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优质、稳定、便利就业之路
2013-04-29翟传豹
翟传豹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稳定之基。近年来,淮安市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目标优先部署,大力实施“优质、稳定、便利”为重点的就业民生幸福工程,以实际行动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新要求。连续三年,全市城镇就业总量年均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始终控制在3%以内,劳动者参加各类就业创业培训人数保持在4万人以上,促进了招商项目的引进、发展成果的共享。
探索一:围绕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优质就业
就一个地区而言,优质就业应当做到就业岗位充足、职工岗技适配、总体薪酬合理、就业满意度较高。围绕这些要求,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一是加快转型升级扩大就业总量。“调结构、转方式”既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就业总量、提升就业质量的内在要求。淮安市确立了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战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7%。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方面加大力度培育高新产业,另一方面又着力引进了富士康、达方电子、台玻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的项目,着力扩大就业总量,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万个以上,淮安已经由劳务输出市转变成为劳务输入市,年用工缺口在5000人以上。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就业结构。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二届京交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时指出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器。淮安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优化就业结构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5.7%,吸纳就业占就业总量的30%以上。今年1-4月,全市预计共完成规模以上城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占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将达45%以上。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经营性服务业重点项目166个,总投资10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3.4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一大批生产性、技术型就业岗位。在抓好传统服务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网上创业,软件信息业销售收入居苏北第一,建成了7个软件园、动漫产业园、创意产业园,从业人员达到4.3万人。三是扶持自主创业促进扩大就业。创业是最积极的就业,对带动就业具有倍增效应。十八大新确立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淮安市鼓励全民创业,建立了从市到乡三级创业指导中心,设立了2000多万元的创业引导资金,成立了创业超市,组建了创业指导专家团,定期组织创业者沙龙活动,实现了创业服务一条龙。创业培训师资力量处于全省前列,每年创业培训在2万人以上。去年开始组织了“创业实训进校园活动”,全市所有高校学生毕业前接受一次创业培训,市区建成了6个大学生创业园。2012年年底,全市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共21.22万户,吸纳从业人数90.2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5%,吸纳就业人数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3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创业带动就业贡献率。四是建立调薪机制提高工资收入。工资是就业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及时公布工资调整指导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协商制度,要求企业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以稳定职工队伍、稳定社会就业。
探索二:围绕机制资金推动稳定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常委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近年来,结合市情,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具有自身特色就业稳定机制。一是突出财政投入稳定就业资金。淮安市推进民生幸福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每年政府新增财力的70%用于改善和发展民生事业。连续实施了多轮以加大财政投入为重点的积极就业政策,就业资金支出比重逐年提高。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在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就业创业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并做到了进一步向就业困难群体倾斜。2009年以来,共为220多家企业和3.23万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了1.75亿元社保补贴,为1500余户个体工商户和企业落实税费减免2520万元。全市充分就业社区比重达90%以上。二是突出技能培训实现以技稳岗。实践表明,劳动者具有稳定的职业技能,容易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在加大对各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方面,2012年全市投入技能培训资金1160万元,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1.82万重点人群进行技能培训。“十二五”以来,对农村劳动力落实获证奖补政策,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300~1200元的补贴,累计有4.3万名农民受益,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三是突出帮扶稳定困难人员就业。2003年,我们启动了为期10年的市、县(区)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结对帮扶,逐步建立起了以公益性岗位安置和专项政策扶持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援助方式。十年来,累计有1.4万人次得到“一对一”就业帮扶,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2007年以来对“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采取多方挂钩、分类指导、跟踪服务的帮扶模式,就业援助工作步入常态化、精细化,“零就业家庭”一直保持动态清零,确保“出现一户,帮扶一户”,“零就业”家庭中高校毕业生确保100%就业。四是突出调处机制稳定劳资关系。近年来,淮安市人社、法院、总工会、经信委等部门在全国率先创建劳动人事争议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化解,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变刚性裁判为柔性调处,提前研判、提前预案、提前介入,解决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程序繁、周期长、调解率低等问题,改变了调、裁、审程序衔接不畅和职能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减轻了当事人诉讼负担,及时高效化解劳资矛盾,引导企业提升企业文化和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增强就业的稳定性。2012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结案率由2010年的58.9%上升到89.9%,其中通过一体化调处结案案件232件,占调解、撤诉案件总量的13.6%。
探索三:围绕平台建设推动便利就业
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就业服务需要走进千家万户。打造便捷的就业服务平台,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载体。我市全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以健全的就业工作体系保障群众便利的就业服务。目前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已全面延伸到村一级,全市16个街道、151个社区、116个乡镇、152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所(站),基层平台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打造了一支2318名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建成了“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网”。基层平台已经成为政府服务公众的“参谋助手”和“一线窗口”,广大城乡居民足不出镇(村)就可以实现“就业有人管、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社保有人办、维权有人助”。本着“服务企业、方便职工”的原则,2011年底还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基于因特网、手机、数字电视网的“三网”互联互通的“招工求职E通”系统,经省人社厅推荐参加全国就业服务现代化经验介绍。实现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实时联网,实现一地登录、多项查询、信息共享,建成淮安就业网、淮安就业和社会保障自助终端、就业市场智能招聘终端等8个信息化服务平台,90%以上公共就业业务均可在系统上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所有高校全面配置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自助终端,并将目前群众普遍使用的手机、电视纳入其中,各类人群都能找到适合就业服务应用平台,平台的多样性保障了各类人群使用的便捷性。让群众享受全时空的就业服务,推进了就业服务城乡均等化,更好地服务淮安全面达小康的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淮安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刘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