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新课程“案例”和“活动”的教学思考
2013-04-29田连杰
田连杰
一年来,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新教材的优势的确很多,短时间内我们很难一一发掘。但是,新教材采取的“案例”模式和“活动”练习,应该说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色与优势之一。所以,如何搞好地理新教材的“案例”与“活动”教学,就成为用好新教材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新课程地理“案例”和“活动”教学的优势
(一)突出“案例”教学,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一条重要教育原则,但在原高中地理教材的使用中,这一原则却很难得到落实。因为在旧教材中,每当学习有关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时,教材总是首先对这些原理与规律进行讲述,尔后才举例加以论证。这种“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编排模式,非常适合教师的讲授,特别是对新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方式也便于新教师的成长,但却不适合学生的自学。因为在学习相关的地理与规律时,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教师必然会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就被淹没,各种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因而最终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这样的教材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针对此种敝端,新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与结构体系的编排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面就是新教材用“案例”教学取代了原教材中的系统知识讲授,即在学习相关地理与规律之前,教材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对这一具体“案例”的层层分析,逐步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教材首先安排了“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和“三江平原的种植业”两幅景观图。通过对这两幅图中所反映出的景观差异的认识与分析,引导出“农业区位”的概念和对新课的学习;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教材首先安排了“鞍钢的区位“和”宝钢的区位“两幅图,然后通过对这两幅图的认识与分析,引导出“工业区位”的概念和对教材的学习;在学习“传统工业区”时,教材以“鲁尔区”为教学“案例”;在学习“新兴工业区”时,教材又选取了“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硅谷”为教学“案例”等。
这种“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编排模式,非常适合学生的自学,但对教师而言,特别是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师必须对教材把握得当,形成知识体系。因为对“案例”的分析过程,就是一个基础知识储备的过程,通过对个别具体“案例”的分析,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原理与规律,顺理成章,清新自然。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落实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用好教材中的“案例”,放手发动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自主,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新教材的思想,用好新教材。
(二)突出“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新教材不仅在教学内容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更加体现时代气息,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也与旧教材迥然不同。在旧教材中,延续、惯用的做法一直是在新课内容结束后,安排一部分“习题”或“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内容。它注重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与检测,而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与培养重视不够。因为做这样的“习题”或“思考题”,大多只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找找答案,而不需要学生付出其他更多更复杂的劳动。显然,这种简单的机械的思考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种教育模式下使学生的思维日渐僵化,缺乏创造性。
因此,新教材以“活动”取代了旧教材中“习题”或“思考题”。
二、当前新课程地理“案例教学”和“活动教学”的误区
误区一:把“案例”当成是“举例”
很多教师虽然用的是新教材,但处理方式还是老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地理案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用于提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如把“案例”简单的处理成了“举例”,就违背了新课程地理案例教学的初衷,
误区二、把“活动”当成是“思考题”
有些教师把活动简单的处理成了思考题,学生根本没有活动的过程,只是从教材中去寻找答案,抄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这同样违背了新课程地理活动教学的初衷。地理活动课可以有多种方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以它的核心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生积极主动的动脑、动手为主要特征的课内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熟悉,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有些活动可以处理成户外活动,有些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来活动学生的思维,地理活动课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参与。所以在活动课中应要求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参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出好的建议,但不能强迫学生必须服从自己的建议或意见。教师要把讨论、发言、动手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另外,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熟悉学生个体的学习现状和发展规律,研究学生提出的不同课题,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支持,创造学生能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美国某大学有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他们提倡的是“活动教学模式”, 我们应切实搞好中学地理活动教学,活动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头脑去思考、用身体去感受、用双手去创造,使活动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新教材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当然也给我们振兴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用好新课程地理教材已成为中学地理教师努力的方向,作为刚接触新课程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将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实施于教学,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尽快走进地理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