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分析
2013-04-29余克
余克
【摘要】目的 观察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80例85颗隐裂性牙髓炎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追踪随访3年,通过临床及X线片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75颗牙成功,占88.23%。6颗患牙根冠治疗后未及时全冠修复导致牙体折裂,2颗原有的根分叉病变扩大,2颗新出现根分叉病变,结论隐裂性牙髓患牙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可提高患牙保存的成功率。
【关键词】根管治疗;牙隐裂;牙髓炎;全冠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79-01
牙隐裂是指发生在牙齿表面上的、非生理性的细小裂纹.常与牙齿表面窝沟重叠,并向一侧或两侧边缘嵴伸延,不易被发现。打个浅显的比喻.牙隐裂就像墙壁的裂缝。我们对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80例85颗隐裂性牙炎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2月—2013年2月就诊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临床检查确诊是由牙隐裂引起的,已产生牙髓炎的患牙,其中男56例,女34例,例共计80例85颗患牙,其中上颌第一磨牙34颗,上颌第二磨牙10颗,下颌第一磨牙14颗,下颌第二磨牙6颗,上颌前磨牙17颗,下颌前磨牙4颗。患者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8.9岁。
1.2 方法:
嘱患者从治疗开始到做牙冠前禁用患牙咀嚼,对所有隐裂牙都降低了咬合。根管充填应严格按工作长度进行,选择合适的主尖并严密充填,有条件的可使用热塑牙胶技术。在输送根管糊剂及根尖封闭剂时应选择机用输送器,并用低转速将根管糊剂送至接近根尖孔处,注意不要将根管糊剂送出根尖孔,以免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术后疼痛、肿胀等反应。根尖周组织处于炎症急惹状态,根管治疗前调牙 合 就可以减轻来自咬合的负担。根管预备时由于各种原因如根管预备应用不当,根管工作长度测定不准确,或没有测定根管工作长度,牙本质碎屑、残髓、细菌或冲洗液可能被推出根尖孔,随牙本质碎屑、残髓进入根尖周组织的还有细菌和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可引起或加重根尖周炎,使疼痛进一步加剧。
1.3疗效评定标准[1]:
成功:患牙无肿胀、无疼痛、无窦道形成,功能良好,无叩痛,X线片显示与根管充填前X线片对比无明显病变。失败:患者有自觉症状;出现萎管;咀嚼功能不良,有叩痛。
2结果
80例85颗隐裂致牙髓炎的患牙经一次法根管治疗并全冠修复后,75颗牙成功,占88.23%。6颗患牙根冠治疗后未及时全冠修复导致牙体折裂,2颗原有的根分叉病变扩大,2颗新出现根分叉病变。
3讨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适应证有越来越宽的趋势,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都可以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但对于初学者和工作经验较少的人还是需要慎重。当时可能未发现细小的裂纹,过后,当牙齿出现症状时,才仔细查及受伤牙齿表面的隐裂。
适应证的选择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成功起了关键的作用,强调的是这些适应证并不是绝对的,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状态进行调整。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耐受能力、性别、患者的反应性等都可能形成影响因素。尤其是要对患者的当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包括患者的主诉(有无自发痛、剧痛)、病史、临床检查、叩痛有无、局部是否肿胀、x片检查(是否有根尖阴影、是否做过牙髓治疗、根管数量、根管弯曲度、根管粗细及有无阻塞等情况)、有无充裕的治疗时间、操作者的状况等进行判断,衡量和分析该次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难易程度。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逐步提高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成功率。
本组资料显示,牙齿一旦出现隐裂.就应及时请口腔科医生处理,医生将根据隐裂的深浅及患者的陈述症状进行综合判断作出恰当的治疗,隐裂性牙髓患牙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可提高患牙保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金早蓉,欧汝强,徐铁华.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观察[J].广东牙病防治.2004,,1(4):292.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0.
[3]苏勤,谭红,尹士海.牙隐裂易发部位及对称性的临床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2,20(2):151—152.
[4]林南雁,高学军.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治疗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9):528.
[5]陈中慧.老年隐裂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分析[J].临床口腔杂志[J],2006,22(10):623.
[6]叶衡峰. Vitapex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04,24(4),254—255.
[7]赵丽琴,唐玲燕,徐文峰. Vitapex在年轻恒牙活髓切断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口腔医学,2007,27(6):297.
[8]戴现梅,高开璇,郑玉香.一,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观察,口腔医学[J],2010,08(30):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