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2013-04-29郭秀芳
郭秀芳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长期被人们所普遍采用,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过程。因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一直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点做法:
一、创造愉快的教学情境
愉快、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学生情感的释放和启发。我们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赞语和一个充满爱意的微笑,可以在无形之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距离,形成一种“向师力”,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成教与学的默契与和谐。在教学中,恰当适度的幽默既可以缓解师生矛盾,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里轻松地获取知识。
二、抓教法和学法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多向交流
“自主学习,多向交流”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交流,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交往、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为了让学生学会这种方法,我的做法是:
1.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三个“最佳配合”。
注意情感,诱发兴趣,使师生的心理活动得到最佳配合;强化质疑环节,把教师设疑——鼓励设疑——引导解疑的过程与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最佳配合起来;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得到最佳配合。
2.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引、扶、放、评”的指导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引”就是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搭桥铺路,指导学生自己“走”,自己探索。
“扶”就是扶着学生“走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放”就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
“评”就是收集反馈信息,教师通过耳闻目睹等多种途径,把学生在尝试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这样做,就不是教师讲、学生听,也不是一切由教师安排学什么、做什么的被动式学习,而是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生认知过程,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数学是注重抽象思维的学科,教学中大多数的重难点都因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以至于成为学生学习的盲区。而课堂教学中能否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中深感棘手的问题,尤其是难点知识大都比较抽象,教师单凭讲述,学生很难理解清楚。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拼茂的特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解决一些教师难以讲清,学生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揭示他们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用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己亲手剪拼,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以剪拼动画32份、64份……形像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眼前。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优化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反馈教学信息,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因此,练习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科学地分配练习时间,促进练习的优化,提高练习效果。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思维特点等因素进行全面思考,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在引入新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的练习,要有利于给学生学习新知做铺垫,以促进知识和思维的正迁移。练习的形式要注意多样性,达到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练习效果的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局限,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的实质,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要注意寓教于乐,真正把小学数学教好,真正发挥好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