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2013-04-29潘飞

考试周刊 2013年76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教学方法

潘飞

摘 要: 要增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就要采用符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不同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特点,可分别采用现场教学法、行为引导型、启发式等方法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械机制工艺》 教学方法 教学探索

《机械制造工艺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分离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解决该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基础知识、机械加工质量、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根据每一部分的内容、特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现场教学法,解决基础知识的教学问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基础知识部分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机床与工艺装备、毛坯选择与加工、热处理方法选择及工序安排、机械制造工艺常用数据的查阅、工艺参数的选择等。这些内容比较松散,相互之间又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现场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在讲授机床结构与刀具时,将学生带到机加工车间现场,在各类机床前分别介绍其结构和作用及用不同刀具来加工零件的不同表面。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知识。再如在讲授热处理方法选择及工序安排,可通过现场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授课教师预先准备一些未经热处理的材料:45钢、高碳钢、低碳钢、低碳合金钢;还要准备一些经热处理的材料:淬火后的45钢,经渗碳、渗氮后的低碳合金钢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在车床上加工,感受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性。在加工过程,学生会发现45钢加工工艺性较好,高碳钢太硬,低碳钢、低碳合金钢材料太软,韧性太大,不利于切削加工和实现表面质量;淬火钢,经渗碳、渗氮后的低碳合金钢,采用普通切削刀具根本无法加工。针对这些现象,将高碳钢、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拿到“金材”实验室分别进行退火、正火热处理,再进行试切。学生体会到经热处理后的高碳钢、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材料均比热处理前易于加工。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后,教师就可以进行系统归纳。现场教学法解决了《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础知识教学,容易被学生掌握,而且记忆深刻,能很好地解决课时、内容和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

二、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解决机械加工质量的教学问题

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包含两方面内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在这一模块中加工精度是教学重点内容,加工误差是难点内容。由于引起加工误差的因素很多,加上内容抽象,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形式,保证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分析细长轴加工过程出现的中间大、两头小的腰鼓形圆柱度的误差原因时,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探讨,发挥每位组员的作用,要求每一组寻找出造成这种加工误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加工误差。整个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中心作用,授课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知过程,并适时加以引导。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后,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将结果汇总分析。这种形式能让学生尽可能地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如何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自主解决问题后的快乐。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加工误差这一教学难点问题。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解决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教学问题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抽象,对于缺少生产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事情。在机械行业中,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有两种: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例如编制盘式齿轮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首先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寻找出零件由哪些基本表面和特形表面组成。对于盘式齿轮来说,把它分解成外圆表面、端平面、内圆表面和渐开线齿形表面。在开始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之前,首先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拟定单一的外圆表面、平面、内孔和齿面的加工方案。对于单个表面来说,拟定加工方案比较容易做到,教师要做的是启发学生将这些单一的表面的加工方案合理地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盘式齿轮的加工路线,解决编制盘式齿轮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的主要问题。

对于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工艺尺寸链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最难教、最难学的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工艺尺寸链部分内容分解成三部分: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判断各环性质和工艺尺寸的计算。对于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在一起,将实际生产的零件作为教学案例,针对零件某一方向的尺寸进行设疑:如果要加工该零件,将如何加工,按什么样的加工顺序进行?加工每一个表面的定位基准选在哪里?每一道工序的尺寸是如何确定的?这样按照生产实际过程,一步一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当各工序尺寸确定之后,工序尺寸链的组成环也就找出来了,最后间接形成的尺寸就是封闭环,这样就可以解决尺寸链的建立问题。判断各环性质可采用画图法解决,简捷易懂,学生容易掌握。工艺尺寸的具体计算,则属于数学运算问题,一般学生都具备这方面的计算能力。

总之,根据《机械制造工艺学》各模块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难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版.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孙鲁,刘文棣.机械加工现场工艺问题处理集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陈德生.机械制造工艺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