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古融今的一所苏州园林式书院
2013-04-29
1847年,珠海一少年容闳被带到美国留学,成为首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不仅以自身经历写了《西学东渐记》一书,还组织中国幼童到美国留学,被誉为“留学生之父”。至今,耶鲁大学名人堂仍挂着容闳的肖像。为纪念这位留学先驱,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的孔子大厦楼下的学校就叫“容闳小学”。
中国走向近现代的过程,跟中国人留学西方是分不开的。“汲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这是容闳倡导中国学生到西方留学的初衷。而容闳的时代精神及主张,仍对今日中国教育有着深远影响。这也是为何广东珠海市有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皆以容闳命名的原因。
刚于去年建成的现代苏州园林式中学——容闳书院,一亮相就震撼人心。步入书院,粉墙黛瓦,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园林花木、水池假山点缀期间。一步一景,一楹一联。加上坡顶、封火山墙、花窗等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置身期间,仿佛一瞬间穿越回到古代才子佳人、鸟语花香、书声琅琅的意境。许多人在参观完书院后,啧啧赞叹之余,都非常羡慕在这里读书的学生。
书院的建筑为何选择苏州园林样式?苏州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兴旺于明清。现在保存完整的苏州园林有60多处,堪称历代私家园林典范。书院建筑不仅传承了传统的园林建筑样式,在装饰与表现手法上,又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书院的园林突破了传统的娱乐狩猎功能,成为教书育人、陶冶情操的实用场所。“和而不同”这四个字是书院园林式建筑的体现,也是书院的教学理念。
书院引人入胜的苏州园林式学习环境,亭台楼阁榭,楹联、匾额、砖细,无处不渗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精髓,营造出读书人高雅清静的氛围。苏州园林式校园不只是一件华丽外衣,而是激发培养师生们具有东方神韵及传统内在美的能量场。“容古容今有容乃大,闳德闳智九闳于斯”,这是容闳书院的办学理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书院,其建筑外观能和而不同,经得起时间考验;其文化内涵能容中西,融古今,承传统,闳西学。容闳先生若仍在世,相信也会深感欣慰。
书院占地近六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四万平方米。构造包括了中国古代书院功能必有的三个场所:礼仪场所、讲堂、园林。教学区位于校区的北侧,以三个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沟通的院落,通过园林化的手法组合而成。主入口以传统书院的门厅形式呈现,有助于营造端庄凝重、平和宁静的空间境界。三个院落互相独立,自成一体,又可以通过连廊相互沟通。从三个主要院落,到东面自成一体的别院,再到西侧的休憩空间,不同的庭院空间组合和光影变化,都给人步移景异的好奇,体现了建筑空间布局的有机趣味性。现代化的教学楼、综合楼(报告厅及体育馆)、宿舍楼等建筑,其中400平米的音乐厅,800平米的室内恒温泳池等的现代化设施都是较为罕见。
书院总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苏州一所古典园林建筑设计院院长表示:容闳书院的设计秉承重视传统与现代融合、功能与空间融合、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将传统的书院及园林式空间格局巧妙地融合于现代教学要求中,充分发挥院落的多样组合,创建丰富的视觉感受,营造清新雅致的育人氛围。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建筑物具有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它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在局部景区中,还可构成风景的主题。山池是园林的骨干,但欣赏山池风景的位置,常设在建筑物内,因此,建筑物不仅是休息场所,也是风景的观赏点。
书院的建筑无论是从空间的转换还是景观布置方面,都给人一种极其舒畅的艺术享受。厅、堂、榭、亭等建筑,因地制宜布置其中,房屋之间用走廊串通,组成观赏路线。各类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参差错落,富有变化。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为此,设计师利用空廊、敞轩、漏窗、透空屏风等建筑形式和建筑手法,作为室内外空间交融的纽带,使园内各建筑之间,建筑与景物之间,既有分割,又达到有机联系,融为一体。虚与实、明与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转移、交融,诠释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要求是传递文化信息,即物质功能背后的精神功能,与西方推崇的“形式追随功能”不同。
书院建筑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而且白墙既可作为衬托花木的背景,同时花木随着日照位置和阳光强弱投影于白墙上,可造成无数活动景面。书院内部显露其清水构架,装修简洁,显得素雅大方。远观其势,近取其质。书院既无官式雕梁画栋之华,也无民间堆雕造作之俗,给人自然淡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