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的有效性研究

2013-04-29王玉婷杨震孙晓芹

商·财会 2013年7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供给

王玉婷 杨震 孙晓芹

摘要: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出现较大的波动,央行采取连续调整准备金率和利率的政策来稳定物价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我国物价波动主要源于供给,而我国为稳定物价采用的是需求管理政策;以2006~2013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建立关于居民消费价格、一年期存款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回归模型,得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低效率的结论。

关键词:货币政策;物价稳定;供给;需求管理政策

一、引言

物价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维护物价稳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本文将从物价分类指数角度分析我国物价变动的原因,并结合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来探讨货币政策对于稳定物价是否有效。

二、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对物价有效性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议由来已久,各个学派从不同的前提条件和经济背景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最早的古典学派认为研究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的有效性时,要考虑到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数量,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以凯恩斯(Keynesians)为代表的凯恩斯学派否定了西方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他更偏重财政政策,认为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

以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monetarista)认为货币供给直接影响产出和人们的消费水平,中央银行应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控制价格。

(二)中国关于货币政策对物价有效性的理论综述

关于货币政策能否有效的发挥调控作用,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被过分高估,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具有非对称性,即治理通胀得力而治理通缩乏力;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认为即使是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仍然可以有所作为。

三、货币政策对于稳定物价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一)我国物价变动的原因分析

本文是从物价的分类指数角度分析我国物价变动的原因,以2006年~2013年期间我国物价的波动为例,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及CPI各分类指数走势来看,这一段时间中物价的波动主要表现为食品部分的波动,其他类别的商品价格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或下降。

可见, 2006年7月至2013年3月这一时期的物价波动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波动引发的。由于食品是种生活必须品,缺乏弹性,食品的需求对于价格的变化不明显影响,所以食品价格变动主要因素来自于供给方面。

(二)我国货币政策稳定物价效率低下的原因

我国央行采用的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为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抑制社会总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这并不能有效控制物价上升:

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一种整体调整工具,它无法降低因负的供给冲击导致的食品价格的上升;加息政策主要通过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收入和消费,而食品是消费品而非投资品。因此,加息无法有效抑制食品价格的上升,反而对价格没上升的行业产生了紧缩效应。

四、实证分析

(一) 数据选择与处理

本文以2006年1月至2013年3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年期存款利率、货币供应量月度数据为样本。为提高模型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先对数据运用X12法对变量CPI和M2进行季节性调整,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数处理,lncpi_sa为季节调整后的CPI,lnm2_sa为季节调整后的货币供应量,lnR为利率。

(二)实证检验

1.ADF检验

为了确保经济变量数据的有效性,防止伪回归,对上述各经济时间序列变量,本文采取可消除残差自相关的ADF检验法对变量是否平稳进行检验。

数据来源:由相关数据整理后经Eviews7检验而得

由表1可以看出,数据lncpi_sa的P值和t统计量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lncpi_sa非平稳;对lncpi_sa差分后再对一阶差分序列d(lncpi_sa)进行ADF检验,得到d(lncpi_sa)为平稳序列。故lncpi_sa为I(1)序列。同理,lnR、lnm2_sa也为I(1)序列。

2.协整检验

用E-G两步法检验上述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物价水平的长期方程:

lncpi_sa=4.855460+0.007799lnR-0.0169lnm2_sa+μt

对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值为-3.252786,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为-3.509281,这说明即使在1%显著水平下,ADF的检验统计仍然拒绝接受残差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这意味着等式所表示的lncpi_sa、lnR和lnm2_sa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在长期内,货币供应量和存款利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都不显著。

五、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我们发现,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与物价水平在长期内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于稳定物价有一定的长期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说明造成物价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并非货币因素。结合货币政策对于稳定物价有效性的理论分析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对于稳定物价是低效率的,原因可能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货币政策时滞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货币政策工具对于调控物价的低效性是主要影响因素。(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康霖,《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不能高估,也不要低估》[J],金融研究,1999(07):19-26

[2]李晓西,余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J],金融研究,2000(07):1-9

[3]宋亚,李育峰,《从货币供给和社会消费对CPI的影响看我国未来物价走势——基于脉冲响应模型对影响和时滞的实证分析》[J],甘肃金融,2011(02):64-67

[4]焦继军,李晓宁,《我国货币政策对稳定物价有效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 2012(05):37-41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供给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发力供给侧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