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到”催开富民幸福花

2013-04-29吴国柱

源流 2013年7期
关键词:幸福花富民全村

吴国柱

立夏时节,笔者与和平县老促会三位领导驱车来到林寨镇杨洞老区村,逢人问起“双到”工作组帮扶该村脱贫致富的事儿,村民们无不感慨地说:“双到”催开富民幸福花。

杨洞老区村地处和平县林寨镇20多里外的山旮旯里,青山环抱,交通不便,山地多,耕地少,耕作条件差,资源相对缺乏,村民收入低下。全村263户1214人,其中贫困户就有113户488人,是省定贫困村之一。

2009年6月省委、省政府部署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时,和平县老区办和老促会及时反映杨洞老区村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争取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组到该村开展帮扶工作。省质监局“双到”工作组进驻杨洞村后,走村串户深入调研,与村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座谈,把脉贫困原因,共商脱贫大计。

“双到”工作组先从“要民富、先修路”入手,投入156万元,铺设6.5公里硬底化村道,使昔日的泥水路变成村民的致富路、景观路,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接着,又投入40.9 万元修建起3座桥梁;投入45万元建设自来水饮水工程,实现户户通水,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投入91万元建设40米防护堤、11座陂头、2公里三面光水渠,使“望天田”变成“保收田”;投入46.39 万元实施河堤整治工程,增强了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不仅如此,“双到”工作组还补助资金257万元,完成85户农房改造;投入111.56万元对全村108户农房进行维修加固;投入134万余元完成村委会、学校综合楼、教学楼、图书室、医疗室等设施建设;投入51.0211万元兴建村民活动中心;投入12.7 万元建设10个垃圾处理场,推进了“脏乱差”整治工程;投入35万余元进行全村路灯照明工程建设,立灯106盏,总长3公里,使杨洞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双到”工作组帮助杨洞村成立河源市首个“信用村试点”,划拨40万元贷款担保资金,已贷款32万元作为产业化扶贫资金;再投入73.5万元购进猪牛羊种苗约4000头、鸡苗4500只,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增收模式,帮扶113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又与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扶持农户发展草虫鸡养殖项目,修建鸡舍26个,养鸡规模达10万余只,并投入43万元新造及改造油茶3800多亩,使鸡粪派上用场,提升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双到”工作组帮助杨洞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该村山地多的优势,推动山地承包1800亩,年增收1.67万元;购买河源市商铺出租,年增收5.8 万元;入股高新区分红,每年分红所得3万元;入股50万元参与福和“双到”产业基地收益分配,每年3.5万元分红,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天道酬勤,实至名归。省质监局挂扶杨洞村3年筹资2260万元,重点在产业、就业、助学、救济、安居、医疗和基建等7个项目实行帮扶,奏响产业化扶贫最强音,使杨洞村旧貌换新颜,绽放富民幸福花。截至2012年末,杨洞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从扶贫前的1857元提高到1.6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从扶贫前的3万元提高到21万元以上,成为和平县“首富老区村”,被评为全市生态文明村,杨洞村委被和平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省质监局也因为帮扶出显著成效,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

猜你喜欢

幸福花富民全村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全村唯一收件人
富民,幸福如花绽放
幸福花开
众手浇开幸福花
一枝黄花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茶果飘香 富民一方
醉美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