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的护理体会
2013-04-29陈海荣
陈海荣
【摘要】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农药,同时,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最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危重多变,死亡率高。目的 总结3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经验,对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临床抢救的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结果彻底清除毒物,早期、足量使用复能剂及抗胆碱药物,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用整体护理的观点来指导工作,运用心理沟通的技能,灵活掌握并控制患者情绪,对他们实施全方位的护理,使其身心疾病得到早日康复。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91-02
1抢救及治疗
1.1立即彻底洗胃,清除毒物,终止毒物继续吸收。及时彻底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1.2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大量补液、利尿,以促进毒物的排出,利用利尿剂,促进已吸收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迅速消除。及时合理地应用解毒剂,“早期、适量、迅速达到阿托品化”,确保病情缓解。
1.3维持正常的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呼衰至关重要。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分泌物及呕吐物引起窒息。出现呼吸衰竭时,立即吸氧、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有肺水肿者,用大剂量阿托品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速尿;合并脑水肿者用甘露醇;有休克、心力衰竭、心律紊乱者及时纠正;若出现呼吸肌麻痹,应进行人工呼吸并采用突击量氯磷定治疗方案。
1.4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控制感染、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以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复能剂的使用也应早期、足量、酌情重复给药。
1.5早期进行脑复苏。对于昏迷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应用20%甘露醇进行脑复苏,减轻脑细胞水肿,保护脑组织,特别是心肺脑复苏后的患者,是抢救成功的必要措施之一。
1.6治疗过程中,采用“多盐少糖”的输液原则,减少反跳的发生。
2加强护理
2.1 严密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用药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的变化。中毒后2~6天是中毒症状明显好转的恢复期,如患者突然出现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胸闷、烦躁、瞳孔缩小、多汗流涎、再次昏迷等中毒症状要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积极处理.特别对乐果中毒要制订护理计划,加强对病情的观察。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观察患者颜面皮肤口唇的颜色变化,加强口腔、皮肤护理,由于应用大量解毒剂而产生副作用。患者口腔黏膜变得干燥,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口腔护理。昏迷患者按时翻身,每2小时一次,防止生褥疮。
2.3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密切监视病情变化: 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观察液体输入的速度及量,防止针头移动或脱出。静脉输液选用套针管,以防患者烦躁不安或体位变动而发生渗液或针头脱出,保证抢救及时用药。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通道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氯解磷定;一条静脉通道静脉注射阿托品。早期、足量、快速重复应用阿托品。应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全身反应、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心率快慢。遵医嘱随时调整剂量,达到“阿托品化”,即临床出现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湿啰音消失及心率加快。达到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少阿托品剂量及间隔时间,持续监测意识、瞳孔、血压、呼吸、心率的变化,有情况及时通知大夫抢救。
2.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患者服毒原因多为家庭矛盾、经济纠纷,病人多数性格内向,遇事爱钻牛角尖、想不开,对生活产生悲观、厌恶情绪后自服导致。有的患者清醒后情绪低落、消沉,抱怨医务人员为什么要救他们,拒绝治疗,与家属有抵触情绪。不良心理会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再次自杀,因此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的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其摆脱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耐心细致地对待患者,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关心体贴病人,以浓浓的亲情滋润患者枯竭的心田,使患者从消极、厌世、苦闷等情绪中解脱出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起他们的求生欲望,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精神刺激,帮助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争取早日痊愈出院。
2.5 自身防护: 有机磷农药大多都有很强烈的刺鼻气味,且对皮肤有腐蚀性,洗胃时抢救室空气中药物浓度很高,眼部会有不适感,我们要做好自身防护,戴手套,8层厚的纱布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药物不慎入眼或喷溅到身上要及时清洗。
2.6 抢救成功的经验: 医务人员丰富的急救知识,熟练的抢救技术,明确的分工,是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预见性的抢救措施,严密的病情观察,使病人发生肺水肿并发症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了抢救的成功。
3小结
有机磷农药主要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的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一系列症状。其抢救和护理主要是:及时彻底洗胃,减少毒物的继续再吸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和抗胆碱药阿托品,及时预防和治疗肺水肿。做好心理护理和个人防护。
参考文献
[1]沈金鸣.4例急性乙蒜素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