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关:“一关隔断南北天”

2013-04-29肖锋

源流 2013年7期
关键词:项英梅岭南雄

肖锋

梅关关楼地处梅岭山巅,以“一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耸立于梅岭分水界上,故有“一步跨二省”之说。古时这里原没有关,先秦时梅岭为楚之“枥门”,又叫“南戒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这里始设“横浦关”。旧址在今雄余公路上,人称“小梅关”;今残存的梅关关楼称“大梅关”,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梅关始建于宋代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据江西省《大余县志》载:“江西提刑权知南安军蔡挺,立梅关以分江广之界。”梅关关楼因战争原因累圮累修,现存关楼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的。原关楼属两层建筑,上层为瓦房、下层为关门,现上层已倒塌,仅存下层关门。城门上南北两方都有石匾,南面石匾阴刻“岭南第一关”5字,落款是“明万历南雄知府蒋杰书”;北面石匾刻的是“南粤雄关”4字,未注落款。南面关楼两侧有清光绪癸未年闽汀李化题的“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门联;关楼北的东侧是登关楼的惟一蹬道,西侧竖立一块赭红色大石碑,上刻“梅岭”两个大字,碑高2.7米、宽1.2米,乃清康熙年间知府书题。

更为精彩的是,当年陈毅元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还给梅关带来传奇故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偷渡大梅关”。

1934年8月28日,陈毅同志在江西兴国的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同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中央红军不得不作战略转移。10月10日,主力红军离开红都瑞金时,重伤未好的陈毅被留了下来,与项英、贺昌、邓子恢、谭震林等同志组成中央分局,项英任书记、陈毅任中央办事处主任,带领留下的红军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的一天夜里,陈毅等在转移中来到了赣粤交界处——梅岭大梅关。他们到了大梅关北沿,往下一看,两壁就像刀切斧劈似的,左边无路,右边虽有一条小路,但又直通敌营。他们只好静悄悄地逼近关隘,依着靠近隘口的建筑物往下走。但因坎高,身体较弱的同志往下跳就比较困难。陈毅这时挺身而出,他一脚踩着石壁,一脚踩着建筑物的墙壁,抓着同志们的手,一个一个地往下放。他们过了关隘,神不知鬼不觉地向右岔爬上了仙人岭的顶峰。这时眼界豁然开朗:北面江西方向的大余、青龙、黄龙的万盏灯火,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分外耀眼;南面广东方向的南雄、始兴也传来了阵阵鸡鸣、犬吠。天快亮了,再继续前进就有被敌人发现的危险。于是,他们就头朝广东、脚向江西呼呼地睡了起来。睡醒后,陈毅同志很有风趣地说:“我们真了不起呀,一身压着两个省呢!”

猜你喜欢

项英梅岭南雄
南雄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摄影作品展
读陈毅元帅《梅岭三章》
岭南银杏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南雄生态农业发展
南雄梅关
如梦令·立春时候
长沙市天心区梅岭社区居民的主要交通消费特点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项英军事实践的重要历史见证——写在《项英军事文选》正式出版之时
真实的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