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3-04-29张广裕

北方经济 2013年7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甘肃服务业

张广裕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繁荣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一、甘肃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第三产业发展平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与全国相比存在下降趋势

“十二五”时期是甘肃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者收入水平。2012年,甘肃省服务业形势很好,产业地位稳步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上半年甘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10.87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47.04亿元,同比增长9.9%;批发零售业完成增加值173.62亿元,同比增长9.9%;住宿和餐饮业完成增加值58.9亿元,同比增长8.1%;金融业完成增加值46.24亿元,同比增长24.4%;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73.76亿元,同比增长4.5%。甘肃属于西部地区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率与全国相比,差别还很大。2011年,全国人均收入和城市化分别是54189美元和50.5%,城市人口超过一半。正是因为甘肃与全国的发展差距,甘肃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把第二产业的发展定为重点。甘肃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提出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总要求,认为实现这样一个总目标,只有充分发挥工业主力军作用,率先推进工业跨越发展,才能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为,工业是甘肃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群众就业的主要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全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处于上升时期,甘肃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在下降(见图1)。

2012年1-6月,甘肃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为2152.4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70.4亿元,第二产业为1171.2亿元,第三产业为810,87亿元。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为14.6%,比第三产业的增长率高出4.6个百分点,说明甘肃经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工业依然在甘肃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见表1)。

(二)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重点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2012年,从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份额下降,二、三产业份额上升。2011年,甘肃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为第一产业13.51%,第二产业50.28%,第三产业36.21%。2012年上半年,甘肃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5.59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应该是第一产业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而农业的收入到下半年才能逐步统计出来;第二产业上升了4.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46个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2年上半年三次产业构成见图2。

从服务行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占较大比重,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住宿餐饮业占46.81%;新兴服务业只占14.8%。第三产业构成见图3。

主要服务行业都保持较快增长、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传统服务业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现代服务业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持续上升,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截至2012年7月末,甘肃完成公路货运量24489万吨,同比增长32%;货运周转量1167379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6.36%。公路客运量完成36973万人,同比增长7.63%;客运周转量3564114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89%。邮电业务总量1077682万元,同比增长4.23%。

随着扩大内需政策逐步推进,1-8月甘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5亿元, 比2011年同期增长15.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995.7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4.4%。其中批发业1554.04亿元,同比增长12.6%;零售业400.09亿元,同比增长20.8%;住宿业18.04亿元,同比增长22.4%;餐饮业23.58亿元,同比增长29%。

针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甘肃积极优化金融运行环境,调整金融支撑结构,金融业运行平稳高效。截至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373.18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4.68%,比年初增加901.37亿元。存款总量大幅增长,增量结构变化明显。受房地产调控影响,居民购房热情降温,资金向储蓄存款回流。8月末,甘肃人民币存款余额9601.59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2.02%,比年初增加1207.58亿元。

房地产行业至今尚未发布全省数据。从兰州市的情况看,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以及建材成本的增加,房地产业出现了势头放缓的态势。1—6月兰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5.3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58.23%,增速上升13.6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为服务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投资仍是拉动甘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8月,甘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37.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7%,增幅居全国第三,仅次于贵州和新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1—8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20.2%,甘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很多。截至8月,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6457万元,同比增长19.9%,占投资的4.3%;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273327 万元,同比增长55.4%,占投资的56.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093.12亿元,同比增长45.7%,工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65499万元,同比增长31%,占投资的40.2%。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的投资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信息传输、计算机报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近年的投资增长的速度较慢。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投资速度加快,其他服务业中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投资力度加大,为服务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见图4)。

(四)服务业已成为就业主渠道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进一步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行业众多,集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于一体,能广泛提供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就业机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增幅显著,显示出服务业巨大的吸纳就业能力和潜力(见表2)。

2012年二季度,第一、二、三产业需求人数所占比重依次为8.69%、36.86%、54.45%(见表3)。第三产业依然是吸纳劳动力的主体,是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各服务行业景气指数有升有降,总体下降

上半年,企业家信心指数上升的服务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住宿餐饮业;下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企业景气指数上升的行业只有住宿和餐饮业,其余都下降(见表4)。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业整体发展速度减缓, 缺乏大企业集团

近年来,甘肃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减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不前。2006——2011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没有超过40%。从国际经验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英克尔斯现代化标准(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以上),甘肃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远远低于这个标准,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甘肃服务业企业规模小,经营主体低小散,而现代服务企业小、散、差的问题更加突出,缺乏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和专业市场,缺少大企业带动作用。土地和资金问题也制约着服务业重大项目发展需求,交叉管理、多头执法、重复收费等现象仍然存在。

(二)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不合理

甘肃省仍呈现以工业为主打,一、三产业亟待发展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效益水平不高,整体产业市场化、城市化、社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失衡,不仅影响了服务业产业素质的提升,也制约了工业效率乃至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行业总量偏低、竞争力弱、规避风险能力相对较差;新兴行业方兴未艾,未形成引领态势。由于缺乏明确的主导产业带动,以低附加值、高消耗为主导的传统行业仍占据着服务业的主要地位。尽管新兴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拥有一定的升级空间,但仍呈现发展不足,未形成产业增长的主体。传统行业的兴旺并不是服务业发达的标志,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才反映了服务业整体水平和档次。目前,甘肃这些行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提高技术水平等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障碍。

(三)现行制度和体制不适应服务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甘肃服务业发展主要是以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为主,这种模式往往会带来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利于培育服务业的创新活力。在金融、通信、教育、医疗、文化传媒等领域,准入门槛高,限制多,审批手续繁琐,部分行业还存在国有垄断企业对民营企业的挤出效应。现代服务业需要高端要素市场来配合,包括人才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等。按营业税和所得税征税的税制,客观上造成了服务业税负较重,不利于制造的服务化。服务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很高,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由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创造性、专业化、差异化的人才队伍,现有劳动力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有限。

(四)人才短缺,创新不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部分仍集中在传统服务领域,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理念比较落后,服务效率和人均增加值不高。在服务业从业人员中,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较少,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金融、保险、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咨询、信息、广告、会计、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优秀管理人才相对短缺。甘肃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很难掌握现代技术和操作手段,不能很好地支撑新兴行业的发展;同时缺乏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很难提高生活质量,转变消费理念;科学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也将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三、甘肃省第三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12年,甘肃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好的条件和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下发《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对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部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西部大开发再上新台阶。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国家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以及藏区、革命老区等加快发展,这些都为甘肃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支持,甘肃进入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甘肃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2011年11月14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发布了《甘肃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2年,甘肃省结构调整的目标并未全面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还略显迟缓,投资和出口仍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增长仍严重依赖要素投入,增长效益提高并不明显。甘肃省服务业的发展仍将面对巨大的市场挑战,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全球市场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低迷,消费疲软,贸易壁垒加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潜在的金融风险不易规避,服务业的增速依旧低于国家平均发展水平。但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力调整,甘肃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是对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项目进行了关停并转和综合治理,节省了一定的资源,也为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3年,甘肃省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地位稳步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甘肃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第一产业基本稳定、第二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在各种资源配置上服务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挤压。

2013年服务业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总量规模将继续扩大,内部结构也将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甘肃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会展业、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将成为甘肃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四、进一步促进甘肃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理念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甘肃是一个拥有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产业的重工业省份。工业是甘肃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群众就业的主要领域,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很重视工业的发展。由于服务业是非物质部门而得不到重视,过分强调物质生产部门的重要性,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服务业发展滞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对资源消耗日益增加,甘肃资源环境承载力日益脆弱,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跨越需要更多地以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特殊作用尤为重要,发展服务业又符合甘肃劳动力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服务业将成为扩大劳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服务业为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等提供了支撑,是提高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二)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目前,传统服务业是甘肃服务业的主体,现代服务业比重不大,未来一段时间,这一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针对这一实情,在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时,应选择最有可能加快发展的服务业产业进行重点发展。不断优化甘肃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的档次和品质。 结合甘肃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特征,要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大力促进信息服务、金融、物流、房地产,中介咨询服务、科技服务、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加快旅游产业的开发与整合,提高旅游业的比重。继续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鼓励社区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很大程度上讲,甘肃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与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不强有很大关系。工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阶段看,加快工业化进程将极大促进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业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化步伐,也将有力提升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进一步提高对服务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转变重产品、轻服务的传统观念。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财税、行业准入、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设立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重点扶持省级服务业聚集区和工业设计研发、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拓宽服务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加快开发适应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面向服务企业开展业务。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逐步增加服务业用地比例,对鼓励发展的服务业建设项目,在土地供应上给予倾斜。继续调整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政策,实现鼓励类服务业与工业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方面基本同价。

(四)打造甘肃服务业产业品牌

抢抓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的战略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服务业实力。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实施研发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加速特色优势产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全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项目、兰州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兰州集装箱节点站项目、天水现代物流园项目、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项目建设,打造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加快兰州会展中心、天水商务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尽早发挥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和敦煌艺术、麦积山石窟艺术开发项目,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五)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现代服务业多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大都集中在知识密集行业。甘肃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要加强省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防止人才流失对省内服务业商业信息与业务资源构成的巨大损害;同时,还要通过优惠政策增加省内服务业对国内外人才的吸引力。要有计划地引导省内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水平。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晓途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甘肃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