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探讨

2013-04-29涂彩林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决问题数量

涂彩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作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解决问题”教学的步骤

1、审题(即收集信息)。新教材的应用题类型非常多,有图文结合式,有表格式,有对话式,而且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会同时包含几道应用题,因此寻找有用的信息成为解题的关键。所以对低年级的学生要教会如何审题。即读题、审题,重在理解题意。在通读的基础上,要精读。如果既有图又有文字那么首先要先细看图中所给的信息,再对教材所提供的文字信息一字一句地读,努力从整体上对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对教材中含图形比较多的问题,需要把文字和图画结合起来阅读。其次要理解,对提出的相关问题,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也表明:现在有些同学不会解答或解答错误,其主要原因往往是没有正确理解题意。

2、分析。(即分析数量关系)。第一,虽然低年级的新教材取消了线段图,淡化了数量关系式。但我们认为画图和找等量关系是建构数学模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首先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图形是学生思维的基础。但画实物图很麻烦,它的优化形式是线段图,所以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可适当从实物图中抽象出线段图,为今后的解决问题题目分析做好铺垫;其次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第二 说 分析数量关系。说就是用口头语言去表达或与他人交流自己对问题与方法的看法,可以说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说对问题的分析,还可以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自己的推断和想法进行辩解等。当然,在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的时候,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去表达,它反映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正确理解。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

二、“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各种问题;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面对实际问题,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1、情景问题的教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开端,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问题情境有两种。一种是明确的问题情境,问题是给定的,条件是明了的,答案是确定的。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是已知的,所以这种问题情境是封闭的,过去的应用题大量的是这类题型。另一种是需要学生发现和选择信息的问题情境。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出来,或者问题已给出,但其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需要学生去创设或补充,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学生去探索,所以这种问题情境是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其教育价值和意义是重大的。如:足球有3个,排球是足球的8倍,排球有多少个?这种就是第一种情形。接着你能补充一个条件,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它吗?这就是第二种情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就让能力强的学生先说,并解答。说了多次以后,那些能力较差的同学也能学着补充条件再提问慢慢的也能解答。这种问题很有价值能让学生体验到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角色,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学生设计出了一两种方法,有的则有数十种,他们不知不觉地利用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体验到了学习的满足感,很好地弥补了学生能力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让全体学生领会到成功的愉悦,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分析数据的问题教学。

这种情况在统计这一章节中出现的比较多,一般题目提供的信息要么就是一副统计图要么是一张统计表或者是一副实物图,要解决问题学生只有从这其中去获得信息,分析其中的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有时还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对学生来说的确是有难度,一来对数据分析不透彻,二来语言上不够完整,于是在教学就着力培养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提出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让学生先感知问题,再通过画面或表格形式所提供的信息,了解问题给定了哪些已知条件和有用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明确问题中有哪些可供利用的有用信息;然后进一步去解决问题。或提出更多的问题。

3、一题多解问题的教学

《新课标》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一本书7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页,第二天看了24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大多数学生就知道70-15-24=31(页)。但也有同学写15+24=39(页),70-39=31(页)。这样很好,两种方法都给予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再例如:星期天小平去游乐园玩,游乐项目价格表:旋转木马2元,碰碰车4元,激流勇进6元,卡丁车8元,过山车10元。妈妈给小平20元钱,请你帮小平设计一下游乐计划钱刚好花完。那么这一题目的答案可就多样化了。

方案一:玩10次旋转木马。(有同学就说光玩这个有什么意思呀)

方案二:旋转木马,碰碰车,激流勇进,卡丁车各玩一次。

方案三:玩过山车,碰碰车,激流勇进各一次。

方案四:……

可以让学生尽情的说出他们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敢于思考,探究,从而发散他们的思维,不局限于一题只有一个答案旧局面。对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

(作者单位: 浠水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决问题数量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统一数量再比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头发的数量
走近打折应用题
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