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性”在王小波作品中的魅力

2013-04-29章妮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王小波现代性小说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人们对于王小波的理解往往会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中。这不仅表现在读者对于王小波作品的理解呈现出审美弱化的发展趋势,也表现在评判界将王小波的创作阐发为单纯的性描写。前一种审美标准使得王小波的作品沦落为媚俗的情色文学,后一种评价标准则导致了王小波及其作品长期被边缘化。王小波生前以其前卫的创作引领着中国现当代最为先锋的发展方向,却始终没有得到中国主流文学界的充分接纳,似乎永远徘徊在独立撰稿人和社会认可作家的尴尬身份之间。随着他本人的英年早逝,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也画上了休止符。在王小波去世之后,他的作品逐渐受到读者的追捧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追根溯源,我们认识到影响王小波创作的重要外界因素之一是他对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曾一度十分火暴,几成显学。作为学术概念的“现代性”,一方面预示着开启国人蒙昧的文化诉求,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学者渴望摆脱旧时代、呼唤新时代的精神追求。对于王小波而言,他本人在中国和美国先后接受了高等教育,对于中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和认知。同时,王小波本人早年经历了“文革”的洗礼,使得他对于社会、对于人性的思考更为深入,也更为特殊。这一切都为“现代性”影响王小波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足够的话语资源,使得“现代性”成为王小波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 现代性与王小波创作的时代话语

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在文学研究中引入“现代性”思考始自20世纪80年代。经过中国学人的阐述,我们了解到“现代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其内涵主要表现为:“其一,作为历史分期的现代性;其二,作为概念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其三,作为自身存在内部张力的现代性;其四,作为反思的存在。”[1]当“现代性”的概念被引入到文学研究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文艺作品中表现出的“现代性”具有启示性意义。首先,“现代性”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启蒙运动的产出而出现的,这就与文艺作品所具有的启迪智慧、反映社会本质的功能有相同之处。

小说作为文艺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作者往往是“在生命的理智化和合理化的发展条件下使得艺术成了一个越来越具有独立价值的世界。它有自己存在的权利,无论怎样解释。艺术的确承担了这一世俗的救赎功能,即它提供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的惯例化,尤其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理性主义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救赎”[2]。正是由于文艺作品具有了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转化为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使得读者在阅读小说文本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净化,从而完成心灵救赎的功能,小说不应当仅仅是作者讲述的故事而已。

将王小波的作品纳入到“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考察,是与王小波创作的时代话语紧密相关的。首先,我们很难将王小波归入到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一流派,他是以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模式出现在中国文坛的。王小波的叙事方式积极吸收西方现代意识流小说的成果,在形式上与先锋派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同时,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的裸体场景、性描写以及他对于扭曲人性的展示,无一例外地使王小波的文学创作表现出他本人与消费主义时代巨大的差异。其次,王小波本人的独特成长经历使得他将自己始终排除在主流文坛之外。因此,他更多的时候并没有参与到主流文学的发展中,而是以冷静的旁观者身份审视发生在身边的一切。王小波的创作生涯十分短暂,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随着他本人英年早逝,王小波的文学创作在1997年画上了休止符。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学术著作的大量译介以及中国人努力追逐现代文明的脚步,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中国社会的启蒙思潮逐渐被90年代的大众文化所取代。对于一位学者型的作家而言,王小波较早感受到了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剧变。在他的灵魂世界中,现实社会的巨大冲击促使他的创作发生转移。于是,“现代性”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中无法规避的意识存在。当王小波陷入到“现代性”的悖论中时,他最终选择了从体制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独立撰稿人。正是这一选择最终成就了王小波的文学事业,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现代性”在王小波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现代性”首先是在社会学、哲学领域中被反复思考,当人们对于“现代性”的思考超越了象牙塔的束缚后,最终必然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呈现在普通读者的视野中。因为抽象化的学术思考并不能真正获得普通民众的广泛共鸣,而文学作品却能够以较为便利的方式达到预设的目的。在王小波的创作中,“现代性”是以两种方式呈现出来: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以及采用极端的方式呈现作者的思考。

“现代性”始终是与人们对于历史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王小波的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反思历史、反思传统的思维倾向。但是王小波对于历史的思考并不是单纯的历史性叙事,而采用虚构历史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出全然不同的历史空间,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在反思历史时具备了超越现实社会诸多功利性诉求的功效。王小波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男性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充斥着人性欲望的诉求。我们能够看到王二与陈清扬内心深处的欲望,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性欲的放纵,在《似水流年》中王小波更是直接塑造了一对挑战传统爱情的人物形象。在文学的世界中,对于人性深处原始欲望的表达是亘古不变的传统,随着现代文明的降临,在物质利益的催化下,人们已然习惯于单纯追求物欲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内涵。

因此,当王小波面对现实的物质诉求时,他开始反思:历史究竟带给今天的人们什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男性角色,在他们的身上凝聚着作者对于历史中人性深处欲望的思考。但肉体的欲望已经不能完全呈现作者的思考,读者在王小波的小说中看到了更高层级的“控制欲”。在《黄金时代》中,王二和陈清扬积极向组织汇报他们的性爱活动,使得读者看到了控制着他们二人的第三者渴望操控他人的“控制欲”。这种充斥于现代社会的肉体欲望与控制欲实际上是历史的残留,是王小波从“现代性”的视野中重新审视人性对欲望的追求获得的启示。

男人们一丝不挂,只用竹篾条将龟头吊起来,身材匀称,体魄健硕;女人们则袒露出橄榄色的细腻紧致的肌肤,乳房丰满,臀部紧凑。[3]

王小波在小说中也正是以大量出现的裸体场景、不断上演的疯狂性爱和小说人物大胆表现的肉欲作为表现小说主题的载体,使得读者感受到了欲望释放之后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在小说《万寿寺》中,王小波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呈现了一片原始的沐浴图,在这里,所有的人享受着自然给予的自由,这是文明社会所无法做到的。

三、“现代性”对王小波作品审美价值的影响

“现代性”思考最为直接的思维触发点缘于文明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以及压抑之后欲望的反抗。这种反抗往往是以极为激烈、极为极端的手段来实现的,最为直接的一种手段就是疯狂地展现自己的身体、不断地去满足自己的性欲。在王小波的作品中,读者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种思考模式带给作者的影响。“他以现代知识分子所独具的反思精神,从现代性的角度思考人生、社会和生活,挖掘出人性深处对伪崇高的盲目依附和崇拜,并以其现代的女性观正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及性这一隐晦话题。”[4]

王小波对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始终没有脱离中国文化的话语背景,他是站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酝酿这一问题的。当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描写男性社会成员对欲望的追求时,遭受迫害的正是女性社会成员。在现在文明表面的繁荣之下,各种形式的伪装、装饰笼罩在传统文化的“糟粕”之上。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抑、歧视已然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于是,王小波在自己的作品中针对被现代性所操控的社会架构和发展方式表达出深深的忧虑。

他以天下为己任(国际主义者?),我看都不典型。最典型的是他自以为道德清高(士有百行),地位崇高(四民之首),有资格教训别人(教化于民)。这就是说,我们是这样看自己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我们。我所见到的事,实属可怜,“脱裤子割尾巴”地混了这么多年,才混到工人阶级队伍,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咱们把“士”的传统忘掉为好,因为不肯就是白日梦了。

在王小波的作品中,读者很容易将传统社会中具有社会核心地位的知识分子作为拯救一切的寄托。但身为知识分子的王小波却通过对自己这个阶层的反思表达了彻底的批判。在“现代性”的视野中,知识分子所能发挥的效用极为有限。他们似乎是在寻找着某种叫做“现代性”的东西,并希望以此来改变我们这个社会。最终却是“现代性”将知识分子奉为心跳的“士”彻底遗忘掉。

对于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知识分子而言,王小波面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表现出超然的洒脱,他似乎可以在一顷之间就解决“现代性”带给我们的精神困惑。随着思考的深入,他才逐渐认识到关于“现代性”的思考绝不仅局限于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也不仅仅表现为中国文化中男性对于欲望的渴求,或者是女性渴望摆脱自身地位的某种努力。“现代性”体现的是中国社会转型中面临的精神困惑以及未来的路究竟如何走的复杂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金金.现代性视域中狂舞者的灵魂自噬——王小波的悖论式创作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 周宪.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J].社会科学战线,2003(05).

[3] 刘骧.在唯美主义视角下解读小说《万寿寺》[J].太原大学学报,2010(06).

[4] 程景春.论王小波思想与创作的现代性[D].合肥:安徽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章妮(1978— ),女,湖北长阳人,博士研究生,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王小波现代性小说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浪漫王小波
关于王小波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