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盛开的西街(评论)
2013-04-29张燕玲
张燕玲
“小说直入80年代的精神通道,两个平行而相交的故事和真伪诗人的命运,充满了80年代的理想情怀,个性飞扬、奋不顾身,尤其是故事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里,洋溢着一种当下罕见的奇妙的理想主义、辽远的历史回声和清冽的小说气质,令人神往。”去年春天,在给郁达夫小说奖推荐蒋韵的《行走的年代》时,我如是说。
是的,无论是《栎树的囚徒》《我的内陆》,还是之后的《隐秘盛开》《行走的年代》,以及今天的《朗霞的西街》都是蒋韵内心对过去时代一次又一次独特而《完美的旅行》。文字耐心地发掘陈旧岁月深处的隐秘,并一一接续和转换为她的生命悲情,以及她对生命轻重的忧思,直抵世道人心,建构了一个只属于蒋韵的独特的精神世界。沉静优雅,却个性飞扬;诗意绵密,却高远奇崛;女性的决绝和诗性在此隐秘地盛开,一点一点散发出奇异、忧伤而浪漫的理想主义气韵,余味绵长。
《朗霞的西街》继续了蒋韵恬淡而清冽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几位个体的、有着浓烈的自我生命能力的女性形象及其命运,她们戏剧性的命运,浓烈固执的情感,执着纠结的内心冲突,体现了她们对生命重与轻的承受力,宁静优柔却决绝坚韧。主人公马兰花十七八岁那年嫁给国军连长陈宝印,两年后随升至营长的丈夫住进西街并生下女儿朗霞。而陈宝印因捡到“放下武器,回家团圆”的传单心存希望,又思妻女心切,临时离开逃亡台湾的船只回家,在对新时代“镇反”及系列运动的观望与失望中,只身隐藏后院八年,被邻居锦梅揭发判了死刑,爱妻马兰花受此牵连也死在狱中。五十年后,老年郎霞带着女儿归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故事忧伤惨烈,而马兰花宁静乐天的生活表象下,那种生死与之的果敢精神却活在我们心中了。
马兰花是以生命之轻承受生命之重的,她简单轻巧,只为爱而活;她沉重坚韧,也只为爱而奋不顾身,决绝而灼热。因为支撑她的是地窖里注定透支她一生的男人,那个说过“兰花,这辈子,我要让你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不后悔嫁给了我”的男人,世事也真的就“让马兰花,心甘情愿为这个男人,去赴汤蹈火”,乃至她以一种虔敬温婉谢绝了最适宜她再婚的赵彼得医生(那顿极其动人的晚餐,在赢得读者的心时,当然也赢得了赵医生一生超越男女的情义,以及他同样果敢的车站相送和十数年对郎霞的秘密支助),并使她在那个充满异己感的世界有尊严地活下去,那是她的宿命。因为,爱情,尤其她的不被现实容纳的爱情必定要在生活的尘土和时代风暴里打折扣,但面对灾难,面对生命之重时,马兰花居然有着独特的生命态度,她一面与生死与共的老保姆冷暖相依,共同养育和温暖着年幼的郎霞和家庭生活,在她乐天、灵巧与安详的感性之下,是无奈悲凉的热血沸腾和果敢担当的另一面。如此不宁的岁月,她居然以生命之轻调停妥帖,知人知世,捐前院,开侧门,谢绝赵医生却只能选择信任锦梅,她已别无选择。果然出事,地窖下八年的秘密实在是太过长久,随着郎霞的长大,世事变得沉重。这便是简单的爱情和复杂的人性,我们也许会感叹一个被判死刑的男人对女人一生的掠夺,但如果一个对此视若无畏的女人看中了他,他真的就有福消受如此旷世决绝的感情。如此诗意,散发着魅人的女性气质。
锦梅,也是为了保护她隐秘的不伦的爱情,一夜未眠之下竟也决绝地揭开另一个不属于她的秘密,一个连西街都无法承受的惊天秘密——马兰花在家后院地窖藏着她的国军营长丈夫。揭秘的同时,这个美好女孩也在道义上童真失落,失落的还有郎霞家那些让她踏实和温暖的“朴素却悠长的食物香气”、“温暖而单纯的冬夜”……这个人物扭曲、纠结的戏剧冲突以及人性的复杂性,与马兰花一样成为隐秘之下果敢的生命抉择的女性形象。
如果说她俩为了爱情,以直率的生命态度,雪藏或揭发秘密,她们的生或死,跃动着凄美而热血沸腾的人性与时代局限性,她们身上既寄予了蒋韵的博爱精神,那种对女性给予的深切同情与理解的爱意,流动着人类文明精神高度的生命力,又显示了蒋韵的恬淡而浓烈、清冽而迷人的叙述功力。平和散淡,日常稔熟,尤其冬日里西北人家炕上的针线,炉火边的煨食,犹如写意国画,意境细腻沉静,语言鲜活个性,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喜感暖意顿生。真的见心见情,个性飞扬。读着,不禁莞尔,会心会意,这种恬淡是学不来的。而且整个故事文字控制得十分妥帖,准确,富有张力。笔力均匀、恬淡、自信,将寻常事化入字里行间,而隐秘的深处,却盛开着要说和没说出来的秘密,一切只是冰山一角,富有张力。在此,恬淡是一种推动力,推动读者追寻那个令人品味的隐秘,隐秘深处还有蒋韵寄予西街寄予郎霞的生命悲情。
郎霞的崩溃来自冲击她宝贝生活的秘密,那是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重。为此,她怨恨一切,包括向她隐瞒真相的宠爱她的母亲,温室的她哪见过暖色之外的寒冷和生活的杂质,甚至烟火气息。当小郎霞要自己上后院茅厕“活泼地”,遭遇雪藏八年之“鬼”成了必然。随着“鬼”父亲被公审处死,母亲入狱,娇娇女郎霞一夜之间成了孤儿并不再开口,流落他乡。所幸,保姆奶奶的爱,是她成长的甘露;那位曾感念她母亲情义的赵医生十数年的秘密支助,成为她黑暗生命中长久的灵光,日益激活了郎霞死水微澜的艰难生活,并最终温暖了她冰冷决绝的内心,使她有了择善而生的理由,精神得以成长,并回到尘土烟火的人间。故事结尾,年老的郎霞以一生的坎坷和感恩回到西街,献花于赵彼得墓前并为女儿解开家族的秘密,苍凉而温暖。
西街老屋院里枯死了的榆树也仿佛知道郎霞归来——“又活了”。风物有灵,一枯一荣,隐秘中事事自有其法则。“那棵老榆树,她的故交……用它死而复生的深情厚意,召唤她。也许,不是它,是——母亲”。老榆树下,她哭了。回到了西街的朗霞,再也回不到过去,但在流动的生命里她明白并理解了她死去的父母,她爱他们,在创伤的内心,在内心的隐秘处……
在此,蒋韵的叙述形成了一个外松内紧的情结,丝丝相扣,严密绵实,却内力扩大,绵延不尽。因为女孩朗霞稚嫩心灵与粗粝世事磨合的成长故事,就这样汇入了西街以及大时代的社会和历史,也唯此,它就不仅仅属于朗霞个人。于是,生命悲情与人性之花在西街隐秘盛开,漫香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