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2013-04-29卜银侠
卜银侠
调查显示,厌学现象在中小学中普遍存在,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表现尤其突出。厌学,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更会对学生未来的人生产生消极影响。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厌学心理亟需中等职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分析和解决。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成因分析
1.社会的不公正评价。社会评价体系对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评价不公正。社会普遍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既不能培养出被社会认可的“高学历”人才,又不能培养出“一技在身,走遍天下”的能人。学在“三流”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然成了“差生”,没有前途。社会舆论对中职教育的不公正评价和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偏见,对年轻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厌学情绪。
2.学生学习基础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通常情况下都是学习较差、不能升入普通高中,或者是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即使勉强进入普通高中也升学无望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感到十分吃力,在学习上难以进步,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
3.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不是自愿进入职业学校的,或者是迫于家长或亲戚朋友的压力,或者是由于中考分数较低,进入职业学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对于什么是职业学习及现在的学习与将来职业生涯的关系并不清楚。因而,学习上缺乏动力,并产生懈怠心理。
4.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的是呆板不变的统一教学模式,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结果陷入“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教师讲课听不懂”的怪圈。由于教学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到学习既繁重,又枯燥无味,从而导致他们怕学习、厌恶学习,最终放弃学习。
5.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读书无用论”泛起,受“拼爹”“拼干爹”“官二代”“富二代”等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的影响,网络游戏、卡拉OK等都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厌学情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消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建议
1.根据学生情况,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多给他们设置难度不大的问题,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多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做题中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多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培养自治能力,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让他们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体会到参与的快乐。
2.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校要利用政治课、专题报告会、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竞争还会更加激烈,没有知识和技能,今后就很难生存和发展。同时,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上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让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3.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放慢教学进度,调整教学节奏,控制教学难度,适应学生不同程度。要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分组讨论,各抒已见,让他们畅所欲言,从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对学生要以正面激励为主,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教学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学习三年,受益终生”的教学效果。
4.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集体环境。“在集体中教育,在集体中成长”始终是我们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一个人生活在集体中,必然会受到集体的熏陶。教师一定要尽其所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快乐。多树立正面形象,削弱负面影响;多提倡学习,削弱不学习的坏风气。这样要求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人人参与杜绝不良习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会对改变学生厌学心理起到积极和显著的作用。
5.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关心学生成长。要达到教育的目的,首先必须能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与教师年龄上又有差距,交流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放下架子,真正地融入学生的圈子,告诉他们自己和他们有共同的爱好,甚至可以暴露自己的一些“缺点”来得到他们的认同。比如:学生往往习惯于在互联网上与别人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公布自己的QQ号码、建立班级群等方式与学生交朋友。私下里与他们以谈心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既增强了师生情感,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之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
综上所述,纠正学生厌学心理的措施很多,只要认真分析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抓住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因材施教,关心爱护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逐步走上乐学、勤学的道路,并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