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校德育工作日常化
2013-04-29刘振华
刘振华
学校德育工作,通俗地讲就是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德育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德育内容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任务。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过于关注制度化的方案,而忽视了日常生活对德育的孕育作用。我们知道,刚性的制度固然重要,但柔性的日常生活更有其特定的功能,只有刚柔相济,充分发挥柔性的日常生活的特定功能,把学校德育工作日常化,这样的德育工作才是完美的德育工作。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化分析
1.学校的日常生活容易暴露学生的天性。学生的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但学生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从另一角度看,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暴露,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学生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学生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学生无遮蔽地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性行为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学生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学校的日常生活与道德时刻有联系。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学生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在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学生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学生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学校的日常生活与教育的无意识性。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意识性。这种无意识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
二、发挥学校日常生活德育作用的策略
1.有所不为。学校教育“有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1)个人交往。个体学生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学生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学生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学生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另外,本该属于学生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是十分不科学的。(3)日常生活的范式。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主宰学生的日常生活。(4)学生游戏与语言方式。学生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
2.有所为。“有所为”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学生日常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2)日常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学生所喜欢的学生方式来进行,借助学生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
总之,德育始终是一个社会的大课题,要扭转德育工作的薄弱局面,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