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送爽茶醉京城
2013-04-29王佩潭
王佩潭
2013年6月20-23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六安市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茶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国际茶展共设百强企业馆、全国重点产茶县馆、台湾馆、国际馆、茶具馆等12个馆区;一线品牌企业占参展企业90%以上,入场观众超过7.6万人次,成交额突破5.52亿人民币。
帝都茶事,广博之风
茶展的国际馆中,入口正对的地方便是越南茶展位,原木风格的八根立柱支起一个尖尖的屋顶,像一个热带地区风格的帐篷。“茶帐篷”里,一场越南茶品鉴正在这里进行。逛展的茶客好奇地走进展区。来了解体验一下海外茶的异域风情。手持茶杯啜饮越南茶的采购商与消费者无不对这海外舶来品有着极大兴趣。
2013北京国际茶业展的国际氛围浓厚,不出国门,品天下茶。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孟加拉、德国、意大利、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也参与了这场国际茶业展。国际馆开设了世界高端名茶品鉴会,联合利华立顿茶、印度大吉岭茶、肯尼亚的红茶、斯里兰卡锡兰茶、韩国清茶、越南绿茶、日本抹茶等纷纷亮相,带给国人一场舌尖上的饕餮盛宴。展会开设的“台湾馆”,将台湾阿里山茶、洞顶乌龙、东方美人茶向观展的嘉宾和茶友进行展示。精致的装修、精心的陈列布置,让游客纷纷驻足。
权威茶展。精品之风
志在打造茶博会第一精品的北京国际茶展“大牌”云集,对业内业外人士的吸引力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很上档次啊,一看装修就知道,进来感觉就不一样。而且像大益、中茶什么的都来了,绝对错不了。”一位前来逛展的北京茶友拎着大包小包来到《海峡茶道》的展位,品上一杯老茶,向记者喜悦地分享自己刚淘到的宝
贝。“这个自在杯值不了很多钱,主要是已故的大师亲手所绘,有收藏价值,特意买来收藏。”消费者认品牌,品牌云集的展会逛得开心,买得放心。“北京市民对老字号品牌情有独钟。”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对记者说。
除了买到实惠的消费者,参展商也对这次展会的成果表示满意。活动期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了“大莱香雪”茶话会、中国茶业OAO创新论坛、国际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等一系列供业界交流的平台,助力茶行业的发展。
“在刚才的会上,王庆会长用一系列具体的数据作为支撑。我们在业界是个什么水平,在怎样的位置上,心里就比较清楚了。”散会后,一位参展经理跟记者聊天时说。“我们参加展会主要进行品牌推广和新品推介,而这个北京国际茶业展非常注重品牌化。这几天我们谈的单子很多,许多人主动联系我们与我们对接,而且有很多机会与其他品牌企业交流,因为穿插了很多峰会、论坛、茶话会,感觉流通协会办展非常用心!”弘建茶具董事长张兴荣对这次展会的服务及参展效果非常满意:“明年肯定还会参加!”
猜想老茶,古韵之风
一次茶界盛事,一次茶友的欢聚。由《海峡茶道》、华彩传媒、北京福建茶业商会联合主办的“我在北京等你—全国茶友品鉴会”在感动中落幕。
四天,邂逅一场关于名茶名壶名盏名家的盛宴。坐在展位茶桌上,翻阅《海峡茶道》杂志,赏紫砂大师谭泉海的佳品,观建盏大师孙建兴、蔡炳盛的名作,品珍稀私藏老茶,与茶友因缘结识,个中时光,回味久久。古褐色沉船木茶桌上,一个尚嵌在模子里的建盏坯静静躺在一角,土坯的原始给整个茶席添了稀奇的。粉色的蔷薇花,点缀着沉郁茶台上的点点浪漫。一张茶桌,记录了旧友新识的欢乐时光。
茶,历经几十年岁月的洗礼与沉淀,磨去了躁动,变得平静、内敛,如一位老者,又如谜一样让人猜不透,让人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走近它、品尝它、理解它。一场猜想,收获一次灵犀的碰撞。人当如茶,历陈弥香。
后记
这次北京国际茶业展,适当提高了参展的门槛,参展茶企以一线品牌为主。“国内茶叶展会太多,一是多如牛毛谁都搞,二是绝大多数茶展以盈利为目,比如在展会上卖散茶,大企业跟个体户到一个平台上了。有些价格虚高,品质没有保证。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参展企业也不满意。应广大会员的要求,慢慢地把茶叶的展会规范起来。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乱七八糟的展会屏蔽掉,或者通过市场行为把它净化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强调好的服务,坚持公益办展,把行业的优势资源集中起来,给企业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推广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通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导向,逐步规范目前茶展比较混乱的状态。一场茶展,同时也是一次正本清源的歼灭战。
2013年的茶界饕餮盛宴已经落幕,尚未散尽的茶香预示着下一届的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