能为力。

据说,最近我们家族内部也在实行计划生育,一是因为队伍实在太庞大,管理起来难度大;还有一个是来自人类的压力,他们认为我们PM2.5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但是,平心而论,这又关我们什么事呢?如果人类可以少开一天车,少向空气中排放一些废气,也就没有了我们生存的土壤。如果说有罪的话,人类才是始作俑者。

(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2期,有删改)

猜你喜欢

北京城化学物质颗粒物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漂”来的北京城
身边的化学物质
南平市细颗粒物潜在来源分析
老北京城里的故事
错流旋转填料床脱除细颗粒物研究
多层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