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中经济管理背景分析
2013-04-29史红霞
史红霞
改革越来越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热点。然而对于在如何提高改革的覆盖面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的改革质量方面,各个国家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公有制企业机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各类企业机构的公平竞争、沟通发展的企业服务新型产业布局将逐步形成。毋庸讳言,我们必须重视市场机制在促进企业改革中发展中的作用。市场机制是供求、价格、竞争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作用的机理,竞争与效率是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这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又是企业工作经营所长期缺乏的。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作用下,企业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国企发展缺乏活力。引入市场机制,再造国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组、优化国企的再生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国企进入市场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其自身筹资、企业服务提供和企业机构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1)与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相比,我国政府对企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补助在企业补偿中作用甚微,企业要加强资本经营,应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实现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型融资机制向市场调节型融资机制转变。(2)企业提供者要强化需求导向意识,按需定量,保持企业服务供求的相对平衡。(3)企业营运管理要健全价格的形成机制,以质优价廉的提供服务,在竞争中获胜,合理利用企业自身有限的资源优势。
在进行市场投标竞价调整时,应将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还应注意权衡其它方面的利益。如果因过分考虑企业利益而使其它方面的利益受到危害,同样是不可取的,而企业本身的利益也将难以保证。
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管理知识缺乏。当前大多数国企领导都已经意识到了经济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大部分国企工作人员及中高层领导干部,对经济管理方面不甚了解,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系统培训,不能很好地运用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和经营企业,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心无力。
2、企业的经济管理仍还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细化的管理模式,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不懂得用较少的投入提供更广泛、更有效的服务,盲目地“做大”、“做强”,未进行充分的论证,带来了很高的财务风险。
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上存在误区,不少企业领导认为讲经济就是赚钱,对经济总量、业务收入增长非常重视,但对这种伴随增长所产生的经济成本提高却关注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提高但结余却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局面。呼吁对国企进行改革的人士认为,宁高宁属于“既得利益集团”,这个群体由位高权重的高管们组成,他们身处国企最高层,正在刻意阻挠改革。然而,人们常常忽略的是,他们反对改革并不是完全出于自私的考量,背后还有意识形态的因素。
这就使改革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核心问题是,哪一种经济管理方式更有效?虽然在西方媒体上露面不多,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捍卫者有充足的论据。
首先,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中国今天的经济规模是千年之交时的近5倍。
政府功不可没。中国政府建设了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为民营企业的繁荣打下基础。中国政府击退了全球经融危机:果断推出经济刺激方案,通过国有银行体系把资金输送到经济中。
其次,国有企业绝对称不上僵化。与经营最好的跨国企业相比,中国国企看上去缺少活力。但与前些年相比,中国国企变得健康多了。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了提高国企竞争力展开了一场无情的运动,导致5000万名工人下岗。现在,此举的成果开始显现。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国企的平均股本回报率从1996年的2.2%上升到10.9%。经过大规模资本重组的中国国有银行的坏账率从50%以上降至不到1%。
企业经济管理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强化企业的预算管理。企业预算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编制预算的过程同时是企业优化资源和充分合理的使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对各种经营活动制定相关的支出定额,通过预算强化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并深入到企业每一经济事项。预算要做到数据准确,对每一项具体项目都有明确的预算,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规范的流程下,通过高水平的预算,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企业的运行效益。
2、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财富为目的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降低成本潜力无穷”。增强成本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如过度的、重复的、无效的检查,采用高价的、非必要的设备材料等等。
3、培养人才,提高效益。电力建设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电建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容易被定量和衡量。因此新型的电建市场经济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清楚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还要明白电力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实际。
4、加强考核奖惩制度管理。为了高质量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应划分各责任中心,在整体经济运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以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5、靠改革实行科学管理落实岗位承包责任制。想生存就必须自谋出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精心测算,力求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