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文化惠民新步伐
2013-04-29陈伟龄
陈伟龄
泰州,古有“儒风之盛,夙冠淮南”之誉,今天,更焕发出新的光彩。近年来,泰州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在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拓宽文化惠民的新内涵,绘出文化惠民的美好篇章。
硬件建设异军突起文化工程贴近民生
文化惠民,基础设施是条件和保障。泰州是个年轻的地级市,文化设施建设任务繁多。近年来,泰州致力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做实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目前,总投资17亿元的泰州文化中心基本建成,中心涵盖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规划展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种功能,其中图书馆、美术馆已于去年5月1日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主城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经过不断新建、扩建和改造,一批高规格设计、高水平布展、高层次服务的博物馆、图书馆纷纷建成,基本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的目标,其中4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图书馆全部实行免费办证、无偿阅读。在社区建立10个阅读书吧,把流动图书馆开到社区来,让读者在家门口“通借通还”,不仅让他们在社区就能方便地看到更多的图书和报纸,还省去了去市图书馆借书、还书的“奔波之苦”。
体现泰州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保护。“十一五”期间,天目山遗址、泰州城隍庙和人民海军诞生地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泰州全国文保单位零的突破。新建了中国科举院试博物馆,完成了乔园修复工程、梅兰芳纪念馆和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改造布展工程。市区北山寺、岳武穆祠、省泰中老校区保护性改造工程等文物保护修缮项目进展顺利,稻河古街区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古城风貌焕然一新。
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泰州积极在市区打造“15分钟文化圈”、在农村打造“十里文化圈”,在加大公共文化投入的同时,通过驻地单位共建等多种方式,加大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泰兴市为例,该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76805平方米,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473.38平方米,其中济川街道建有8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所辖社区已有8个自建50平方米文化室,共有21支特色文艺团队,不定期开展文化活动,积极参加本市大型文艺演出,并多次在省、市文艺比赛中获奖。在泰州,一张高水平、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正“润物细无声”地连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践证明,只要像重视经济发展那样重视文化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像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经济权益那样重视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就能真正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文艺团队蓬勃发展艺术水准不断提高
在泰州,业余演出团队并不罕见,但完全由退休老人组成,坚持30多年义务演出,并深受市民欢迎的剧团,实在是难能可贵。在海陵区,就活跃着这样一支文艺小团队——周桥社区戏剧演唱团。剧团成立以来,观众越聚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海陵区为他们开辟了戏剧广场。他们请来专业老师指导,一年有250天每晚免费为当地居民表演。在长期活动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思考创意,准备了品种齐全的演出菜单,由观众来点菜单,实现互动,有的观众甚至走上台来即兴表演一段。
目前,在泰州市海陵区街道、社区,这样的群众自发组成的、有队伍有组织有场所有专门服装的文化艺术社团有200多支。为激励基层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热情,提升基层文艺社团水平层次,海陵实施了文艺社团星级评比创新工作机制,分别给予引导资金、服装道具、演出场地、业务培训等方面扶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健康发展注入强劲活力与动力。2012年,海陵各文艺社团演出近2000场次,受惠群众达15万人次,在“梅兰芬芳·喜庆十八大”文艺演出、百姓大舞台、省农运会开幕式等各类演出中,处处可见海陵戏曲艺术团、长青艺术团、女子舞龙队、“养心健美舞”俱乐部等团队的身影。
舞蹈室内,舞姿翩跹,旋转进退,一群中年妇女踏着欢快的节拍在翩翩起舞;绘画室内,匀红点翠,笔精墨妙,一群少年正端坐着在画纸上认真涂抹潜心描绘;琴房内,琴韵铮铮,古风烁烁,一群少女用手指在琴弦上拨奏传统乐曲。这是记者在泰州海陵区文化馆看到的部分文化艺术活动。
开展公益培养,打造星级团队,是即将揭牌的海陵区文化体育惠民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保持群众文化发展的后劲,骨干的培养不容忽视。在海陵区文化馆里,众多专业老师免费给市民进行文艺业务培训,有舞蹈、有唱歌等门类。定期活动的星级剧社里,也活跃着一群群志愿奉献的专业文化人才的身影。他们不图名利,不辞劳苦,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随叫随到,积极给群众上课,帮助他们排练,提高文艺节目水准,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专业工作者和文艺社团的长期互动,发挥文化志愿者这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生力军的任用,正是泰州群众文化不断提高水平、创造品牌的重要原因。
文化活动特色鲜明高雅艺术走向百姓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迅速铺开,泰州文化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一方面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百姓越来越能够享受到精品力作和高雅艺术成果。
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亮点。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泰州国际旅游节、姜堰溱潼会船节、靖江文艺节、泰兴银杏节、兴化板桥艺术节等成为群众性文艺盛会;“激情三水”、“多彩周末”、“大江放歌”、“百姓大舞台”等广场文化活动反响热烈;“百姓大学堂”、“凤城讲坛”等公益讲座已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
特色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新春民俗展演、年度新创文艺节目调演、“民歌、民舞、民乐”文艺大会串、新春龙舞大赛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常办常新。2010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文化过大年、城乡共享欢乐春节”为题报道了泰州新春民俗展演盛况,展示了泰州的“白米马灯”、“滚莲湘”、“板桥道情”等民俗文化节目。
文艺创作精品迭出。2007年,泰州设立文艺创作奖励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和扶持在国家、省、市等各项文艺赛事活动中涌现出的精品力作。淮剧《诺言》获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小戏《板桥放粮》获省小戏小品大赛金奖;歌表演《荡湖船》、《打豆号子》获全国群星奖,其中靖江文广新局创作表演的《荡湖船》获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金穗奖”。
高雅艺术更加贴近百姓。泰州大剧院从2009年9月启用后,政府委托北京保利剧院经营管理,在“政府授权、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委托经营、财政补贴、社会参与”原则指导下,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以补贴每年不少于50场的高雅艺术公益性普及演出活动。“红色经典演出月”、“长三角市民音乐会”、“市民开放日”等形式多样的专场演出相继推出,泰州共有80多万人次走进大剧院,广大市民能够在家门口看到众多国际水准和国内优秀文艺院团的演出,享受到各种高雅演出带来的视听盛宴。
责任编辑:刘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