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2013-04-29孙远良
孙远良
【摘要】近几年的教育实践结果证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淡薄。中学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可塑期,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面光辉旗帜”这是江泽民对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高度概括。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爱国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纽带。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加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学思想政治课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对发扬优良民族传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族教育,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新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尤其是中学学校教育,正是学生思想品德可塑期,责任更加艰巨。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
但是近几年的教育实践结果证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淡薄。一部分学生淡化了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在一次和学生交谈的过程中,问及我国是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按理说这些问题都是在平常不过的了,但一部分学生的回答让我为国家感到担忧。他们的答案千奇百怪,“我国是个资本主义国家、是个非资本主义国家、是个民主主义的国家”,就是不知道我们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情况让人觉得可悲,中国青年一代对自己的国家如此陌生,又如何将国家的未来交给他们呢???相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遭遇过许多挫折。我们之所以能战胜这些灾难,是因为我们铸就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人们产生一种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责任感和义务感,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广大青年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铸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怎么,今天他们把历史磨砺的精华丢了呢?
可见、学生自身成长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作为正确认识个人与祖国价值关系的人生价值准则,中学生应当加强爱国意识,并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从而更加努力学习,奋力拼搏,立志成才,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缩短“知”和“行”的距离,真正认识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的真正意义和内涵,认识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真正意义和内涵。
现实生活中独生子女学生的增加,他们对自我的中心特点,形成对别人的关心、对家乡、集体、祖国的热爱不足。应让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以爱国为的理想和追求,以背叛祖国为最大的耻辱,无数仁人志士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最终是为了报效祖国,特别是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刻,涌现出无数的英雄烈士前仆后继为国家的存亡抛头颅洒热血,华夏民族的文明是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文明史,爱国主义经过代代相传已经融入到了华夏儿女的血液中,作为祖国的未来和脊梁的当代青少年学生,肩负着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使他们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牢固地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国家的宏伟志向。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代的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何,对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生活在幸福的环境里,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长辈的关爱与呵护,而长辈又只有给予,由于学习、就业、竞争等压力,学校过多的强调学习成绩,而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再加上国内外各种不良思想以各种形式出现,对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影响,青少年学生由于辨别能力不强,容易使人生目标产生偏离,所以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思想更为重要,它将影响他们一生,决定国家的发展。
加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宣传中,要高度地重视,要认真贯彻执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依据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和现状进行规划和部署,制定爱国主义教育具体落实方案,从目标建设、舆论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采取丰富多彩、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效果,讲求实效,真正起到培养他们爱国情怀的作用,从实践中达到培养青少年学生爱国热情的目的。加强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思想政治课堂文化教育进行,思想品德课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系统的课程,我们要紧紧抓住课堂教育的主要阵地,认真扎实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面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国的经验与教训,使青少年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同时,提高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的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看历史的变迁、家乡的发展,来讴歌祖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升华爱国主义教育这个魂。使中学思想政治课与社会实践为依托调动和提高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发展、报国之志有机结合起来,为将来报效祖国作好准备。
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思想品德修养本身的需要。我们要积极开发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精心设计每次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培养出无愧于时代的跨世纪人才,使中国立于世界强国之列,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思想品德修养教学的素材,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这是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