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信息技术“以用促学”式的课堂延伸

2013-04-29张沪波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3年8期

张沪波

摘 要:计算机教学的开展不能仅局限于书本与课堂,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用机会,让应用促使他们学习信息技术,让应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作者通过努力开放资源,以用促学;进行团队建设,以点带学;变革评价体系,以评导学,全面开拓应用层面,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进行学习。

关键词:课堂延伸;信息应用;以用促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6-0047-02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要求学生具有能“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在熟悉并利用技术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基本上都围绕着教材进行,教学过程被锁定在课堂上开展,远达不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标。为了改变现状,拓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范围,笔者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从以下三点尝试进行 “以用促学” 式的课堂延伸。

一、开放资源,以用促学

1.放宽软件使用权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应用软件的开放与应用水平的提高是同步发展的。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着力于计算机操作的教学,着力于部分应用软件的教学。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仅限于教材的教学,是没有动力的被动学习。

例如:学习了输入法后,为了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教师每节课都让学生在“金山打字通”上练习,可收效甚微。如果开放一些软件,比如允许学生用QQ,在老师的引领下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建立交流群,把最新的群信息公布在学校论坛公告中。让学生们选择加入自己喜欢的群,把自己的QQ号及加朋友的要求也公示在公告上,很快他们就能找到聊天交流的伙伴。每当电脑屏幕上的QQ头像闪动时,那便是一次有效的键盘练习。

2.建论坛为学习园地,让学生在应用中得到学习

论坛的发展已历经几代,版面、角色等设置已相当成熟,分权限的管理模式也极大地方便了论坛的管理,让学生自主分级管理成为了可能。建立不同学科和各种兴趣爱好的版面,让学生们在论坛里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如:机器人擂台、航模知识林、游戏玩家、美文园地……学生们最喜欢在“英雄摆擂”版面上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难事,哪怕是游戏中遇到了问题,都可以把问题在“英雄摆擂”版面里发帖并设置奖励分数,让全校的“英雄”们帮你答疑解惑。学生们在解决自己知道的问题的同时,更多地锻炼了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搜索信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创电脑课大环境,让学习无处不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知识的拓展延伸已经成为课堂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网络等资源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仅一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如何才能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让电脑室的利用最大化?除了开放电脑室,我们还开放了电子阅览室、班级中的讲台电脑,甚至在各个楼层增设了信息查询电脑。

4.布置信息课外作业,课堂内外皆阵地

做信息作业是学生应用知识的一个体现,所以我们要求信息课后有作业,也希望其他学科的老师布置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作业。对于作业要求不过分强调过程,只要完成任务都可以。学生面对这样的作业,会努力通过不同途径去完成,或与家长协同,或请教别人,或通过网络学习等,慢慢地学生就会树立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积累使用计算机的经验。这样的学习,把学习信息技术的触角伸出的校园,成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有力补充。

通过一系列的开放资源,让学生不断地尝试信息技术带来的无限乐趣,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形成了一个应用与学习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学生进步。

二、团队建设,以点带学

信息技术内涵宽泛,技术革新层出不穷,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兴趣点,组建不同的团队,形成信息技术社团,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从专业的角度去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思想与操作水平,成为信息教学课堂的另一个延伸。

1.组建校级社团,让应用与技术交替发展

挑选各班里信息技术水平出类拔萃的同学,组建学校信息技术社团。根据每个成员的信息技术操作特长与水平,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定期开展活动。让他们在组内共同协作,学习到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除了学习之外,我们还定期、不定期地接受学校或班级项目,分解项目落实到个人或团队,协助完成任务。比如:学校学生作文杂志的编辑、校稿、插图制作;为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设计徽标、背景图等。每当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策略,努力从不同角度去寻找方法。

2.班级信息小队,引领班级学习新风向

开放班级讲台电脑后,班级电脑管理员就成为了班级信息管理的核心人物。我们要求每个班级都要有5-6名同学组成的班级信息小队,协助班委工作。他们除了管理电脑之外,还要求协助完成平时班队课所用的PPT的制作,负责班级中同学们遇到的电脑问题的解答。每次队员在教室里做PPT、查信息、处理文档时周围都会围着一群同学,他们个个精神抖擞,你出一个主意,我提一个方法,各种思想一起汇聚与碰撞。用计算机查找、解决问题的概念已经在学生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成为班级学习的新风向。

3.建信息课堂小团队,做同学学习后援

信息技术课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在一个起点,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上机操作时,既有能接受新知的,同时也会有几个甚至多个学生需要帮助的,也有感到学得非常简单,希望教师为其布置新的学习任务的。老师不可能同时满足知识、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学伴教学”方法,让能力强的同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做同学学习的后援团。

信息技术团队的作用已经显现在实际的教学法中,社团等已成为学生们的好去处,他们传播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知识,更营造了一种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

三、变革评价,以评导学

一个成功的评价能成为一个孩子一生学习的动力,一个不成功的评价或许能把一个孩子的一生给毁了。评价至关重要,但评价必须与学习相关,评价必须与应用相关,努力让评价也成为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延伸。

1.变测试书本知识为基本过关

信息技术书本上的知识,其实仅是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一小部分,如果由这一小部分来决定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成绩的话,明显欠妥。所以,对于这些基本知识,我们采用过关的办法,与应用共同考评。设基本过关为20分,优秀为30分,以此成绩计入学期信息技术总分。对于没能过关的同学,我们采用学校与班级团队共同协助、帮扶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基本过关。

2.变单一评价为多应用综合评价

积分式评价是对学生所用的各种应用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对学生在论坛发表的帖子情况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其它实际应用做出评价,一学期超过200积分的为优秀,150积分以上的为良好,以此类推,并按比例计入总分。

3.变被动评价为主、被动相结合的评价

以往对一个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主要是老师对这个学生的评价,往往忽视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否中肯,决定了这个人对自己的信心如何,因此在我们的评价中都有给自己10分的评价机会,这样就把原来单一的被动评价变为主、被动相结合的评价了。

这样的评价虽不能说完美,但已经走出了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坚持以应用能力评价为主,引领孩子们去应用、去学习。让学习不再束缚于评价,让评价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延伸。

因为有了应用,就有了为用而学的动力,我们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应用机会,让应用激发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延伸。以用促学的课堂教学延伸,让教材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由于应用的需要促使学生们不断地进行学习,计算机已经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其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开放学习项目 (OLI)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1(5).

[2]徐凤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01(2).

[3]李兵兵.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编辑:李晓萍)