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写给盈盈
2013-04-29君剑残枫
君剑残枫
她是魔教圣姑,他是华山派令狐冲,他们本来是正邪不两立。那正邪的分界就如同王母娘娘的玉簪,挥手一划便划出他们之间的界限。可是她终究还是看对了人,她看对的,是他不以正派自居,不会因为这世俗的愚见而颠倒了是非黑白,也不以门户派别而妄定人之善恶。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她的身份是如此特殊,神教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圣姑,却也是仇人的不忍与心软才得以保全的女子。也许,便正好应了那句话: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十二年前,神教中发生了一场类似于宫廷政变的篡位,然而真相无人知晓,世人都道前教主已死,身为教主之女,地位至上又有何人质疑?于是,她成为这腥风血雨的江湖恩怨的一枚棋子,摆在最适当的位置,恰如其分地扮演着这圣姑的角色。这颗棋子,不过东方不败一落,便是十二年。于是在这神教之中,小小年纪就看惯了杀戮,看轻了名利,看淡了生死。她是幸运的,幸在她遇到的是东方不败,那是一个顾念旧情的可怜人,于是平安于世,从小受人顶礼膜拜;她又是不幸的,不幸在襁褓之间母违,少小之时父逝,从此人世冷暖,便只自知。
看惯了杀戮,于是也沾染上些许戾气,也变成正道中人人得而诛之的女魔头,所谓正邪不两立,身为圣姑,那些凡夫俗子的命在她眼里,当然只是草芥,所以,当她手持双剑,杀人不眨眼也只当做过眼云烟;看轻了名利,于是隐居洛阳绿竹巷,将神教琐事抛却在身外,那是一片意趣盎然的清静之地,陶渊明有诗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能于乱世之中择此地而处,心境之高,可见一斑;看淡了生死,于是不管是面对武功不及她如昆仑派弟子,还是修行较高的方生大师,她都是一样的凛然,于是宁愿冒险赴少林,只是,看淡自己,终究看不淡情郎的生死。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于是隐居绿竹巷,可惜天下之大,归处是何方?黑木崖吗?那里已经不再有父亲的影子,苦寻十二年终未能相见;那里也不再有东方叔叔的怜惜,有的只是杨莲亭的狐假虎威。抑或真的就是这一片竹林吗?这竹林挡得住红尘的喧嚣,挡得了哪怕一柄利剑吗?挡得住自然界的风雨,挡得住这江湖的风雨吗?挡得住凡夫俗子的脚步,挡得住黑木令和所谓正派人士的侵扰吗?
高处不胜寒,这句话所有身处高位的人大概都感同身受。作为神教圣姑,地位低下的人见一见她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她何以亲近于人?那高高在上的圣姑之位所酿成的苦酒,也只有她自己在夜阑人静之时和着孤独饮下吧。仍记得《步步惊心》里的一句话:“我们享有常人无法享有的尊荣,自然也有他们无法承受的苦处。”那么多年,早已成就了这一颗心的坚韧与处变不惊,这些于她,早已习惯。
可是我却不习惯,我仍然怜惜这个做不了自己的主的女子,不愿意去看透那凛然的外表下一颗柔软的心,没有人保护,那么便要自保。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竹屏过处,碧窗影下,那不是一位年高德劭的婆婆,却是一位与世无争的妙龄女子。琴弦拨弄出的是曲高和既寡,箫管吟唱出的是佳音识人稀。她将天下男子都不曾放在眼里,以为他们尽是污浊不堪。然而,当一位少年为了这一刻的琴箫雅韵驻足,当一曲笑傲江湖拂去少年心中的沉郁,当少年将他那痴情那失意款款吐露时,她竟也会怦然心动,只为感动于那份痴情。
“晚辈令狐冲,拜见前辈。”她知道了他叫做令狐冲。
这世间所谓正邪,究竟拿什么来区分?不过弹琴而已,也会引来杀身之祸,真正的正邪不两立,她是邪,所以理所应当被追杀,甚至没有人问一句为什么。尽管身手不凡,可惜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还是受伤了。她伏倒在那少年的背上,却不曾想到那山涧的溪水倒映出她娇羞的面颊。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少年回头的刹那,她秀丽绝伦的容颜黯淡了光华,竟叫人把持不住轻吻,她羞极却不失威严,她始终是圣姑。也许,在那轻吻的瞬间,在他们四目相对的无言里,她便认定那叫做令狐冲的少年,是她乘风归去之处了。她下令各路豪杰取他性命,只为留他在身边相守;她曾挥剑斩杀少林四名弟子,却为了治好他的伤亲赴少林,愿以十年青春换得令狐冲一命。
她是魔教圣姑,他是华山派令狐冲,他们本来是正邪不两立。那正邪的分界就如同王母娘娘的玉簪,挥手一划便划出他们之间的界限。可是她终究还是看对了人,她看对的,是他不以正派自居,不会因为这世俗的愚见而颠倒了是非黑白,也不以门户派别而妄定人之善恶。这让我想到了红拂女,于众人之中看中李靖,也是毫不避讳毫不含糊,只为顺从自己的内心。
我欣赏这样的女子,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潜质,更有着高于常人的慧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心同日月,遥寄琴与箫。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那日的溪水,一抹清浅倒映出倾世的容颜,回眸一笑的瞬间,从此无怨,亦无悔,即使令她倾心的是他对另一个女子的爱恋。
初识时,她是隐居世外的婆婆,他是痴情于小师妹的失意浪子,她说:“‘缘之一事,不能强求。古人道得好:‘各有因缘莫羡人。令狐少君,你今日虽然失意,他日未始不能另有佳偶。”此言不差,他日的佳偶,恐怕他未曾想过竟就是眼前这位婆婆。在他最失意的时候,带给他人世间不可多得的温暖,最得意的时候,在一旁默默守候,连我也不禁感叹一句:“娶妻若此,夫复何求?”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最让人感动的,不是绿竹巷中慢倚碧窗,琴弦轻压,箫孔微吟,悠然叫人流连,纤纤玉手,一曲清心慰痴郎;不是为救令狐冲,冒死赴少林;而是少林寺中,眼见令狐冲与师父比剑,理解他对师父师娘的尊敬,不以往日恩情相挟;是在封禅台侧,眼见冲灵剑舞,眼见他故意受伤,也不愿让小师妹难过,却愿意理解那是他对旧日华山情谊的不舍;是在他的小师妹被杀时,在他师娘自尽时,愿意守候身旁,为他分担心里的苦。从始至终,对他,没有半点怨怼。我宁愿相信在月落中天时,凭栏处她也会泫然泪下,不管她在人前有着怎样的大度与包容,午夜梦回也定会记起心中的痛,直到他终于将自己看得比天下都重,直到她相信他愿意舍却一切陪她笑傲江湖。
所以我说,她是善良的女子,有着非同一般的容人雅量,尽管出生在黑木崖那方世人眼中污浊不堪的世界里,她始终没有同流合污,自成高于人的境界。时至今日,我们也许早已忘却金刀王家的虚名,却不会忘记洛阳绿竹巷中那琴箫雅韵;也许早已忘记圣姑与少林昆仑弟子的打斗,却不会忘记溪边那忘情一吻;也许早已忘却了武林中的腥风血雨,却不会忘记那一曲笑傲江湖!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令狐冲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不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一个人千辛万苦的去寻求一件物事,等得到了手,也不过如此,而本来拿在手中的物事,却反而抛掉了。”每每读到这一段文字,总是会有些许感慨。这句话,想来经历过的人都懂,所谓禅语,道尽的也不过红尘琐事,如谶语一般,感伤的是他的执迷不悟,言中的是她的心思,悲哀的,是小师妹的不知惜取。所幸她用一世许诺,而他终未负约。
王国维读书的三种境界,情之一字,怕也适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的不是天涯路,却是玉女峰,那冲灵剑法,一剑便划破华山昔日的梦幻,取而代之的是一架古琴,琴弦停驻了天涯浪子的脚步。他始终在徘徊,她始终在等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她的选择,“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他的彻悟。
(编辑 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