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不尽的人生哲理,谈不完的道德话题 (上)
2013-04-29王淦生
王淦生
出于职业原因,我总会在每年高考开考后的第一时间去搜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并不揣浅陋作出粗浅的分析。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曾兴奋过,也曾沮丧过。个中滋味,真是一言难尽。当我搜集、整理完2013年全国18套高考卷的作文题的时候,觉出的是一种淡淡的失望——或许缘于多年从事这一工作而产生的审美疲劳。
从总体上看,今年的作文题与前几年相比,从内容到形式均未有突破,质量上甚至有所回落。其主旨基本上还是“品不尽的人生哲理,谈不完的道德话题”,对社会、自然、民生的关注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点缀。
人生哲理品味不尽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让他们多明白一些人生哲理,多了解一些生活经验的确很有必要。但是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这些人生哲理必须切合当今中学生的实际,既不能无端拔高,又不能低级庸俗;二是学生毕竟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对人生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而不是让他们来空谈人生。让中学生去畅谈人生之要义大多会沦为一种清谈。
今年辽宁卷的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是这样一则材料: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年轻人终于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这道作文题在审题上可以说毫无难度——人不能做沙子,必须做珍珠。这可谓是2011年江苏卷作文题“拒绝平庸”的翻版。但是除了“励志”之外,我觉得这道题实在乏善可陈。试想:如果这个世界上只剩下珍珠,我们拿什么铺路?拿什么建房?珍珠有珍珠的价值,沙子也有沙子的功用,甚至沙子的作用更广泛。厚此薄彼,甚至扬此抑彼,恐怕只会冷了这个世界上广大“沙子们”(草根阶层)的心。
湖北卷要求学生根据这样一则材料,以“方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这则材料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玄。援引古诗,化用《老子》,无非为了说明人生在世要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能够随圆就方。如果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学会改变自己顺应社会,我觉得就有些过于“老庄”了。即便是古人,论及做人之道时也是讲究“外圆内方”的。倘一味地“任方圆”,我们的字典中还有“个性”一词吗?
重庆卷作文题中援引的材料似乎正是对湖北卷作文材料的一种通俗的诠释——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真可谓:大豆诚可贵,惜乎不合味。变身为豆腐,身价增百倍!这与《易经》中所言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观点暗合;当然,如果从发明豆腐这一角度去思考,亦可得出创造性思维会给庸常之物带来点石成金的效果这一结论,从而凸显出创新的意义。
提到创新,今年安徽卷的作文题还是有些“嚼头”的: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语)——材料中萧伯纳的这段话揭示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实际上也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所言的“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有几分接近。其实这两种思维方式本无优劣之分,关键是需要形成互补——追问过去是为了创造未来,而创造未来亦离不开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二者不是并列而应是一种辨正关系,即思考过去为“辨”,梦想未来为“正”。辨正结合,社会才会向前发展,而不会重蹈覆辙。
在探讨生活方式这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四川卷的作文题。题目出得似乎很有其省城—成都这个“全国最休闲的城市”的“地方风味”: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儿……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习、思考、工作、生活、休闲并重,应该说这是天下绝大多数人的愿望,但在当今中国,很多人却是难以做到——中学生做不到,他们为考分所羁绊;农民工做不到,他们为生计所困扰;失业者做不到,他们想做事却无从着落;解放军做不到,哪里有困难他们要奔赴哪里……就让我们把“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当作一种美好的愿景吧,因为“学些东西,想些问题”才会促使我们充实提高,“做些事情”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才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得以放松,从而更有精力去学习和工作。应该说四川卷作文的命题者们还是颇有几分魄力和胆识的,尤其在强调“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力求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切实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与四川卷追求生活的“平衡”相对的是今年湖南卷的作文题。湖南卷作文题引用了这样两则材料——第一则: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第二则: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前一则材料中的“它”尝遍了搏击风云的艰辛,但带来的是内心的丰盈和满足;后一则材料中的儿子陪着自己的父亲,父子俩相对无言,但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两则材料一动一静,一气势恢弘一恬静温馨,意境相去甚远,但二者都是故事主人公所“愿意”去过的生活。四川卷作文题追求的是生活的“平衡”,而湖南卷作文题更看重生活的遂心。两者看似矛盾,却反映出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人们不同的人生志趣,都值得肯定。
道德话题谈兴犹浓
或许是受到了传承了数千年的“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泛道德化”现象明显。由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四省考生参考的全国课标Ⅰ卷作文继2012年借“油漆工补船”的材料彰显“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好事要成为习惯”的“德育性”主题后,今年似乎继续在走一种“道德教育”的路线,其给出的材料是: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深表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这则短文卒章显其志:做一切事情,经验、技术、勇气固然重要,但剔除功利之心,“不去想价值的事”更为关键(年轻的徒弟乃初生牛犊,恰恰具备了这四个条件)。所以这道题应该不存在审题上的难度。但是其内容却多少有些矫情:除非你不知道你手下是一块钻石,否则你会对它昂贵的价值无所顾忌吗?如今,干任何一项工作事先都会强调“目的意识”、“责任意识”,我们如何做到对自己经手的工作毫无得失之心?“超越价值”真的难乎其难!
今年上海卷作文题一改近两年的含蓄与雍容,以一句“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直道其详——不要只是去做你认为重要的事情,而要去关注大家认为重要的事。对这道题,我的疑问是:每个人“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与“世界上那些重要的事”相矛盾吗?如果不矛盾,这道题就毫无意义;如果矛盾,为什么整体与个体会出现龃龉?牺牲“小我”来成就“大我”是我们一向崇尚的道德信条,什么时候才能让“个人”与“世界”的利益趋向一致从而减少这种利益取舍上的难题?
供广西考生使用的全国课标Ⅱ卷作文题提供了这样一则很煽情的材料:4月29日,尚先生手机落在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了该手机,但对方接通后又挂掉,他又发信息表示愿意花2000元“买”回手机,一个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对方愿意归还手机。见面后才发现,捡到手机的是一个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对方,年轻人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开了。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个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依然是卒章显志:真诚和友善会战胜贪鄙之心。从丢失手机者的角度去思考:好人终有好报。材料挺新,但主题老套。“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用这首老歌作这则故事的主题歌仍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