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新课导入
2013-04-29胡春景
胡春景
新课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产生参与教学活动期待感的一种教学行为。一个巧妙的新课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使之主动愉快地进行学习新课。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方式将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简单总结了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新课导入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并简单分析成因以及对如何设计一个精彩导入提出一些看法。
初中思想品德 新课导入 教师 应对策略
一堂课的导入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往往会影响整堂课的成败。一个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在瞬间就呈现出生命活力,让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拉近与老师、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并能帮助他们明确思维方向和学习目标。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如何很好地导入一节课也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一、目前新课导入存在的问题
新课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忽视它的重要功能,没把握住导入的要领,导致导课的失败。常见的问题如下:
(一)导入千篇一律,模式化
主要表现为教师把课堂导入看成是一个模板,一个套路,平铺直叙。如经常开门见山的引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第几课,这节课我们要学……主要掌握以下几点知识……”或“把书翻到第几页”等。此种导入简单容易、中心突出,偶尔用之尚可,但由于过于刻板、笼统,所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如若长久以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难以激发。
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缺乏明确的认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好奇心重,渴望交流的年龄。长期单一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二是教师教学态度出问题,没有用心对所教内容和学生进行研究,只图简单方便,懒于精心设计。
(二)导入时间安排不合理
有的教师在导入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夸夸其谈,占用大量时间,以致冲击了新课的讲述,造成课堂结构混乱,影响了整节课的进程。也有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准备,临时抱佛脚,想到什么说什么,脱离了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影响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课堂导入在整节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明白,不重视。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目的是为揭示课题,为教学做好铺垫.不能喧宾夺主。
(三)导入盲目,徒有形式
追求新颖,华而不实。一堂生动的课,生动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少不了的。但如果为了追求导入的新奇与趣味性,为导而导,那这样的导入就有形无神,游离于教学目标。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根本是教师忽视了课堂导入的教学功能,淡化了课堂导入的积极作用。
二、避免课堂导入误区的应对策略
(一)新课导入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课堂导入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目标是使课堂教学最优化,导入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比如,在讲授“礼仪展风采”这一课时,开始时,我就亲切自然地朗诵了一段文字:“形形色色的人群,错综复杂的交往,我们时刻都在面对.在多彩的人生道路上,做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今天这节课将把我们带入人生的艺术殿堂,让我们在合作学习中,一起去体验成功,展示风采,感受礼仪带来的真美……”引入课题,然后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出示当时社会热点之一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的图片。由于目的性强、针对性明确,不仅马上让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让他们初步领略到了礼仪的风采,这就为后面环节的成功进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新课导入要有启发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开始时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又在深入问题之中,也就是说始终与问题紧密联系。例如,在讲授“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这节课时,一位老师就是这样导入的:“这节课,我们就讲一个字——脸。”紧接着,她出示了一张脸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学生回答:“受伤的脸。”然后老师就问了:“这张脸为什么受伤了?你们猜想一下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了?”学生立即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门撞的、打架、强盗斗殴、工地砸伤、撞车,等等。这样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智慧、灵感和创造性,为后面理解新的内容创造了条件,使得这节课在学生的积极思维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新课导入要富有趣味性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知识的生长点。初中学生,在课间很容易玩得过于兴奋,以至于重新上课时注意力还不能及时转移——“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不设法使学生及时把注意力转回课堂,那必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有一个新奇的开头来抓住学生的心。
同样是“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这一课,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橘子,想请同学品尝一下。谁愿意来?”一边说一边走到学生身边,学生自然情绪高涨,纷纷表示要品尝,于是,我选择了一位同学,把橘子剥给他吃,并笑眯眯地问:“口味如何?我想问一下:如果你在大街上,有一个陌生人,他递给你橘子,你会吃吗?”学生回答:“不会”。又问:“为什么?”学生回答:“有可能是个陷阱,会伤害到我……”自然而然就引入到这节课要上的内容——身边的侵害了。吃橘子只花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但就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连平时心不在焉的同学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使每一位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生中来。
(四)新课导入要简洁
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相當于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高潮还在后面。有位老师在讲授《综合探究七——实话实说话流行》这课时,课前播放了许嵩《断桥残雪》,当时这首歌正流行,学生听后不禁跟唱起来。铃声响了,老师问:“课前这首歌歌名是什么呀?”学生马上大声回答:“《断桥残雪》”。老师马上接了句:“可见这首歌在我们班很是流行,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流行这个话题。”这位老师课前播放音乐,上课正式开始只用了简短的几句话,就迅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言简意赅的进入新课内容,不可不谓是一个成功的导入。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一堂课如何导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所教授的新课内容及自身的个性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歌曲导入、故事导入、实物导入、游戏导入,等等,只要我们勤于动脑,肯于钻研,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是不难设计的,可以说,这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
参考文献:
\[1\]牛学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