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土改中加强纯洁性建设论析
2013-04-29王子蕲
王子蕲
[摘 要]在解放战争时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中,党由于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出现的不纯洁,严重影响了土改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为了推进土改,发展农业生产,更大程度动员力量投入解放战争,党中央结合土改开展了以整党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纯洁性建设。整党的积极效应纯洁了党的队伍构成、工作作风与思想观念。同时,对整党中出现的问题的准确认识、判断和处理也成为党改善思想、作风的重要实践。
[关键词]解放战争;土改;中国共产党;纯洁性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3)07-0016-03
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曾一度出现偏差:乱打乱杀、侵犯中农利益、对地主和富农未加区别,对地主中的恶霸和非恶霸亦未加区别、侵犯民族工商业的利益。这些偏差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发生,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些偏差的出现,固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但当时“党内及干部中严重的不纯洁状态,作风不正与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及缺乏思想教育”[1]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基于此,党及时结合土改开展了以整党为主要内容的纯洁性建设,使其成为提升党的整体战斗力,争取土改和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党在土改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抗战胜利以来,党的组织得到很大的发展,“到1947年已发展到270万名”。[2]经过严峻革命战争的锻炼,党的队伍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伴随着土改运动的发展,在党组织内部特别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的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1947年9月10日,叶剑英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这历史的关头,发现了我们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严重的不纯洁……为党的纯洁性而斗争。”[3]在土改中进一步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不可避免的成为这一时期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首先,部分党员阶级观点模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觉悟不够,从而导致思想不纯。长期的革命战争,难以缜密检查每个党员的入党动机,难以全方位有效开展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连续取得的战争胜利又让思想立场不够坚定的党员产生了骄傲情绪。刘少奇曾明确指出,要“在思想上把党的路线与地主的、调和的思想分清界限”。[4]对于骄傲情绪,中共太行区党委曾做出这样的总结:“我们的党员干部自己翻身了,自己的革命成功了,便和历来的‘农民英雄一样,也要坐一坐皇帝。于是乎在乡村里成了土皇帝,欺压群众、蔑视群众,结果也和历来的‘农民英雄一样,遭受到群众的反对,和群众之间造成了深刻的矛盾。”[5]而韩丁在张庄的调查,更是反映了当时党员入党动机的复杂。在韩丁的调查中,张庄26个党员自我反省中谈到的入党动机分别是:10人表示为“想争取平等权利、言论自由的”,3人“因为翻了身而拥护党的”,2人“想为人民服务的”,1人“想打倒地主的”,4人“想当干部的”,4人“想掩盖缺点的”,1人“想在党的保护下躲避财产没收的”,1人“不知道是为什么的”。 [6]
其次,部分党员有强烈的官僚主义作风,实行强迫命令,脱离群众,甚至侵害群众的利益,从而导致作风不纯。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以人民利益为先是党的优良作风。但由于当时土改任务的压力,“大部分支部是平常的,它们一般可以完成上级党所给予的任务,但是强迫的作风相当普遍。”[7]强迫命令往往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相结合,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当时的《人民日报》社论对此做了形象的刻画:“满足于不确实的数目字的罗列,满足于形式上的铺张,上边官僚主义不了解下情,下边即投上所好,把对群众有害的说成有利的,把违反群众要求的说成自愿的,闭着眼睛说谎话。而在某些领导上虽也明知不大对头,还要坚持错误,一直胡说下去,欺哄上级,限制群众。”[8]有的干部“强迫压制群众的作风,脱离群众,已达惊人的程度,其中贪污自私及为非作恶者亦不少”。[9]这种脱离群众的工作作风,在土改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多起中农、村干部自杀事件。作风不够纯洁的另外一个突出表现是缺乏对客观情况的深入分析。对抗战中的新区和苏维埃时期的老区实行“一刀切”的土改政策,从而直接导致了“左”倾的产生。对此,习仲勋曾在1948年初致信给西北局并转党中央中说到:“苏维埃时期的老区,有许多问题与抗战时期的新区,情况有基本上的不同。如以一般概念进行老区土改,必犯原则错误。”[10]
再次,有些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混入党内,甚至把持了基层党和政府的领导权,从而导致组织不纯。“地主、富农在县以上的机关中占半数以上,区乡两级中……一般占80%以上。从阶级的观点来看,连三三制都不是”。[11]按照刘少奇的分类,除了抗战前入党的干部和外地来的、与家庭没有联系的干部较为可靠外,凡是本地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党员干部,大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同情地主,反对农民”。这种判断虽然后来被证明有“左”倾之嫌,但在战争进行和激烈土改的背景下,确实一定程度上在党内的组织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种问题在抗战新区表现得就更为突出。战争环境让发展新党员的工作面临一定的难度,难以准确把握其入党动机,无法严格遵照标准和程序,因此,就不能真正确保党员在思想上入党。混进党内的地主、富农甚至流氓分子,不但利用职务之便保护自己及亲属的土地,而且对其他地主也多少有些包庇。同时,基层党组织缺乏正常的民主秩序,“一般党员、一般村干部虽不都是坏的,内部也常有矛盾,但多被坏干部统制,没有党内民主,正派人受压制,不能得势,邪风上升。”[12]
二、党的土改中加强纯洁性建设的基本途径及影响
基于土改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国内战争形势的变化,因而,尽快改变党内不纯的状况、提升党的战斗力,就成为了当时迫在眉睫的任务。1947年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做出了整党工作的部署。从1947年秋到1948年底,在各解放区采取了党内党外结合等方法,普遍开展以“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基本内容的整党运动。整党运动实际上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土改的背景下开展的富有成效的纯洁性建设。
通过整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开门整党的方式,不仅在党支部内部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且让群众指出党员、干部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不管任何一级……有监督、审查、批评、处罚、表扬、教育的权利”。[13]整党最主要是通过批评和教育的方式开展。这种方法通过揭露党员中存在思想问题,再经过批评处理加以改正。由于严酷的阶级斗争方法,党员不再敢有多占多享的念头,尤其是地主、富农出身的党员,更是基本斩断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念头。
通过整党坚持并发扬了实事求是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密切了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尽管在整党工作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也出现了土改工作中的“左”倾偏向,但是中共中央很快发现并及时给予了纠正。毛泽东明确指出:“反对党内‘左右倾向,必须依具体情况决定方针。”[14]他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如果我们的政策不正确……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犯了错误,那就还是不能胜利,共产党会由越来越多变成越来越少,蒋介石的孤立会变成国共两方面都孤立,人民不喜欢蒋介石,也不喜欢共产党。”[15]在整党中采用党员与党外群众结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正体现出党以群众利益为核心,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胆色和智慧。对于在土改过程中出现的欺上瞒下等官僚主义作风,也通过整党得到了较为彻底的纠正。
通过整党对那些错误严重、屡教不改的党员辅之以组织纪律处分;对极少数混进党内的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坚决清除出党。由于斗争环境的关系,之前很多新区的党支部都是处于不公开状态中的。但是在土改进行中,有些地区的贫农要求公开当地支部情况。并通过公开支部的方式,让“群众反对并提议某人不应做党员者,经党审查后,如理由正当,应拒绝入党或退为候补党员。”[16]同时,吸收非党群众参加党的支部大会,使三查、三整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少数被地主、富农和流氓分子操纵的党支部,由上级党组织派出工作组重建党支部,并协助支部开展整党工作。
通过近两年的整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有很大进步,党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17]如果从纯洁性建设的角度讲,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及一批先进的共产党员对于“左”倾问题的认识、判断和处理,也是党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实践党内民主的体现。正是因为习仲勋、薄一波等人对地区内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并及时反映给党中央,党中央才及时调整策略方针,才使“左”倾引起的动乱得到尽快平息。
三、党在土改中加强纯洁性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离不开党的纯洁性建设。解放战争时期开展的土地改革是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之前的大事。当时,党从投降的日本帝国主义手中接管了大片区域,如何巩固党在这些地方的领导,稳定秩序并获取群众支持,吸引更多人参军支援解放战争,是党在当时的工作重点所在。土改尽管在决策方向上具有正确性,但是却受到执行政策的主体——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与组织上不纯的影响,从而导致土改过程中遭遇挫折,先后出现右倾和“左”倾错误。在当今中国,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责任和使命。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领导亿万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可靠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任务,更需要我们的党在思想、组织、作风方面进一步加强纯洁性建设。
(二)党的纯洁性建设要以群众利益为导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土改而开展的纯洁性建设,从始至终,无一刻不贯穿“群众”二字。在整党的全过程中,采取了打开大门,邀请群众揭露党员、干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纯洁了党员队伍。在整党的成效标准上,则是看群众是否对党员干部满意。正是由于时刻以群众为先,才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战争时期的动员,顺利完成了土改,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纯洁性建设的根本目标即是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检验作风纯洁性的试金石,切实做好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前进的工作,坚决反对一切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的不良现象。党的一切成就都来源于群众路线。在今天的纯洁性建设中,仍然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8]相信群众的力量,善于发动群众的智慧,用真心做群众工作。
(三)要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具体目标、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纯洁性建设。纯洁性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价值目标。既然是价值目标,就应该客观承认现实与目标间的距离。在土改和整党初期,都曾发生过对纯洁性要求过高而出现的矫枉过正、形式主义现象。对老区、新区的党员成分做统一的要求;不满意土改成果并将原因放大归于党员队伍身上,“大规模解散支部,开除或停止县区乡镇及农村党员的党籍”;将干部交给贫农团揭批,等等。这些不顾客观情况,短视地求得“队伍纯洁”、“作风纯洁”的做法无疑是不正确的,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形式纯洁”,完全是脱离实事求是作风、脱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表现。今天中国共产党的规模已远胜于前。截至2011年底,中共党员总数达8260.2万名,党员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社会新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庞大的数量,复杂的结构,再加上正处于剧变中的社会转型期,这一切使得党必须冷静面对纯洁性建设问题,客观评价当前的成绩和问题。对纯洁性的建设目标需要提出可行的方案,切忌一窝蜂、一刀切,这样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建设取得切实的成效。
参考文献:
[1][3][9][12][16]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四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67.349.266.268.272.
[2][1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758. 760.
[4][11]刘少奇同志在全国土地会议上的报告[Z].石家庄:河北省档案馆藏,1947-8-21. 572-1-35-1.571.
[5]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太行革命根据地土地问题资料选编[M].太原:1983. 山西省档案馆1983年编印.238.
[6]韩丁.翻身[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421.
[7]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41.
[8]打破形式主义. [N].人民日报,1948-4-17.
[10]习仲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8.
[13]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山西省档案馆.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农业篇)[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373-381.
[1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五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4.
[1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3.
[18]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N].人民日报,2012-11-9-(1).
本文系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12& ZD076)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